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雪靜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區(qū)高林村鎮(zhèn)白塔鋪小學,河北 保定 072550)
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教育的發(fā)展已進入關鍵時期,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同時又避免課堂教學中的“填鴨式”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全過程,是當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從學生的角度,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提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希望與同行共勉。
學生學習積極性指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有濃厚的興趣,主動、自覺地對所學內容進行探索。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越高,課堂教學效率就越高。
課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很多,開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種。上課一開始以趣引入,會激發(fā)學生強烈的興趣。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課題的引入,教師要把課堂教學變成一種向知識奧秘探索的活動,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動,一開課就要把學生的興趣勾起來。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須重視開端時的趣味性。
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參與競爭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措施。棋迷、球迷們?yōu)槭裁磿懊浴蹦兀恳驗檫@里有競爭。如果直接參與競爭更能入迷,“迷”即是高度“興趣”之意。競爭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因而能調動積極性。為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教師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之中參加競爭。
刻意求新,同樣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喜新是人的共同心理,好奇更是青少年突出的心理特征。我們的學生最煩教師教得千篇一律,語文課每次是作者介紹、時代背景、劃分段落、歸納中心、總結寫作特點等等。教師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就要結合教學內容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求新求奇。另外,聯系生活實際,激趣的效果也是相當明顯的。
怎樣才能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呢?
在課堂教學活動的起始,教師首先要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以真摯的情感,真誠的語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喚起學生強烈的主人意識。學生主人意識越強,他的學習參與意識也就越強,越能克服種種障礙和阻力,去實現確定的目標,變“要我這樣學”為“我要這樣學”,學生由被動變成主動,教育的可接受性也就越大。
要讓學生成為主體,就要真正地解放學生,而不要用考試、作業(yè)壓學生,逼得學生在教師定下的框框里不敢出來。課堂內活而不亂,活而有序。有時看起來很亂,但那是在討論問題,而不是打鬧。有時很安靜,那是在聽講,是在做題。教師管理井井有條,既有民主又有集中,該活的時候活得起來,該靜的時候控制得住。
促進學生主動發(fā)展的另一教學策略,是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即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內在驅動力,重點培養(yǎng)學生較高的學習動機,激發(fā)濃厚的學習興趣,養(yǎng)成頑強的學習意志和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妙用肯定和獎勵的評價方法,能使課堂“活”起來。其次,妙用競爭方法,也能使課堂教學“活”起來。再次,妙用情感因素,同樣能使課堂“活”起來。
活動性策略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也是常用的策略。所謂活動性策略就是在教學活動中,充分挖掘教學中的活動因素,創(chuàng)設學生積極主動、自覺參與的課堂環(huán)境,開放的課外發(fā)展環(huán)境,使學生在活動中充分去主動參與、主動思考、積極探索。
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時一定要注意多啟發(fā),多反問,不要包辦代替,要鼓勵他們想問題、提問題、鉆研問題。當然好問也應有一定方法,也是需要培養(yǎng)的,好問不等于胡問瞎問。只有學生自己會思、會問、會學的基礎上,才有可能與別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學生個體的潛力得到發(fā)揮時,課堂教學才變得有效。
“合作學習”其實質是把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放手進行小組內討論,尋找解決策略。在小組合作學習、交流中,學生要發(fā)言,要聽取同學的意見,在評價中要當小老師,這樣,學生參與的量和質都得到了提高,主體地位更加突出。
作為教師就是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在全組的交流展示中,讓他們的個性、聰明才智得到充分發(fā)展。在共同的學習活動中,學生能用優(yōu)勢去克服劣勢,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總之,為了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們必須以教學理論作指導,經過自己的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chuàng)新,熟練地運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