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萌萌
在新課改思想和高中音樂教學大綱的指導下,音樂教師的教學任務變得更加清晰明確,也隨著是時代的發(fā)展而變得更具有挑戰(zhàn)性,除了多角度、全方位的教學之外,要更加重視對于民族音樂的傳承。民族音樂是一種民族藝術,讓人陶醉其中的同時傳輸著無窮的快樂和修養(yǎng),對于高中生的學習和生活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提升對民族音樂方面的藝術鑒賞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要為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的音樂造詣和創(chuàng)造更加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而不懈追求。
提升鑒賞能力,首先要學生愛上民族音樂,發(fā)自內心地去表達欣喜之情,所以必要的教學引導便是感情的正向輸入,課本中有這樣的選材出現(xiàn),就是很好的一個教學案例,是京劇《霸王別姬》的一段節(jié)選——《看大王在帳中和衣睡穩(wěn)》,它結合了民族的歷史故事,傳達出民族的自豪感和榮譽感,在京劇的腔調里蘊含著民族的精神,用傳統(tǒng)的文化氣息感染著下一代的青年,讓學生從小樹立遠大的夢想,種下一顆做時代英雄的勇敢之心。
想要圍繞在民族音樂的身邊,就要主動與之親近,教師要創(chuàng)設合適的氛圍,讓學生融入其中。課間、課下休息的時間里,都可以播放民族音樂宣傳片、歌曲、影視、音樂背景等作品,讓學生隨時隨地都能感受民族音樂的魅力,也提高自身的民族藝術素養(yǎng)。在這種環(huán)境下,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得到鼓勵,課堂教學的效率自然會得到提高。甚至縈繞在耳邊,形成十分深厚的印象,陶醉之中。更能夠做到在學習時認真對待,專心鑒賞,將自己的感情融入民族音樂,也將民族音樂融入自己的情感,兩者相得益彰,并將真正美麗的聲音傳遍校園,帶進學習和生活,感受心靈和精神的純美和愉悅。
目前,對于民族音樂的普及,我國仍存在不夠成熟的環(huán)境,由于流行音樂、鄉(xiāng)村音樂和西方搖滾繼續(xù)在中國市場上的流傳,高中學生也深受影響,教師隊伍的薄弱讓教學很難開展,民族音樂的作品參差不齊讓學生不能真切地領悟到其中的內涵,感受不到其中的精神境界。所以想要提高學生對于民族音樂的鑒賞能力先從強化教師團隊開始,為高中學校提供更加專業(yè)的師資力量,豐富教學團隊,并創(chuàng)作出適合高中學生學習和獎賞的優(yōu)秀作品,正所謂專業(yè)的老師和專業(yè)的教材是密不可分的,要從這兩點上增加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在高素質、高要求的團隊里磨煉老師,打造學生,從物質供給到思想提升一步步地重視強調起來,深入國家文化的核心,促進民族音樂的發(fā)展。
音樂老師必須要勇敢地探索和創(chuàng)新各種有效的方式進行教學來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例如,可以組織學生參加歌唱比賽、參加歌劇表演、可以組建民族音樂團隊、組建音樂評審團隊。從多種元素,多種形式上加深民族音樂的教學以體現(xiàn)它的獨特性,促進學生更好地了解、學習和體會民族音樂,塑造鑒賞能力,師生共同努力,讓藝術站在民族的臂膀下閃現(xiàn)光芒。
隨著現(xiàn)代教育設備和軟件系統(tǒng)的更新,也給民族音樂的教學帶來了福利,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民族音樂的教學,通過播放音頻或者視頻,改變以往空洞枯燥的課堂氛圍,幫助學生更好地享受其中,陶醉其中,提升鑒賞的樂感。例如,在教授《遼闊的草原》這一課時,可以播放視頻給學生展示草原的美景,給學生們講解來自大草原的風土人情與自然面貌,使學生們了解草原文化的發(fā)展歷史,讓學生們能夠對草原有一個形象具體的認識。順勢講解在草原文化的發(fā)展過程中,草原上衍生了一些不同的民族,如蒙古族、彝族、滿族等,在歷史長河的流動與不斷發(fā)展過程中,形成了各自獨特的民族象征和民族活動,如牧羊、賽馬、火把節(jié)、摔跤等。通過一系列的介紹和感悟學生們可以更全面真實地了解草原習俗和傳統(tǒng),這樣在后期鑒賞民族音樂的時候更能融入和專注,腦海中會浮現(xiàn)出更多的畫面,聲音里也會迸發(fā)出更多的情感色彩。再比如,開發(fā)更多的教學場地和資源,教師可以與學校協(xié)商利用體育場或者教學禮堂,開設特長生專門輔導課程、組織他們在禮堂練習民族樂器、演唱古典歌曲,并定期開辦演唱會,組織學生觀賞,以達到歌唱水平和鑒賞能力的雙向提高。
民族音樂在音樂發(fā)展過程中占據(jù)著相當重要的地位,它存在的意義是現(xiàn)如今任何形式的流行音樂都無法代替的,也是無法比擬的,所以在音樂的教授和學習過程中不可被短暫和庸俗的事物蒙蔽了雙眼,掩蓋了雙耳,要有明智的選擇和精神領悟,重視興趣的引導,知識的學習和能力的培養(yǎng),汲取精髓,去除糟粕,滲透內涵主旨,傳承文化,樹立強大的民族意識和擁有骨子里的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