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捷
所謂小組合作學習主要是對學生進行分組,然后通過以小組為單位展開教學,再加上教師的巧妙引導,讓學生在合作化的教學環(huán)境中進行密切的交流和互動,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升學生的綜合發(fā)展素質。小組合作學習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學習興趣進行綜合判斷,并給予學生合理的小組劃分。本文從小學美術的教學入手,提出了創(chuàng)設合作化教學的基本策略,希望可以對小學美術的教學效果提升起到推動作用。
進行小組劃分是合作化教學的基本前提。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已有的美術基礎、學生對美術的興趣、學生的創(chuàng)作興趣等進行綜合分析,讓學生在良好的小組環(huán)境中積極學習。此外,在小組分配的過程中,應建立明確的小組責任制,讓每個小組選出有責任擔當精神的人擔任小組長。在《有趣的動物造型》一課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不同版本的猜謎語,問,“老師為你們帶來了許多小朋友,你們想認識他們嗎?接下來,可以根據(jù)聲音、動作、小細節(jié)來分辨一下?!比缓?,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每個小組對每種聲音進行辨別并寫出具體的動物的答案。比如模仿白兔和小豬,讓各小組根據(jù)表演猜測。在這樣富有趣味的游戲化教學情境下進行的小組劃分,不僅提升了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還提升了學生的美術發(fā)展素養(yǎng)。
合作學習需要具體的學習目標來支撐,如果脫離了具體的發(fā)展目標,學生合作起來依然像無頭蒼蠅,無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更無法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為此,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由于學生之間有著很強的個體差異性,因此,在目標制定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依據(jù)不同個性的學生進行分組,并給不同的小組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讓每個小組都可以在自己預定的目標中努力與研究,提升學生的合作積極性,提升學生的合作素質。在小組分別完成不同學習目標,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而提升小學美術教學效果。例如,《認識抽象畫》中,為了能夠讓學生了解和感受抽象畫,我會適時出示瓦西里·康定斯基的代表作品《光之間》,并將學生分成了幾個不同的小組,為他們制定了不同的合作學習目標,比如基礎差的小組的目標是說出作品中最大的亮點是什么,水平較高的小組要說出作品的具體線條和結構,說說作品給自己留下的印象。在尊重學生個性的背景下,不僅提升了學生合作的積極性,還滿足了不同學生的成長需求,最重要的是完成了預定的教學目標,促進了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學評價是檢查、總結和指導美術教學活動的重要依據(jù),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手段。作為小學美術教師,我們應在摒棄傳統(tǒng)單一評價方式的基礎上,使評價的內容、形式、參與人員等多元化,以凸顯學生的主體性,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鑒于每個學生的美術功底不同,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應將其視為單一的個體,建立基于學生個人的評價體系,并結合學生某一階段的學習情況,在對其評價的基礎上進行縱向對比,以科學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其次,教師要對合作形式的學習主體表現(xiàn)進行合作化的評價,教師要對學生的合作積極性、合作的主動性、合作的默契和合作的效果等進行綜合評價。在給予合作化學習評價中,教師要盡力用表揚與肯定的語氣進行評價。在肯定與被認可的狀態(tài)下,學生能看到自己取得的進步,他們的學習主動性更大,對美術的興趣更足,學生美術的素養(yǎng)自然悄然形成。
綜上所述,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是當前美術教學中教師要用的教學手段之一,通過小組合作學習,需要美術教師進行積極的創(chuàng)新教學,需要給予學生發(fā)展支持。教師主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合理的分組,確保小組劃分的人性化和民主化,確保學生以積極的狀態(tài)投入到學習中,進而增強小學美術教學效果。教師還要制定學生合作學習的目標,讓學生知道自己要合作學習的方向,提升他們的積極性,更要對學生合作進行綜合評價,并注意應用肯定的語氣。如此,可以提升學生的美術興趣,提升他們的合作積極性,促進他們美術素養(yǎng)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