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陰師范學院第一附屬小學 劉 慧
教育對于一個人的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小學教學中更直接影響了一個學生的學習習慣以及學習方式,小學是幫助學生養(yǎng)成學習習慣,提高自主學習效率的重要階段,小學教育對于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在新時期下,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真正意義上將以人為本落實在實際班級管理中。
在以往的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只過分地追求整體管理,卻忽略了學生的個體發(fā)展。雖然始終是以以人為本作為管理的口號,卻沒有將以人為本這一理念落到實處,讓以人為本僅僅變成了一句空話。特別是小學教師僅注重成績的管理,卻忽略了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關注應試教育,綜合素養(yǎng)提高則十分困難。小學班主任是班級的管理者,而不是服務者,這種情況存在的非常多,小學教育改革現(xiàn)階段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進展緩慢,效果甚微。
小學班主任在進行教學引導過程中,應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始終將學生作為課堂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獨特性格特點,在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的不良習慣時,應積極與學生進行溝通,而不是應用傳統(tǒng)的教學與管理方式一味地去打壓學生,直接告訴學生哪里做錯了必須要改進,卻沒有告訴學生應該如何改進。教師應該參與到學生的成長中,為學生營造一個相對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快速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yǎng)。教師更不應該萬事都以成績?yōu)橹?,針對學習成績好的學生,無論其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哪些不良習慣,都可以視而不見。而針對學習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教師則在其自身的生活習慣上多加挑剔,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管理理念是十分錯誤的。
在當前教學改革中,應該選擇多樣化的培養(yǎng)方式,靈活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增強學生日后在學習和工作中的競爭力,教師不應該打壓學生的好奇心與想象力,而是應該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小學班主任應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學生才會充分信任教師,并且跟隨教師的引導用科學的、系統(tǒng)的方式學習。教師在教學管理中也不應該責罵學生,小學生自身存在很多問題,教師應該積極鼓勵學生、引導學生走向正確的方向,這樣學生才能感受到教師的用心良苦。小學班主任在教學過程中提倡素質教育,不僅僅教導課本中的內容,也應該將更多的教學內容擴展到課外與生活中,既可以豐富學生的思想意識,也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感受到教師所具有的專業(yè)性和嚴謹性。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這是教師必須明確的內容,教師在開展教育教學時,必須十分重視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積極性。在學生日常發(fā)展中,教師應該以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進行引導,幫助學生認知自身的行為習慣存在的錯誤,這樣學生在改進時會更加積極。教師也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更好地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理念,拓寬自己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更好地服務于學生,也能讓學生找到最佳的發(fā)展方式,這對于小學班主任的管理而言,其帶來的影響都是十分正面且積極的。
小學生的性格更加活潑開朗,注意力不能長期集中,這不僅僅是由于學生自身的年紀較小,也關系到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生活水平。每一名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狀態(tài)都是不同的,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學生自身的發(fā)展狀態(tài)。教師不能夠以某一位學生作為標桿來要求所有學生,而是應該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讓學生不斷地超越自己、逐步進步。正所謂“天生我材必有用”,教師應該選擇因材施教的方式,利用科學系統(tǒng)的管理辦法,采用分層教學,既可以提高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能讓學生根據(jù)自身的特點逐步地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以及綜合素養(yǎng)。教師在日常評價中更不應該以單純的成績作為唯一標準,而是應該以綜合素養(yǎng)與成績共同考量,尊重每一個學生,既促進學習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讓學生認知自己在當前發(fā)展中存在的不足。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班級管理中經常面對不同的問題,這些問題讓班級管理質量難以提升。在全新教學改革下,為了推動小學教育事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小學班主任需要堅持以人為本這一理念開展管理,認識到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始終樹立為學生服務這一理念,明確教師的職責與教師義務。在班級內應該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構建個性化的評價體系,逐步使學生主動學習,將良好的習慣融入學生的生活與學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