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時代下,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時間、不同場合反復強調新時代中國青年要樹立遠大理想,厚植理想信念根基,希望新時代中國青年理想遠大,信念堅定。同時理想信念教育是高等學校的重要內容。為適應新時代更高的發(fā)展需要,文章從大學生理想信念的重要意義與實際情況出發(fā),通過構建成長手冊的方式,探析學生進行個性化目標教育的路徑,以期幫助大學生深化對理想信念的理解與認同,提高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的信念與信心。
關鍵詞:成長手冊;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路徑探析
一、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內涵與意義
理想信念是一個綜合概念,它包含人們對于理想價值目標必然達成的肯定與認同,也表達對理想價值目標的不懈追求、鍥而不舍,是人們價值目標和實踐行動的“導航儀”,對于人生的發(fā)展歷程具有指導作用。而大學生作為國家未來和民族希望,他們的理想信念教育是全面發(fā)展和健康成長的內在需要,更關乎時代進步??茖W的理想信念教育,可以指導大學生認識自己是怎樣的人、想成為什么樣的人以及如何成為想成為的人,幫助發(fā)展自身、確立人生理想、規(guī)劃未來奮斗目標。因此,為大學生進行科學系統(tǒng)的理想信念指導至關重要。在我國,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是以培養(yǎng)青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促進青年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使他們不斷將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信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個人理想的奮斗目標,實事求是、腳踏實地實現(xiàn)理想不斷砥礪奮進。
二、大學生理想信念的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
為進一步了解00后大學生理想信念情況,筆者設計合理問卷,以西安G大學本科生作為重點調查對象,便于以點及面分析理工科類一本大學生理想信念狀況,使調查具有一定針對性和時效性。調查分析采用的方式為“問卷星”網絡問卷無記名調查方式。該方式其一可以擴大調查對象覆蓋面;另外可提高調查效率,通過答題時間等因素排除虛假填寫,提高真實性。
本次發(fā)放問卷400份,回收377份,回收效率為94.2%。分三個部分,包括:1.被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2.青年大學生對理想信念的認識、想政治教育對理想信念的影響;3.高校思政教育背景下大學生生活、社會、職業(yè)和道德理想信念教育。通過研判總體情況,確保從多方面、多角度、多維度掌握大學生理想信念情況。
從整體上看,大學生對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有正確認識和清晰判斷。第二部分中,23.61%學生對未來沒有設定計劃認為理想信念對于人生的意義一般。問及是否有信心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或者目標時,76.39%的同學表達了“不確定,但是會努力實”意愿,8.33%的同學對于目標的實現(xiàn)不確定。問及理想信念對于大學生畢業(yè)后的發(fā)展是否具有激勵作用,48.33%同學贊同,這表明絕大多數(shù)同學對于理想信念所帶來的激勵作用表示認可。從第三部分分析,大學理想信念教育中最大的影響因素在于“自我教育因素”和“學校教育因素”。問及理想信念教育需要完善的教育方式時,53.24%的同學認為通過“理想信念教育實踐鍛煉”來加深理解,43.52%的同學認同學校通過加大“思政課教育力度”和“網絡媒介等多媒體手段”來完善理想信念教育。
由于信息飛速發(fā)展,以及多方價值觀念影響和文化思潮,通過調查反映出來一些問題值得關注,具體表現(xiàn)為:
(1)理想信念教育不足
調查顯示,43.52%的學生表示傳統(tǒng)思政課程不能夠與時俱進,教育理論有待提升和凝練,教育效果不夠明顯。可通過三全育人為抓手,結合學校學科平臺和有效機制,以專業(yè)課、黨課、團課等課程相結合,將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到教育的全方位、全過程當中。
(2)理想信念功利化
互聯(lián)網時代,青年人接觸到不同國家、不同社會、不同層次人群所呈現(xiàn)的理想內涵存在差異。目前青年大學生對于理想信念趨于表象化。過分注重經濟效益確立目標,忽視了深層次理想信念的植根。其中拜金主義是過分追求功利化的表現(xiàn)形式之一。大學生如果在理想信念中過分圍繞金錢,攀比心理嚴重,容易導致心態(tài)失衡,精神層次建設無法深入。
(3)理想信念教育培育方式亟待提升
通過調研,高校對于強化和培育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力度與培育方式有待進一步提升。58%的同學認為經常性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及紀念先烈活動對于提升理想信念教育有幫助,23%同學贊同通過結合手冊、臺賬記錄等,設定小目標不斷提升實踐,幫助大學生將抽象理論內涵具象化。
基于此,進行以成長手冊為抓手作為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探驪。
三、基于“成長手冊”構架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
(一)基于“成長手冊”的新生理想信念教育理念闡釋
根據(jù)調研結果,通過大學生“成長手冊”理想信念教育新的培育方式,不同于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制約與束縛,打造一人一冊個性化培育模式。成長手冊關注大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根據(jù)同學們成長過程中的需求和愿望,采用特別的措施和手段,通過《價值賦》、《學習賦》、《生活賦》、《理想賦》四個篇章,貫穿大學生的全過程全方位。幫助同學們對每一步做出合理規(guī)劃,克服來自各方面的困難,完成學業(yè),順利就業(yè),提升綜合素質最終實現(xiàn)理想。
