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煒鴻
守住一方教室,用心經(jīng)營這塊責任田,開一朵自己的花。
——題記
通過這次赴南京為期六天的班主任專題培訓,我又一次認識到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師德的形象,不是簡單地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xiàn),一種深厚的知識內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xiàn)!形象需要培養(yǎng),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我們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yǎng)!同時也更加明白班主任工作是什么,它是齊學紅教授說的那是一個良心活兒,是沈磊老師說的那一場渡人渡己的修行,是郭文紅老師說的那本點燃孩子善良思想火花的談心本,也是袁子意老師那一堂堂與孩子共同綻放青春的班會課……
其中,郭文紅老師的講座。我是伴隨著笑和淚聽完的。我的情感隨著郭老師故事的起伏推進時而焦急,時而傷心,時而快樂,時而感動……
在她支教的日子里,遇上了一個極品班級。班里的二十幾個學生,個個令老師、家長頭疼。有的是故意搗蛋的,有的是有智力障礙的,有的是行為特殊的,每一個都不簡單。哪個老師都怕接這個班的班主任,都怕管出病來。
就是這樣一個人見人怕的班級,卻很有幸遇到了一個天使老師——郭文紅。她用愛、用情、用智慧編織著一個個育人的感人故事:
一拍,拍出了好形象。剛開始接班,有一次升旗,大家都很安靜,她班一個小孩總是用食指不停地玩弄他的鼻子,還發(fā)出有規(guī)律的聲音,郭老師就先提醒他,可他沒反應,繼續(xù)做這個動作,根本不聽,于是郭老師就蹲他前面觀察,發(fā)現(xiàn)他這個動作挺有意思的,就想給他錄像,可是他躲來躲去不給錄,最后就只能拍個照片,當給他看照片時,他就瞄了一眼,然后就做了一個動作,這個動作誰也沒有想到的,那就是把自己的紅領巾抹正了。就這一個動作,郭老師就發(fā)現(xiàn)這孩子是很注意自己形象的,就此展開話題跟他聊。郭老師在平時的教育中經(jīng)常的一拍讓學生學會了觀察自己,檢點自己的行為,從而改變自己的不良習慣。
一記,記下了好品質。由于班里基本上是問題學生,怕學習,怕寫作。郭文紅老師卻創(chuàng)造性地用“班級日記”的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記錄“班級日記”,將一天中發(fā)生的想寫的事寫出來。孩子們用心觀察,用心記錄,極力去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和別人身上的閃光點,班級日記就像每個學生自己的“談心本”一樣,讓學生自我觀察,自我反省,點燃了孩子善良思想的火花。
一訪,訪出了好情感。郭老師常去學生家里和父母交流,了解學生在家的情況,班里一位學生學習習慣特別差,什么東西都往地上扔。經(jīng)過家訪她終于弄清了原因:這決不是 態(tài)度問題,而是家庭教育的問題。在她的春風化雨般的交流與教導中,家長深知自己平時教育孩子時沒有起到榜樣的作用,并走出了家庭教育的誤區(qū)。從那次家訪后,這位學生的家長十分信任與欣賞郭老師。在他們的攜手教育中,孩子考上了重點高中。
……
聽完這一個個真實感人的育人故事,我的心情很復雜。在我們的班級同樣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學生,他們或者對學習有著障礙,或者無視紀律。在老師和家長的眼里一定也是無藥可救的學生。雖然我也曾用自己的耐心和愛心,給其補課、勸說,卻始終沒有找到其成為這樣的原因,效果也只是微乎其微的。今日細想,我們有沒有像郭老師這樣如此用心地喚醒一個孩子真實的內心世界呢?有沒有對學生進行長期的情感熏陶呢?有沒有用教育的藝術讓學生自我觀察,自我反省?郭老師是用愛、用情、用智慧和孩子一起編故事,用心在記錄孩子們生活學習的點點滴滴,用自己的生命和孩子的生命互相重疊并交相輝映,用一顆幸福的心去做幸福的教育,給孩子們一抹溫馨的回憶。
原來教育需要“花苞心態(tài)”,有一種花,叫“千瓣蓮”。花期晚,條件苛刻,很少盛開,里面卻擁有太多的美麗和神奇。我們的孩子也是我們手中的花苞,只要他們心中有陽光,用我們的真情和智慧給他們一些寬容和等待,等到花開時,一定也有別樣的美麗。即使他不開花,那也是他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