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韞偉 李俊茹
摘 要:隨著后疫情時期的到來,在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中推動高校黨建工作,已成為一個必須關注的課題。后疫情時期黨建工作面臨創(chuàng)新傳統(tǒng)黨員教育方式、提升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充分發(fā)揮黨建引領作用等新的挑戰(zhàn)。疫情發(fā)生以來,燕山大學黨建工作圍繞“互聯(lián)網+”黨建進行了一系列的實踐探索,積累了必要的經驗,也為今后黨建工作創(chuàng)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后疫情時期黨建工作機制創(chuàng)新應著重推動黨建活動雙向交流互動,黨建工作平臺信息化,以及強化黨建在思想和社會治理領域的引領作用。
關鍵詞:“互聯(lián)網+”黨建;高校黨建;黨建工作機制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 ?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35.006
在疫情非常時期,高校黨組織積極發(fā)揮黨支部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積極推進黨建工作扎實有序地進行,各基層黨組織探索了一些新的工作方式,呈現出了一些新的發(fā)展趨勢。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加強和改進高校黨的建設,是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的根本保證”,這為新形勢下高校黨建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南和前進方向。隨著社會生活秩序逐漸恢復和企業(yè)復工復產,各地已進入后疫情時期,但公共衛(wèi)生安全狀況仍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基層黨建工作也將繼續(xù)面臨持續(xù)的影響,因此有必要從理論和實踐上進行總結探索,在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中推動高校黨建工作機制創(chuàng)新,促進黨建工作質量持續(xù)提升。
1 后疫情時期黨建工作的新挑戰(zhàn)
1.1 傳統(tǒng)黨員教育方式面臨的挑戰(zhàn)
一是面對面學習方式的挑戰(zhàn)。基層黨組織和黨員教育與學習活動中,“三會一課”是基本內容,主要通過面對面的方式,會議、集中學習、聽報告、發(fā)資料、交流與匯報等方式進行貫徹落實,受疫情影響,這種工作方式已無法適應工作需要。后疫情時期黨員教育需要面對面學習與線上學習方式的有機結合。
二是自上而下的教育方式的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黨員教育工作注重傳達文件和會議內容,強調貫徹落實會議精神,這種自上而下的單向教育方式過于單一,忽略了信息的雙向交流,也不能與時俱進地對基層教育工作的特點進行有效把握,因此難免出現基層黨組織的吸引力不能有效發(fā)揮等問題。所以基層黨組織需要靈活創(chuàng)新黨建工作方式,適應社會環(huán)境的發(fā)展變化。
1.2 基層黨組織凝聚力面臨的挑戰(zhàn)
基層黨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zhàn)斗力的基礎,而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與向心力,是培育共同體精神的有效依托和保障。而隨著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和公眾價值取向的多樣化,給傳統(tǒng)的黨員管理方式和黨建工作方式帶來了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主題黨日活動、“三會一課”等基本制度對于增加組織凝聚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疫情發(fā)生以來,常態(tài)化工作模式已不能滿足實際工作需要,各基層組織將黨的組織生活與疫情防控工作相結合,通過在線學習、自學等方式靈活開展組織生活。但網絡虛擬空間阻隔了傳統(tǒng)面對面的溝通交流,面臨著組織凝聚力淡化的問題,如何提高黨員學習積極性,提高普通黨員參與度是線上組織生活面臨的一大挑戰(zhàn)。
1.3 黨建引領作用面臨的挑戰(zhàn)
