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慶煒 史佳楠 劉思凡
摘 要: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經濟發(fā)展過程中所必須應對的挑戰(zhàn),合理預測人口老齡化進程有利于正確把握社會經濟發(fā)展現狀。用線性回歸模型對GDP與老齡化比例進行分析,得出在2020年西安市老齡化占比將達到12.41%;通過Leslie模型六種生育模式的對比分析,發(fā)現即使在高生育模式下,西安市到2050年也無法擺脫老齡化社會;運用二次指數平滑法對老齡化比例進行預測,得出到2023年西安市的老齡化將達到11.54%。在此基礎上,依據預測結果給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老齡化;現狀分析;趨勢預測;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C924.2?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28-0091-02
引言
2018年末,西安市65歲以上人口高達112.94萬,占總人口的11.29%,比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時增加了41.25萬人,上升了2.83個百分點。根據聯合國對于老齡化社會的標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的7%以上則為老齡化社會,西安市人口年齡結構已經達到了老年型,并且老齡化程度還在逐漸不斷地加深。
對于老齡人口的預測我國起步較晚,學者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開始聚焦該命題,在《漫談人口老化》中,鄔滄萍等首次對中國的人口老齡化概念及其對社會的影響做了系統(tǒng)闡述[1]。雖然近年來此研究有很多成果[2~3],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大多都是站在全國人口結構的宏觀角度進行分析,鮮有對西安市的人口結構進行分析預測的;二是對西安市的老齡化人口預測鮮少有將其與經濟發(fā)展聯系起來進行研究的。
一、西安市人口老齡化現狀
1.西安市老齡化程度逐步加深,已全面進入老齡化社會。按0~14歲、15~64歲、65歲以上劃分人口類型,由《西安市統(tǒng)計年鑒(2019)》中的數據可以看,到自五普之后到六普時,西安市的少兒型人口斷崖式地降低至12.89%,在隨后的6年時間中其比例穩(wěn)定在12.5%左右,而在2016年之后開始回升至13.63%,上漲0.87%,表明雖然在全面二孩政策后,西安市的少兒人口比例迎來了一次小的增長,但是其增長并未有效遏制老齡化進程,僅是對老齡化起到了一定的緩解作用。與此同時,西安市老年人口比例從五普到六普期間增長了2個百分點,而2010—2018年這不到10年間隔老年人口比例增加了2.83%,比上一個10年間隔多出了0.83%,表明西安市的老齡化進程正在加快,而到了2018年則達到了11.29%,老齡化程度加深,全面進入老齡化社會。
2.老年撫養(yǎng)比持續(xù)提高,加重社會撫養(yǎng)負擔。人口撫養(yǎng)比是用來度量一個城市15~64歲人口人均負擔的贍養(yǎng)人口數量。西安市老年撫養(yǎng)比由2014年12.94%增加到了2018年的15.06%,短短4年時間提高了2.12個百分點。而且隨著自2014年起二胎政策的逐步落實與發(fā)展,西安市少兒撫養(yǎng)比由2014年的16.16%增加至2018年的18.34%,增加了2.18個百分點。雖然少兒撫養(yǎng)比在不斷增加,但是增長速度卻慢于老年撫養(yǎng)比,最終會導致老齡化進程加快。老年撫養(yǎng)比不斷上升和少兒撫養(yǎng)比緩慢提高,引起總撫養(yǎng)比不斷上升的趨勢,加重社會撫養(yǎng)負擔。
二、西安市人口老齡化的預測
1.回歸分析預測。建立線性回歸模型分析西安市GDP對西安市老年占比的影響。根據《西安市統(tǒng)計年鑒(2019)》整理出西安市2000—2018年GDP與老年人口占比數據,使用Eviews計算得出一元線性回歸模型。通過模型預測結果可以看出西安市GDP對西安市老年人口占比有顯著影響。由于近年來西安市GDP年平均增長為427.985億元,據此得出2019年和2020年的西安市GDP的預測值分別為877.845億元和9 205.83億元;將此預測值帶入回歸分析預測模型,得出西安市2019年和2020年老年人口占比的預測值分別為12.13%和12.41%。