(1)大學生成長手冊符合理想信念教育培養(yǎng)需求目標
通過采用成長手冊的方式對大學生的各個方面進行引導、糾正、激勵,促進青年大學生在不斷修正目標的過程中逐漸完善自我,規(guī)劃自我,向個性化方向發(fā)展,從而全面推進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目的,符合時代背景和高校培養(yǎng)目標。
(2)新時代個性化育人新方式
新時代自媒體發(fā)展迅速,高校思政教育需要借助新的手段和方式開展工作,大學生成長手冊符合時代背景。成長手冊不同于“日記”和“臺賬”,也不是朋友圈和微博的時效記憶,而是專屬于學生個人的成長檔案。通過不同的篇章內容,以及階段性的時間記錄,囊括從入學到畢業(yè)全過程中的心路歷程。在此期間,同窗好友、輔導員、家庭三個方面針對大學生關鍵階段進行指導,幫助大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做出合理的規(guī)劃,實施途徑,最終實現(xiàn)理想,達到個性化育人新方式。
(3)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大學生由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
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對于大學生僅停留在了理論當中,而青年人的思想不是一成不變,而是百花齊放。個性化成長手冊為大學生的成長打造一份屬于自己的個人財富,吸引大學生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參與。思政輔導員以成長手冊為抓手,個性化教育,使得每一位大學生都擁有屬于自己專屬大學烙印。因此,成長手冊為學生提供自我、他我評價平臺,發(fā)揮引導作用,創(chuàng)新了教育模式。
(二)大學生成長手冊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路徑分析
(1)成長手冊開展思路
大學生成長手冊采用線上和線下兩種方式,記錄大學生成長歷程。紙質版包括價值賦、學習賦、生活賦、理想賦四個篇章以及寄語模塊,每個篇章中包括了成長中關鍵節(jié)點的記錄。以《生活賦》為例,其中包含戀愛、人際交往、壓力等方面,其中也包括輔導員寄語、家長寄語、同窗寄語等,其中還可以圖文并茂展示自己的心路歷程。在不同階段遇到困難時,打開成長手冊隨時可以尋求幫助。網頁版則更注重時間節(jié)點,記錄每個心路歷程的關鍵節(jié)點,通過預設分析解決困難,同時可以通過私人賬號進行云端存儲和保密達到線上線下同步進行。
成長手冊通過以個性化為切入點,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差異,發(fā)揮個體的創(chuàng)造性和獨特性,從而達到因材施教。通過成長手冊的設計,在成長過程中的關鍵轉折點特別關注,幫助、指導大學生不斷修正人生航向,樹立正確理想信念。在新生入學之初,為學生描繪大學藍圖,指點新生通過記錄來完善目標。所謂記錄并非任何事情都要事無巨細,而是根據(jù)手冊中規(guī)劃的板塊,在每一次拐點、進步、挫折的關口進行記錄。“輔導員-家長-同窗好友”三級機制定期進行為手冊中記錄進行分析指導,三者形成合力,使教育目標一致,達到教育目的。
(2)成長手冊開展方式
自媒體是大學生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將這一資源與高校思政教育科學、有機結合,充分發(fā)揮自媒體的吸引力,設計具有時代特征的手冊,從而達到開展個性化教育的目的。
在開展方面,以西安G大學為例。由學生工作主管領導任組長,新生輔導員牽頭,“三全育人導師團導師”、團總支、各班班干部配合執(zhí)行。包括研發(fā)設計團隊、宣傳指導團隊以及執(zhí)行監(jiān)督團隊。分別進行成長手冊的設計,自媒體宣傳、模板填寫,以及后續(xù)成長手冊在新生中的落實。
在推廣方面,借助微信公眾平臺、微博、抖音等新興形式進行宣傳。同時,傳統(tǒng)宣傳方式包括主題班會、海報張貼、板報設計等。此外,在每一個關鍵節(jié)點,也會通過各種有效形式進行宣傳、交流、總結。畢業(yè)季前,通過數(shù)據(jù)收集分析,制作暖心成長歷程,篩選不同大學生涯進行分享,用手冊給不同學生留下美好“烙印”。
(3)成長手冊實施后的初步成效
自2019級新生入學以來,通過的前期宣傳與推廣,大學生們能夠較快熟悉成長手冊的規(guī)劃思路,利用平臺表達思想,正確引導進行修正。經過一學期的記錄與調查反饋,23.61%的學生前期因為迷茫導致理想信念缺失,在手冊的影響和指導后,這部分學生對未來有了憧憬并設立了短期目標。初步成效顯著,起到理想信念教育落地生根的目的。項目會持續(xù)跟進,總結實施經驗,提出新一步建設性解決方案。
四、結語
針對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調研與思考,通過構建新的思維和理念,以成長手冊作為載體撰寫教育反思,是不斷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徑。如何利用成長手冊進一步提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落實到每一位青年人身上,是實現(xiàn)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發(fā)展的關鍵。
參考文獻
[1] 劉萍.新時代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策略研究[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9(07):150-153.
[2] 蔡大鵬.《成長手冊》:培養(yǎng)德能兼?zhèn)涞膶W生—以北京青年政治學院“新生養(yǎng)成教育”為例[J].北京教育(高教),2016(09):62-64.
[3] 張筱.新時代加強“00后”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以《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為例[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9,35(02):11-13.
作者簡介:薛紹凡(1992- ),男,陜西西安人,助教,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