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了
【摘要】新課標提出的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合作交流溝通能力、探究思維等能力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推崇。目前高中政治教學中也需落實新課改要求,培養(yǎng)學生知識技能和核心素養(yǎng)。借助于課堂討論教學,在課堂討論中營造氛圍、合理分組、確定話題、控制進度、科學評價等,能有效強化高中生的學習探究、合作交流能力。本文對此展開論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政治;課堂討論;研究
【中圖分類號】G63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2-050-01
引言
高中政治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與政治教學過于理論化有關,學生大多被動聽課,學習主動性不足。再加上大部分學生生活經驗不足,政治教學常感覺假大空,無法與現(xiàn)實聯(lián)系起來,這也導致政治課堂教學質量不佳。合理調配課堂討論,引導學生就一話題參與討論,在討論中解決政治疑難問題,不僅能提高高中生的政治成績、強化學生的政治知識水平,而且能有效加深師生、生生互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一、營造良好氛圍,引入討論話題
良好的課堂討論需要有和諧教學氛圍做支撐,以此才能引入討論話題。為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加強與學生的交流溝通,營造和諧師生關系。在課堂中借助于游戲、故事、多媒體、小品等愉悅氛圍,隨后引入討論話題。如以人教版必修一《投資理財的選擇》為例,教師可先播放短小、精致的Q版多媒體課件,吸引學生興趣后,再就該課重難點內容進行討論。
二、科學合理創(chuàng)建討論小組
當和諧氛圍得到構建,引入討論話題后,教師可根據討論話題將班內學生均分為若干討論小組。在“股票、債券和保險”一章中,教師可將班內學生分為三組,一組代表“股票”;一組代表“債券”;一組代表“保險”。
分組時政治教師遵守“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原則,促使學生能取長補短、優(yōu)勢互補。分組過程中政治教師考慮到學生學習成績、興趣愛好、行為特征、個人需求等等,確保分組公平合理,不至于差距過大等等。
在“股票、債券和保險”中,班級均分為三組,分組完畢后教師即可先布置任務,要求學生們根據自身小組名字,總結歸納信息。如“股票”小組的學生需搜集歸納,了解股票的基本含義、投資特點、作用;掌握股票在經濟建設和個人生活中的具體應用和意義;能夠比較股票的風險和收益;學會投資方式等等。
此階段教師可給予學生8-12分鐘左右的時間展開小組討論、搜集資料。此過程小組內部先進行任務細分,學生自主搜集、自主學習,隨后再展開小組交流和探究。
三、精選政治課堂討論內容
在人教版必修一《投資理財的選擇》中,教師先確定好政治課堂討論的內容。一般來講,課堂討論的內容要包含以下幾點:
(1)疑難問題。疑難問題是學生們無法解決或理解起來較為困難的問題。此問題是高中政治課堂討論的重點,有助于學生討論過程中思維的碰撞。以“股票、債券和保險”為例,三組學生搜集資料后發(fā)現(xiàn)疑難問題是“三種投資方式的風險和收益比較”實踐起來較為困難。此外“綜合三種投資方式學習投資”運用起來較為困難,學生實踐經驗不足。此類疑難問題即可展開小組討論,共同探討、一起解決。
(2)時政熱點。時政熱點是近期社會上發(fā)生的大小事,討論時政熱點有助于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加深對高中政治知識點的理解認知。比如以時政熱點“2020年9月10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提到推進現(xiàn)代流通體系……”等等。引導學生對“投資理財”相關內容的時政熱點進行討論,從中掌握投資理財的相關知識點。
當確定下來政治課堂討論內容后,教師即可引導學生展開具體討論。如“綜合三種投資方式學習投資方法”疑難問題中,教師即可提問,比如模擬一戶存款10萬的家庭,要求三組學生根據該家庭的實際情況,設計一份投資理財的具體方案。確定主題后,學生開始結合自身實際、翻閱課本、搜集資料、小組探討等,來找尋問題的答案。
經過一番組內探討后,“股票”小組的學生提出需要先“衡量家庭風險承受力,再結合市場情況,花6萬元購買股票型基金,1萬元購買債券,剩下3萬元購買保險”。而“債券”小組有不同看法,他認為股票存在“七平一盈二虧”的問題,認為可將十萬元中的七萬元投資在債券上,保證家庭資金穩(wěn)健前進。
學生各有各的看法,此過程教師需要記錄各小組討論的具體情況,以做具體客觀評價。
四、合理分配討論時間,把握討論進程
學生就課堂討論內容進行激烈討論中,教師要牢牢把握住課堂討論進程,合理分配討論時間,規(guī)避討論時間過長而總結評價還未開展的問題。
比如在“投資理財的選擇”課堂討論中,對于一節(jié)課的學習課堂討論時間,教師可按照如下方式進行分配時間。
小組就話題進行討論過程需把握在8-10分鐘左右時間,過短學生可能并未整理歸納討論結果;過長學生可能存在懈怠問題。小組討論結束后開展組間討論、成果展示,此過程給予學生6-8分鐘的成果分享展示時間,每組分享2-3分鐘。隨后開啟組間點評和師生點評,組間點評3-4分鐘;師生點評總結3-4分鐘。這樣才能有效把握討論進程,確保課堂討論的實效性。
五、精準評價,充分發(fā)揮討論價值
學生小組討論、成果分享展示后,組間要對各小組做一個公正客觀的評價,隨后教師開展對各小組、小組成員的點評。點評主要以鼓勵為主,就小組討論情況、組內成員參與度、討論結果、成果展示等做一個綜合點評,以達到激勵班級學生、提高學生熱情的目的。
此外教師還需歸納總結課堂討論的幾個問題,羅列出正確的觀點、挖掘學生討論未深入的問題,并加以分析總結,加深學生對于該知識點的理解等等。當師生點評、組間點評客觀、公平、合理,才能充分發(fā)揮出討論的質量。
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政治教學中課堂討論可從營造氛圍、合理分組、確定話題、控制進度、科學評價等方面展開,不僅能提高高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能力,加深師生情感,而且能強化學生對于在政治知識點的理解,提高政治課堂教學質量,落實新課標提出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張建美.高中政治課堂討論的策略及動態(tài)教學效果的實現(xiàn)[J].學園:教育科研,2012(4):79-79.
[2]呂海敏.新形勢下淺議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進行課堂討論[J].中華少年,2019(32):234-234.
作者單位
(四川省邛崍市第一中學校;四川;邛崍;6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