2.Leslie模型預測。依據Leslie模型原理,論文進行了社會穩(wěn)定、不考慮遷移、分年齡段死亡率和生育率在一定時期內不變、分年齡人口中的性別比保持不變等假設??紤]到在2016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了全面二孩政策,因此具體研究中,我們分析了在不同總和生育率水平下的西安市人口結構變化,同時利用2010年的總和生育率,在6個總和生育率水平假設下對西安市的人口結構進行研究。依據查實際數據編寫入Leslie模型的MATLAB程序中,預測出在不同生育水平下西安市2010—2050年的人口數量。從預測結果看,西安市人口總量若繼續(xù)以2010年時的生育水平,那么直到2050年人口數量也無法突1 000萬,并且人口總量會在2020—2035年這一時期實現一個小幅度的增加之后便趨于穩(wěn)定。而由于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出臺,若西安市的育齡婦女中有一半的人有二孩的生育意愿,那么西安市人口將從2010—2050年呈現一個明顯的增長趨勢,并且在2040年左右增長速度更快。當西安市的總和生育率水平達到2.0及其以上時,可以看出西安市的人口變化更加劇烈,并且將在2035年左右開始呈現一個更高的增長速度,在2050年到達峰值。經過程序計算,在6種不同生育模式下的西安市老齡化人口數量在2010—2050年間老齡化人口的數量與其生育模式并無關系。其原因可能為在2010—2050年間生育模式的不同只會影響到人口總數與老齡化人口占比,在這40年里,由于初始的數據都是按照2010年為基準,那么從2010年一直到2050中25歲以下的人口無法影響到未來40年的老齡人口數量。
3.二次指數平滑法。為了避免二次指數平滑中的平滑系數的取值受主觀因素的影響而導致誤差偏大的情形,我們采用Eviews軟件對歷年來西安市的老年人口占比進行二次平滑計算,給定平滑系數的取值,最終得到最優(yōu)平滑系數為0.001,均方根誤差為0.119,殘差平方和為0.128。同時,用Eviews計算得出具體的二次指數平滑的直線趨勢模型方程。通過模型方程求得未來5年的西安市老年人口占比,在2023年以西安市的老齡化程度將不斷攀升,到2023年達到11.54%。
4.預測模型的對比及反思。將預測結果對比看,西安市的老齡化比例均處于不斷增長的趨勢中,且該結論與何金陽等人的結論相符[4]。同時,我們還可以看出回歸預測與趨勢預測更加偏重與短期預測,且預測效果較好。盡管預測中Leslie模型的精確度較之其他兩種模型,由于無法收集到時間更近的分年齡性別數據、沒有考慮到遷移帶來的影響等,使得模型的預測結果更具有純數理意義上功能,而與實際情況有所偏差。
三、對策建議
1.大力發(fā)展經濟,激發(fā)老年人口市場活力。應對老齡化的最根本方式是在社會經濟發(fā)展進程中解決老齡化帶來的相關問題,特別是我國經濟發(fā)展正處于中等收入門檻之際,發(fā)展經濟尤為關鍵。西安市要抓住大都市建設和經濟轉型的黃金時期,從經濟增長新動力角度出發(fā)制定政策,推動老年人口的需求增長,激發(fā)老年人口市場活力,在統(tǒng)籌推進養(yǎng)老產業(yè)向前邁步的同時,培育出良好的老年消費市場。
2.深化體制改革,保障老年人口的生活。一是深化醫(yī)療體制改革,建立健全老年醫(yī)療健康保險制度。針對老年人具的特點,深化醫(yī)療體制改革,大力發(fā)展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加大對老年醫(yī)療保障的投入,加強對社區(qū)醫(yī)療服務的建設,提高醫(yī)療衛(wèi)生水平,同時建立健全老年人醫(yī)療健康保險制度。二是推進“彈性退休”政策。為減輕社會養(yǎng)老壓力問題,可以實行彈性的退休制度,即將退休體制的強制性改為自愿型。三是推進“旅居式養(yǎng)老”的發(fā)展。通過政府牽頭,加強養(yǎng)老機構與各大旅行社間的合作,增加“旅居式養(yǎng)老”產品類別并合理設計,同時注重培養(yǎng)掌握旅游與養(yǎng)老、醫(yī)療相結合的人才。四是推進“社區(qū)養(yǎng)老”模式??梢越梃b上海市對于養(yǎng)老問題的經驗,將社區(qū)養(yǎng)老服務和傳統(tǒng)養(yǎng)老模式相結合,可以滿足多元化的養(yǎng)老需求,保障老年人口的生活。
3.適度運用人口政策,延緩老齡化速度。一是繼續(xù)推進人才引進政策的落實。通過人才政策的實施落實,可以引進年輕的勞動力人口,延緩老齡化增長速度。二是積極鼓勵二胎生育。可以將全面放開二胎政策轉化為全面鼓勵二胎生育政策,例如從分娩補助、孕檢補助、產假延長以及教育補助等多方面進行鼓勵生育。
參考文獻:
[1]? 鄔滄萍,杜鵬,等.中國人口老齡化:變化與挑戰(zhàn)[M].北京:中國人口出版社,2006.
[2]? 徐州,林考松,羅朝楊.重慶市人口老齡化時空演變及空間類型研究[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12):772-779.
[3]? 翟振武,陳佳鞠,李龍.2015—2100年中國人口與老齡化變動趨勢[J].人口研究,2017,(4).
[4]? 何金陽,仇鴻超,李林,王壯.基于兩種改進人口模型的新生育政策下人口預測與分析——以西安市為例[J].計算機與現代化,2017,(8):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