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越
摘 ?要:荀子是我國古代的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有很多對后世產生影響的著作。荀子的造詣還不止于此,在音樂領域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地。本文首先整體論述了荀子的音樂思想,以荀子音樂思想當中的教化思想為例,分析得出荀子音樂的教化思想對今天音樂思想有著怎樣的影響。
關鍵詞:荀子;音樂思想;教化思想
音樂的教化思想最早是由孔子首先提出,接著由孟子繼承并發(fā)展起來,最后由荀子達到了發(fā)展的鼎盛時期。荀子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發(fā)展音樂教化思想的同時,著述了《樂論》。雖然在其發(fā)展過程中,音樂的教化思想曾經受到質疑甚至是反對,但是依然不能抹滅其思想對于我國音樂教化思想的重要作用。在下面的論述當中,主要通過對其音樂的教化思想進行分析,來了解其音樂思想。
一、荀子音樂教化思想的基礎
《荀子·性惡》當中有對荀子音樂教化思想的論述:“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边@個性,指的是人先天的,也就是人性本惡當中的那個性。而他提出的性惡論,主要在兩個方面成為了荀子音樂教化思想的基礎,一方面就是提出了人性本惡,因此教化要意識到緊迫性;另一方面也為其教化理論開辟了新的路徑。他首先肯定自己的思想,就是人性本惡,然后針對這個思想,認為人的品德應該靠后天的教育和引導,只有在后天接受教育,并且朝著正確的方向培養(yǎng),人才能夠擺脫自己的惡習,從而成為善人。荀子又通過在《樂論》當中的論述,闡明了音樂的教化作用。綜上可以得出結論,荀子主張的人性本惡思想,是其音樂教化思想的基礎。
二、荀子音樂教化思想的核心
通過性惡論的基礎,可以得出荀子音樂教化思想的核心就是通過音樂的教化改變人的品格,也就是他主張的“化性起偽”。性惡論的提出并不能代表荀子的觀點,他認為最主要的是要通過性惡論來引出對人們教化的必要性和禮儀制度的合理性??梢钥闯觯髯与m然主張人性本惡,但是他說的這個思想的重點不在人性之本身,而在人性之可化上。
人們在日常生活當中離不開道德的約束,而這種道德的形成,正是通過人們對“禮”的認識形成的。這種對“禮”的認識,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能夠約束自己的言行,從而做到社會的和諧。而“樂”在人們的“禮”的教育當中又是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可以對人們通過禮樂的教化,來讓他們遵守社會的道德規(guī)范,從而更好地轉變已有的思想,成為一個善人。由此可見,禮樂教化可以促使社會的和諧。從以上論述當中可以看到,荀子音樂思想的基礎是性惡論,而其核心則是“化性起偽”。
三、荀子音樂教化思想的目的
上面論述了荀子音樂教化思想的基礎和核心,那么他提出這一思想,并且將其付諸實踐,到底起到了怎樣的作用,下面將詳細進行論述。荀子雖然從其繼承的學術上看屬于儒家,但是他并沒有單純站在儒家的角度排斥其他的學術,他博采眾長,將儒、道、法三家之所長集中在一起,并且對其進行整合,從而形成了屬于他自己的音樂教化思想。
在荀子看來,音樂的教化思想,就是通過音樂將人們的思想凈化,并且通過其達到中和。《荀子·勸說》中提到了一種觀點,即“樂之中和也”,這也正是荀子在他的音樂思想當中所提倡的音樂具有的中和作用。通過音樂的這種中和,能夠將人們所處的社會進行約束,并且使其能夠更加井然有序地發(fā)展,促進社會的和諧。荀子在《樂論》中提到,如果能夠用中正平和的音樂去教化人民,那么他們就會和諧,并且不會變得不可約束;如果用嚴肅并且鄭重的音樂去教化人民,百姓就會更加遵守社會秩序,并且不會發(fā)生社會的混亂。荀子音樂的教化思想想要達到的目的是音樂的“中和之美”。
四、荀子音樂的教化思想對今天小學音樂教育的影響
(一)音樂能夠深入學生的心靈
音樂教育不同于其他學科的教育,它是一種情感的培養(yǎng),是一種對人品質的塑造和文化素養(yǎng)的提升。音樂具有的教化作用,可以使得音樂作為一種教育方法來對人的心靈進行塑造,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人格。這也正是荀子音樂的教化作用的核心所在。通過音樂的教化作用,可以讓學生的心靈得到凈化,并且產生一種發(fā)自內心的對善的向往,以及在審美體驗等方面的充實。
(二)音樂能夠塑造人類的思想品格
荀子音樂的教化思想,對當今音樂思想的最后一個影響就是能夠塑造人類的思想品格。荀子認為,音樂能夠教化人心,并且使得百姓向善,也有助于促進社會的和諧。他的這種思想在當今的小學教育中很明顯,并且對于目前我們提倡的和諧社會的構建,在音樂教育的角度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五、結論
綜上所述,荀子總結前人的思想,并且博采眾長,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加上自己的獨到見地和理解,從戰(zhàn)國社會現(xiàn)狀提出了“性惡論”,以此為基礎對音樂教化思想提出了“化性起偽”的核心,更總結出音樂教化的“中和之美”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雷夢婕,趙露.荀子音樂教化思想對音樂教育的啟示[J].音樂天地,2014,01:4-8.
[2]王秀琴.荀子音樂思想之我見[J].管子學刊,2013,04: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