焦雅儇
摘要:在初中教育的關鍵時期,語文教師選擇應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耐心指導初中生學好語文知識,嘗試學以致用的必要性不言而喻。能夠激發(fā)學生們濃厚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特定情境、豐富活動中突破自我,產生主動探究的自信心,語文教育特色盡顯,各項育人計劃的具體執(zhí)行也將變得異常順利。初中語文教學中運用了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對于學生而言更具挑戰(zhàn)性,積極思考相關問題,積累豐富知識經驗,他們的學習質量會有更大程度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多元化教學方法;應用分析;研究
引言:語文教師摒棄傳統(tǒng)固化的教學觀念,有效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通過組織形式多樣且內容豐富的課堂活動,鼓勵學生學習知識,大膽想象與探究,更符合初中生個性化的發(fā)展規(guī)律,也有助于他們認知水平的提升、內在潛能的挖掘,可謂一舉數得。教師尊重學生,并且理解學生,多元化教學方法的應用價值顯著提升,語文教學工作即可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成效。筆者作為一線教師,特意對此簡單闡述了幾點看法,希望能為其他教師提供參考。
1、情境教學的多元化
在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中,通過創(chuàng)設有效情境,幫助學生學好知識,并在潛移默化中鍛煉初中生的綜合性學習能力至關重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深化,初中語文課堂情境教學的要求越來越多,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發(fā)展需求,不斷優(yōu)化教學設計,大膽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是妥善解決情境教學形式化問題的關鍵所在[1]。情境教學的多元化應該體現為:首先,設置問題情境。教師要在提出問題的過程中,啟發(fā)初中生積極思考,進行他們的思維拓展,使語文課堂更加靈活,教學效果盡如人意。如講解《濟南的冬天》時,教師先讓學生找出其中優(yōu)美的語句,并詢問學生濟南冬天的特點是什么?其中作者使用了哪些修辭方法?學生在實際思考的過程中,能夠對文章進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時提升學生思維的靈活性,使其能夠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其次,設置直觀情境。這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經常用到的設置方法,教師在此過程中可以使用多媒體,來為學生展示課文中的情境和內容,給予學生們更為直觀的感受和強大的沖擊力,能夠激發(fā)學生本身與文章的情感共鳴,輕松取得最優(yōu)化的教學效果。
2、教學內容的多元化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一般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循規(guī)蹈矩地教授知識,學生則按照教師的指引學習固有的內容。這就導致語文教學枯燥無味,學生缺乏學習興趣,課堂氛圍死氣沉沉。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要求語文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在遵循課程計劃和課程標準的前提下,對課程內容進行必要的擴展和延伸,從而促進教學內容的多元化[2]。如講授《皇帝的新裝》時,按照傳統(tǒng)語文教學思維,教師一般會分析皇帝的愚蠢做法,揭露統(tǒng)治階級虛偽的丑惡本質,同時借小孩子的嘴告誡世人要敢于說真話。這種思維模式固然沒有錯,然而它卻限制了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將學生的思維固化在這個狹小的范圍內。語文本身是一門具有發(fā)散思維的學科,作為語文教師,不妨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思維,啟發(fā)學生獨立思考,讓學生自己表達學完這一課的感受與心得,或許這樣,我們就得到來自學生截然不同的答案。比如那兩個騙了皇帝錢財并捉弄了皇帝的騙子該受到怎樣的懲罰,再比如在整場鬧劇中保持沉默的民眾是否同樣該反省自身,以及在皇帝的淫威下違心附和的大臣是否有資格繼續(xù)站在人民公仆的位置上繼續(xù)為人民服務等。
3、課堂活動的多元化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相關問題進行分組討論。在課堂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教師可以讓學生對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將對這些問題的看法和解決措施提出來,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語文教學活動中,使教與學之間得到緊密的聯系。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之所以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學策略,就是要讓學生能站在多個角度來對問題進行思考,使學生的思考問題的方式得到鍛煉。這樣既能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fā),還能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如學習《三峽》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疏通文意之后,促使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可以先為學生設置探究問題“這篇文章是怎樣進行三峽美景描繪的?”在學生對這一問題進行討論之后,既可以得出結果:這篇文章主要描寫了三峽的山與水,其中第一自然段主要是對三峽的山進行描繪,后面幾個自然段主要是對三峽不同季節(jié)的水進行描繪。這樣的答案并沒有太大的錯誤,但是其在理解上還是存在一定的偏差。這個時候,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將第一自然段的關鍵詞找出來,然后對這些詞語進行思考,思考三峽的特點是怎樣的。在學生對相關問題進行討論之后,就能對第一自然段是描寫三峽特點,但是更加偏重描寫三峽的山有正確的認識和理解。
4、教學評價的多元化
新課程教育理念強調教師應緊緊文圍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價值理念三個方面來進行教學設計,這也充分體現出了初中語文教育不僅要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還要制定出多元化教學評價標準[3]。一直以來,考試都是評價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方式,在試卷出題方面,不僅要注重學生基礎語文知識的掌握,還應結合學生不同階段的認知特點,多設計一些具有開放性特點的題目,對學生思考方式給予著重考察,進一步培養(yǎng)、拓展其發(fā)散性思維與創(chuàng)造能力。此外,在教學評價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對其其他方面的優(yōu)勢特長挖掘與發(fā)揮也要給予足夠重視,從而讓學生在多元化評價中實現全面發(fā)展,真正實現身心的健康成長,同時做好充足準備,將來為社會現代化建設做出巨大貢獻。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不斷推進的今天,教師作為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主要引導者,應該摒棄傳統(tǒng)觀念,積極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不同的語文教學情境,努力開展小組的合作學習等,鼓勵學生們自主探究與自主學習,全面優(yōu)化初中生的語文素養(yǎng),科學培育初中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參考文獻
[1]徐蕊,韓玲生.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元化教學法的應用價值[J].當代教研論叢,2019,31(24):194-195.
[2]黃子瀟,劉萌萌.初中語文教學中多元化教學方法合理應用的分析[J].語文課內外,2018,19(15):270-271.
[3]王建新,張小龍.試論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J].考試周刊,2019,10(08):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