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紅
我上課的班級是預科班,班上的學生絕大多數(shù)目的明確,就是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一所理想的學校。相對于中專班而言,在紀律方面至少不會有大批的人睡覺,講話,或是故意搗亂等。這天,象往常一樣,新課前我開始提問,我叫了上次考試成績不理想的同學。問題不難,可接連站起來的五個人沒一個回答出來??此麄兊谋砬?,有的滿不在乎,有的東張西望,有地看著其他人笑,眼里分明是:回答不出來,能拿我怎樣?更有甚者,節(jié)奏地抖動雙腿嘴里哼著歌兒。我的心咯噔了一下,又一次沉重起來:我們班不算差,為什么……我還記得自己的學生時代,如果回答不出老師的提問或受到批評會難受上一整天,有時還會難過得流下眼淚。為什么我的學生會絲毫不放在心上,雖然不至于全部那樣。
對后進生的教育,歷來是教師工作中的一個難點,它可以影響到整體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因此作為任課老師,首先要有正確的態(tài)度去對待他們,讓學生覺得老師是可以交心的朋友,是可以傾訴的對象。只有掌握他們的心理狀況后才能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從而減輕他們的心理負擔,達到轉(zhuǎn)化的目的。
利用中午我找來成績排名最后十位學生,請他們分別在紙上寫下自己成績不好的原因以及對以后學習的決心,然后交給我。仔細看了各張紙條,有的寫著:父母不經(jīng)常在家,自己回到家的事情就是打游戲,即使坐在課堂上腦子里還是一幕幕的游戲情節(jié)。那個學生希望老師能每天單獨給他出十道題,好讓自己盡可能多花點時間在學習上。有的寫著因為自己成績不好,長期受到父母老師的批評,使他得不到關心與傾訴從而產(chǎn)生厭學情緒和對周圍人的仇視心理。有的寫著:他的哥們(一起玩,不用功的同學)看他認真就要笑話他。有女生寫道自己反應較慢又不好意思問同學老師,希望跟老師約好:以后看到她抬著頭也就是有把握的時候才叫她回答。當然也有父母離異受到周圍有意無意傷害而孤立自己,封閉自己,缺乏自信心覺得自己不如別人的。還有對異性有向往而無法靜下心好好學習的。十張紙無一例外地寫出了對自己不足的認識,也使我感到慚愧的是居然沒一個指責是老師對他們不夠關心不夠重視,甚至沒一人說是老師講得快或是講得不夠清楚而使他們聽不懂的。先前課堂上的不愉快,取而代之的是欣慰,從自己身上找不足難道不正是他們的優(yōu)點嗎?雖然這十位學生并不能代表全部,但可以基本上反映全部。
我也開始審視自己:對于優(yōu)秀的學生,自然喜歡。但對于差生是不是更應該去呵護他們。因為后進生往往有較重的自卑感,承受更重的壓力,更需要老師的理解和尊重,需要多一點理解和幫助。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和追求。如果一味地批評,會助長他們的逆反心理,形成“破罐破摔”的思想,會使我們的教育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多一點鼓勵,多一點表揚,會使他們感到自己的存在價值,能客觀地正確地看待自己的優(yōu)缺點。哪怕有微小的進步,都會使他們有成就感。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馬卡連科曾經(jīng)說過:“用放大鏡看學生優(yōu)點,用縮小鏡看學生缺點”就是這個意思吧。
成績不是很好但字特別漂亮的小A主動跟班主任要求參加出黑板報。經(jīng)常被同學說成“四肢發(fā)達,頭腦簡單”的小B主動要求參加校運會,還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荚囈恢倍值男一天拿著七十分的試卷小聲地跟我說了謝謝,就因為前幾天拿了家里用剩的云南白藥噴霧給扭了腳的他。這些雖然是他們的進步,也使我們感到高興。但有時,他們還是會犯些錯誤,我們應該批評,但要注意批評的場合和尺度。如果不嚴重,可以在辦公室里教育,幫他分析錯誤的原因及可能造成的后果,不一定要在全班同學面前否定他,使他有更大的心理壓力和抵觸情緒。盡管要每個后進生有進步是困難的,但我相信只要給予信任,幫助和表揚,用愛心,信心,恒心去教育,總會找回他們的榮譽感,自尊心和責任感。
課堂上,新課前,我還是提問,但我注意順序了,以前直截了當就讓成績落在后面的學生回答,這樣使他們感到是在故意為難他們,而使之有了敵對情緒,效果可想而知?,F(xiàn)在,根據(jù)問題的難易先讓成績較好的回答,再讓學習較吃力地回答,最后一起表揚,讓學生感到在課堂上,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學生也是普通的人,他們也需要教師的理解和尊重。理解學生,要真正地接近他們,包容他們的缺點。在教學工作中,我也不停地告誡自己,慷慨些,賞識每個孩子,讓他們都能體驗成功,享受快樂,讓那些影響孩子成長的陰霾少些。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的最優(yōu)化發(fā)展?!皾撔母牛瑒钪境砷L”,如果我們愿意拿出全部的熱情和關愛,扶著孩子們走好人生第一步,相信我們也會與孩子們一起去享受成長的快樂和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