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迪文
青島萊蕪一路小學,山東青島 266000
小學音樂教學一般是以班級為單位進行的,班級合唱是非常受學生歡迎的一種音樂教學形式。小學生音樂基礎(chǔ)比較薄弱,班級合唱教學能讓音樂在學生的分工協(xié)作中達到高度的和諧統(tǒng)一,讓學生在演唱中感受音樂魅力和情感,理解和掌握音樂基礎(chǔ)知識,學會正確的演唱方法,促進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
音樂是一種廣為流傳的藝術(shù),不受年齡、地方、國籍的限制而深受人們的喜愛。音樂不僅是一種愛好,更是一種樂趣,聽音樂是人們喜歡的一種放松形式。當前大部分小學生都非常熱愛音樂,但是對音樂學習的興趣不高。這與小學音樂教學內(nèi)容有關(guān)。許多小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經(jīng)常接觸的音樂以兒歌或流行音樂為主,但是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卻是以具有一定年代感的古典音樂為主。有些小學生對古典音樂了解較少,因此對音樂學習缺乏興趣。小學音樂中可供班級合唱的曲目不多,而教學中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枯燥單一,影響了學生對合唱教學的興趣,甚至有些學生對合唱教學產(chǎn)生厭煩,因而降低了合唱教學的效果。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音樂一直得不到教師和學生的重視,他們認為音樂屬于副科,因此沒有正確的對待音樂學習。
小學生活潑好動,具有較強的表現(xiàn)性。班級合唱因其能夠滿足學生的表演欲望而深受小學生的喜愛。小學音樂教師在教學前要走近學生,多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全面了解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個性需求,以學生易接受的方式設(shè)計合唱教學方案,為學生提供展現(xiàn)自我的舞臺,讓他們在合唱中感受音樂的和諧統(tǒng)一。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的特點不同,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學習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喜歡在音樂中表現(xiàn)自我,因此小學音樂教師在給低年級的學生進行合唱教學時可以采取肢體動作配合表演的形式引導學生了解合唱并進行合唱訓練。小學中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能夠看懂簡單的指揮手勢,了解和掌握了一些合唱的方法和技巧,因此教學時可以利用班級合唱的形式幫助他們積累合唱知識與經(jīng)驗。小學高年級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綜合運用合唱技巧和方法的能力,因此在教學中可以加大合唱曲目的難度,加深他們對歌曲的理解。小學音樂教師在進行班級合唱教學前要認真研究教材,根據(jù)學情和教學內(nèi)容,深入挖掘教學中的關(guān)鍵因素。同一年齡段不同學生的個體間具有較大的差異,小學音樂教師在組織班級合唱教學時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jù)學生的個性不同進行差異化教學,吸引全班學生都能夠主動參與到合唱活動中,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不同學生學習音樂知識的能力不同,小學音樂教師在進行班級合唱教學時要根據(jù)學生的能力和教學的需要靈活選擇教學方法,使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在合唱教學中得到培養(yǎng)和提升。如在進行《鐘聲叮叮當》的班級合唱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柯爾文手勢進行教學,讓學生跟著教師的手勢演唱各個音程,從而調(diào)整學生音準,幫助學生建立音高的概念。人的思維往往會受到以往知識和經(jīng)驗的影響而形成思維定勢。小學音樂教師在進行班級合唱教學時可以利用學生的思維定勢展開合唱教學以提升合唱教學的效果。如在進行輪唱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相應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初聽歌曲,感受音樂中的情緒,了解歌曲的內(nèi)容和旋律。然后在學生思維定勢的作用下進行輪唱教學,從而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的和聲感。為了幫助學生了解樂譜,掌握合唱的音準和演唱技巧,小學音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借助一些輔助工具進行教學。如在進行《小小少年》這首歌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相應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交流總結(jié)生活中遇到的煩惱和挫折,引出歌曲讓學生利用歌曲表達對生活的熱愛。然后再利用樂器和多媒體輔助合唱教學,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感受音樂的魅力。
班級合唱教學能夠提升學生的審美認知能力,讓學生學習用音樂表達和傳遞情感,加深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小學音樂教師在進行班級合唱教學時要為學生選擇具有鮮明特色練習素材以調(diào)動學生情感的表達。如教師可以選擇《讓我們蕩起雙槳》來進行班級合唱練習,讓學生通過練習感受作品表達的情感,激發(fā)他們的共鳴。
班級合唱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音樂素養(yǎng)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學音樂教師在進行班級合唱教學時要以學生特點和音樂作品為出發(fā)點,采用恰當?shù)慕虒W方式引導學生在合唱中學習和運用所學音樂知識,并在合唱中逐漸提升自身的音樂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