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佳 張莉
隨著現今學校教務工作量越來越繁重,教師教學壓力的不斷增大,教學要求越來越高,如何選擇正確的課堂教學方式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是每位地理教師應思考的重要問題。
一、研究背景
2016年4月,北京市公布了新中考改革方案,2018年開始實施。新中考方案中,地理成為中考考試科目的選考科目,而這一改革的提出,地理學科的學科地位有所上升,因此原來初一、初二兩個年級的地理課,變成了現在的初一、初二、初三共三個年級的地理課,地理教師沒有增加,但多了一個年級的地理課程,使得本校的地理師資嚴重不足,人均周課時16課時,每位地理老師都疲于上課、備課、作業(yè)批改,抓學生學習地理方面精力有限,課上時間只有45分鐘,課下如何跟其他學科搶時間,提高地理學習成績,成為困擾我們的主要難題。
二、研究過程
研修員老師與本校地理教研組成員進行溝通研討,針對本?,F狀,減負增效成為重要的內容,即減老師工作的負,增高課堂效率,同時又能夠讓教師們充分的把握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便于更好的改進教學,做了一個研究性專題,圍繞這一專題,全員準備,各自闡發(fā)自己的理解認識,形成爭鳴與碰撞,提出嘗試“兩測一設計”這種教學模式,即課前檢測+學生活動設計+小結檢測。從而提高課堂時效性,減輕教師們的負擔。
(一)精選課前小測習題,及時反饋學習效果
經商討決定課前檢測題以基礎選擇題為主,重點在于對上節(jié)課重點內容的回顧。課前小測采取印發(fā)小檢測條的形式,題量限定在5個選擇題,在教師答疑的同時利用兩人師友小組互判,并利用授新課前的兩分鐘對學生的錯題進行糾正指導。課后的錯一改二更是形成封閉環(huán),針對個別錯誤率高的孩子進行改錯后的復測,對學生掌握所學起到強有力的鞏固作用。每次課前檢測用時約三分鐘,時間雖然短,但是卻讓學生對上節(jié)課知識進行了回顧,強化了記憶。本組教師堅持實踐課前小測,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效果,抓學生地理學習也更具有針對性。
(二)精心設計課堂提問,在實踐中不斷改進
地理新課標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構建開放的地理課程,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積極探究。課前教師精心備課,深入研究學生活動的設計,從活動的形式、內容上多研究。
按照展示的思路學生進行兩分鐘的自主學習,之后兩人一組進行兩分鐘的討論,并采取逐步呈現的方式按照思路展示學生的探究結論,之間穿插教師的指導、點評和強化,有了前兩部分的練習,第三部分的學習就非常順暢,學生們很容易總結出中緯度地區(qū)沿海降水多,內陸降水少這一規(guī)律。展示問題由學生逐步呈現,教師最后點播,取得很好的效果,學生的能力和思維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實踐中不斷的研究改進,尋求適合本校學生地理學習的最佳方法。
(三)精練課后小測,夯實基礎知識
兩測中的后測是為鞏固基礎,課堂最后利用三分鐘時間進行小結檢測,對于課上比較簡單的、應知應會的識記性的內容,進行當堂檢測,當堂知識當堂落實,提高課堂實效性。我們老師在教學中要善于挖掘這些及時反饋的信息,這樣我們的教學才更有針對性,課堂才會更高效。
三、改進措施
“兩測一設計” 即課前檢測+學生活動設計+小結檢測,這種教學模式,旨在提高課堂時效性,減輕教師們的負擔,從而提升地理教學成績。
一節(jié)課45分鐘,課前課后各抽出3分鐘進行檢測,因為對檢測題的要求就是以簡單的基礎知識題為主,否則題目難度太大,時間不夠也會影響正常的教學進度,得不償失。我發(fā)現通過課前小測(溫習舊知識),課堂檢測(鞏固課堂新知識)兩個檢測環(huán)節(jié),強化知識掌握的同時,切實提高了基礎知識的鞏固和落實,學生在知識上確實有所獲得,而且隨堂檢測提高了學生課堂參與度,老師可以對不愛舉手的學生或者薄弱生多次、反復提問,讓每一名學生都參與進來。
在學生活動設計中,有學生討論環(huán)節(jié),可能有些學生所談內容是脫離了教材的內容,有些學生甚至在活動過程中趁機打逗,表面看上去很熱鬧,似乎每個學生都在參與活動,但實際上,教師對課堂的駕馭到底怎么樣?當整個活動結束后,學生對教材知識的掌握是不是很好?學生活動在教學過程中不是流于形式,在活動中通過學生的討論、探索、實踐得出結論這才是高效課堂的要求,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活動設計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應該嚴謹,對于活動的每一步都應該給予學生清晰地描述和指導,并限定時間,然后再要求學生進行討論。只有教師的指令明確才能真正做到提高課堂時效性。
四、研究反思
地理要讓學生真正地學好它,一方面需要不斷向學生灌輸地理學科的基礎知識,使學生在學習時保證必要的時間投入,另一方面需要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和地理思維能力。面對初中學生更需要注意提高課堂效率,在高效課堂中,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成。
通過一學期的教學實踐活動,拓寬了教師們的視野,在不斷的完善和提升中進行歸納和思考,有利于發(fā)揮團隊的作用,形成和諧的教研群體。地理教研組全體同仁群策群力,致力于提高地理課堂效率的研究。結合課例進行闡述,讓不同的人呈現出不同的思考,在對話、交流的過程中不斷深入思考“兩測一設計”的價值——向課堂的45分鐘要效率,總之,教而無效,學而無獲。地理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有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有效教學,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從而實現高效課堂的目的。高效之路是漫長的,但我堅信任何一個教師都會不斷地探索著,只為推動學生更好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