疫情防控期間,防控工作是重中之重;后疫情時期,恢復生產和生活秩序是當務之急。基層黨建工作既要聚焦工作實效,使更多基層黨員干部投入到疫情工作第一線,也要重視黨建工作的特殊性和規(guī)律性。黨建工作是具有常規(guī)性、基礎性、支撐性的重要工作,是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開展一切工作的核心指導力量。高校黨組織需要正確處理疫情工作和黨建工作的關系,充分發(fā)揮基層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使黨建充分發(fā)揮引領作用,充分體現基層黨組織的政治領導、群眾組織和社會凝聚功能。
2 疫情期間黨建工作機制的實踐探索
為了適應疫情新形勢的要求,使黨建工作在特殊時期更好地貫徹落實上級工作要求,并且更緊密地貼合基層需求,高校積極探索疫情防控下黨建工作新機制,以燕山大學為例,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作為載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互聯(lián)網+”黨建活動,推動基層黨建工作與信息化平臺充分融合共生,開創(chuàng)了黨建工作新格局。這些實踐探索積累了必要的經驗,也為今后黨建工作創(chuàng)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2.1 新媒體主題學習與教育
一方面,利用學習強國、黨建云、干部網絡學院、12371黨員教育服務云平臺、河北共產黨員網等平臺線上學習形式,選擇主題突出、內容豐富的學習素材,供全體黨員學習、交流和討論,落實“三會一課”黨建工作的“硬要求”。另一方面,6月中旬,高校黨組織戰(zhàn)“疫”示范微黨課由四高校黨委書記和基層黨組織書記以“1+1”形式聯(lián)合開講,在光明網、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網、學習強國平臺學校思政號、央視頻客戶端、嗶哩嗶哩網等同步播出。引領帶動高校廣大師生黨員學起來、講起來、做起來。此外,利用微信工作群開展“弘揚五四精神、貢獻青春力量”主題學習活動,并開展了“疫情防控中的中國底氣和青年擔當”為主題的講座,加強對學生黨員的責任與擔當意識教育。
2.2 線上組織生活會和主題黨日活動
2020年的“七一”前后,高校黨員干部師生以黨支部為單位,以“迎黨的生日、講戰(zhàn)疫故事、悟初心使命”為主要內容,線上召開一場特殊的組織生活會。此外,各基層黨組織配合疫情防控與宣傳,通過線上網絡開展了“宣傳戰(zhàn)役先進事跡,講中國抗疫故事”,以及“尺筆丹心、‘疫線先鋒”等系列主題黨日活動,增強了支部組織生活的吸引力和實效性,做到思想政治工作和黨員學習教育管理不放松,著力形成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的強大合力,讓黨旗始終飄揚在疫情防控一線。
2.3 支部云共建活動
充分發(fā)揮網絡云的技術優(yōu)勢,聯(lián)合兄弟高校共同發(fā)起主題為“青年黨員云攜手,使命擔當肩并肩”的校際“支部云共建”活動。云支部黨員覆蓋多個高校、各年級、各學歷層次、各專業(yè)。2020年7月初,燕山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啟動“黨支部聯(lián)建”活動,活動線上線下同步舉行,這是高校加強和改進新時期基層黨建工作的有益嘗試和積極探索。通過這些創(chuàng)新之舉,高校將支部共建活動打造成黨員間交流溝通的新天地、支部間教育學習的新窗口。
3 后疫情時期黨建工作機制創(chuàng)新思考
在疫情防控期間,傳統(tǒng)“面對面+點對點”黨建工作模式開展活動面臨困難,效率也不夠理想?;ヂ?lián)網給黨建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ヂ?lián)網能夠不受時空限制進行信息交換;信息交換具有時域性,使信息更新速度快;交換信息具有互動性,人與人、人與信息之間可以互動交流;信息交換趨向于個性化發(fā)展,更易于滿足每個人的個性化需求。中國互聯(lián)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fā)布的第45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民規(guī)模為9.04億,互聯(lián)網普及率達64.5%。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為基層黨建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不僅可以提高黨建的工作效率,也可以增強黨建工作對普通黨員群眾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3.1 活動內容互動性,注重雙向交流
一方面是基層黨組織內部的互動交流。黨員是黨組織的基礎細胞,只有充分調動每個普通黨員的積極性,才能充分激發(fā)黨組織的活力。后疫情時代,高校黨建工作應進一步拓寬工作思路,強化交流與互動。應當改變單向上傳下達的工作方式,結合實際,采取各種靈活方式增強支部活動的互動性和吸引力。只有讓黨員活躍起來,才能讓黨支部強起來,黨建工作才能充滿生機活力。
另一方面是黨員干部與群眾互動交流。越是在面臨公共衛(wèi)生等危機事件的時候,基層黨員干部越要站在離人民群眾最近的地方。通過黨員進社區(qū)等活動,充分發(fā)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更好地踐行為民服務的宗旨。例如,通過網上黨群之家,拓寬基層黨組織對黨員和社區(qū)群眾的服務渠道,加強與黨員群眾溝通交流互動,架起黨組織與黨員、群眾之間的溝通橋梁。
3.2 工作平臺信息化,打破時空限制
積極打破黨員干部傳統(tǒng)的學習模式,借助于互聯(lián)網工具,構建“互聯(lián)網+黨建”模式,極大地提升了信息傳遞的深度和廣度,使黨建信息化平臺成為開展黨建工作的創(chuàng)新載體,讓每一名黨員日常教育管理“線上+線下”齊步走。
首先,繼續(xù)完善和用好“學習強國”、黨組織官網等黨建專門軟件和網站,突出思想性、新聞性、綜合性、服務性,依托網絡學習教育平臺,改進黨員學習方式,提升黨員日常學習的積極性。其次,運用微信公眾號、微信群、QQ群、微博、釘釘等一系列線上辦公軟件,對黨員干部進行“全覆蓋”的學習動員,確保黨員可以隨時隨地學習,拓展黨員學習的時間和空間,充分激發(fā)廣大黨員參加學習教育的內生動力,不斷提高學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切實增強黨支部的各項工作成效,從而加強后疫情階段基層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現黨員精細化管理全覆蓋,提高思想引導、強化服務的針對性,提高黨建工作有效性,提升黨組織的凝聚力。
3.3 黨建功能明確化,加強黨建引領作用
發(fā)揮黨建引領作用,首先是發(fā)揮黨建的思想引領,牢牢把握高校意識形態(tài)工作主動權。全體黨員在思想上要始終與黨中央和上級黨組織保持一致,堅決貫徹執(zhí)行上級黨組織的決策部署,充分發(fā)揮領導核心作用和政治核心作用,保證各項事業(yè)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要引導全體黨員自覺講黨性、重品行、做表率。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在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教學和研究中的指導地位,著力思想引領,加強正面輿論宣傳,完善陣地建設。燕山大學近期正式啟動“四個一”行動,通過舉辦一堂專題微黨課、召開一場特殊的組織生活會、打造一個教育素材庫、構筑一道“紅色防火墻”,引領帶動高校全面加強基層黨建工作,讓黨旗始終高高飄揚在疫情防控、返校復學、事業(yè)發(fā)展全過程全方位。
此外,黨建工作還應強化引領社會治理的功能。動員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是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作出的重要部署,也是加強黨的領導的重要內容。在疫情防控中,一些公益慈善類社會組織和行業(yè)協(xié)會商會等在凝聚愛心、整合資源、匯聚合力、加強行業(yè)自律、維護市場秩序方面發(fā)揮了應有的作用。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fā)展和政府職能逐步轉變,社會組織已成為黨和政府聯(lián)系服務群眾的重要載體,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社會治理共同體的重要參與者。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應在黨委領導和政府主導下,形成社會治理的合力。凸顯戰(zhàn)“疫”依靠中國力量、戰(zhàn)“疫”鑄就中國精神、戰(zhàn)“疫”凸顯制度優(yōu)勢,將制度優(yōu)勢轉化為社會治理效能。
參考文獻
[1]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2]習近平就高校黨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EB/OL].http://china.chinadaily.com.cn/2014,12/29/content_19195766.htm.
[3]國家互聯(lián)網信息辦公室.第45次《中國互聯(lián)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EB/OL].http://www.cac.gov.cn/202004/27/c_15895354703785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