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旭
摘? 要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國,教育部適時安排全國高等學校延期開學,開展在線教學,實現(xiàn)“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就工程訓練課程如何開展在線教學展開探索與思考。
關鍵詞 工程訓練;在線教學;高等學校;教學資源
中圖分類號:G642.3?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20)12-0111-03
Abstract The sudden COVID - 19 epidemic swept the country, the?ministry of education timely made the n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postpone the opening of the school, carry out online tea-ching to achieve the “suspension of teaching, suspension of classes” requirements. This paper explores and ponders how to carry out on-line teaching in engineering training courses.
Key words engineering training; online teach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eaching resources
1 前言
庚子伊始,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席卷全國。為了有效防控疫情擴散,2月4日,教育部印發(fā)《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安排全國高校延遲開學,并要求各學校積極開展在線教學活動,實現(xiàn)“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1]。在學校正常開學和課堂教學受到影響的情況下,為保證疫情防控期間教學進度和教學質量,學校決定面向全體本科生開展在線教學,鼓勵廣大教師在家通過各種途徑落實在線教學。作為實踐環(huán)節(jié)的工程訓練課程如何開展在線教學,值得認真探索與思考。
2 在線學習平臺及教學方式選擇
疫情期間很多可供在線直播的教學平臺都對廣大教師免費開放,但如何選擇適合課程特點以及使用得心應手的平臺和教學形式,就成為擺在教師和學校管理者面前的一道必答題。眼下可供使用的教學平臺有超星學習通、QQ/微信、MOOC、騰訊會議、騰訊課堂、愛課程、釘釘?shù)萚2]。根據(jù)學校教學事務部統(tǒng)計的開展在線教學前兩周數(shù)據(jù)顯示,使用頻率較高的教學平臺有超星學習通、QQ、微信、中國大學MOOC、騰訊課堂以及騰訊會議等。教學平臺使用情況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如表1所示。
在教學方式上,根據(jù)前兩周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來看,有在線直播、錄播、MOOC+在線輔導、完善在線資料+在線交流、答疑等多種,各類教學方式比例如表2所示。
根據(jù)工程訓練課程自身特點以及現(xiàn)有教學資源,選擇學校主推的超星學習通+學生熟悉的QQ雙結合的平臺/軟件形式,不給學生增加額外的負擔,不用安裝其他額外的APP。通過超星學習通平臺在線推送課程PPT、錄播視頻、原理演示動畫等教學資源,發(fā)布任務點學習通知、主題討論互動等;通過QQ組建班長群、班級群,構建交流互動平臺,在線答疑解惑以及分享文件和適時互動等。采用以教師在線引導答疑為輔、學生在線自主學習為主的松散型教學模式,符合當時學校的主流教學方式。
3 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
在線教學組織? 教學資源的組織和在線教學體系的構建以及教學實施是在線教學必須重點關注的主要方面。日常現(xiàn)場教學的特定模式,信手拈來的實物教具、直觀展示的機械設備加工工藝流程等條件在線上教學模式下都失去原有的特點和優(yōu)勢,因此,如何快速組織構建教學資源就變得尤為重要。
當決定在線教學后就緊急動員教學團隊,以工種為單位分工合作,整合實驗視頻資源,細化和完善課件PPT,開發(fā)制作原理演示動畫等資源,從課程大綱、安全教育規(guī)范、實訓教學流程到實訓操作各工種基礎常識,逐一推敲打磨,構建較為完備的工程訓練在線教學內容體系,通過超星學習通加載并以章節(jié)任務點形式呈現(xiàn),具體如圖1所示。
在線教學管理? 在線教學不等于直播教學,疫情條件下的在線教學改變了工程訓練教學線上團隊架構,在分工合作構建完成課程內容體系后,形成了線上教學任務由課程負責人一人承擔,團隊其他教師做技術支持的新格局。學習通友好的交互界面為線上教學提供了極大方便,通過課程管理界面(圖2)的【章節(jié)】功能加載課程內容,分解成若干個任務點;通過【通知】功能發(fā)送消息,提醒學生及時限期完成規(guī)定的學習任務;通過【討論】功能發(fā)布主題討論,用以督促和檢驗學習效果;借助于【統(tǒng)計】功能的學情統(tǒng)計和成績統(tǒng)計模塊,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學習進度和完成情況,并通過QQ群發(fā)布末位提醒信息,警示和督促學生及時完成學習任務。
工程訓練課程面向全校工科學生開設,每學期平均有近60個自然班的1700人參與學習,學生班級管理的方便程度是考量在線教學平臺優(yōu)劣的一個重要指標。超星學習通開放式的接口功能,可以很好地跟學校教學管理平臺對接,實現(xiàn)學生信息及時有效上傳與更新。學習通班級管理界面(圖3)清晰呈現(xiàn)了每批次學生規(guī)模,PC端可以導出學生信息,學號、班級等信息一目了然。通過成績權重設置功能,可以方便實現(xiàn)根據(jù)課程特點和教學設計需要進行靈活的成績管理。
在線教學認可度調查? 實踐課程在線教學是個新事物,是在疫情條件下催生的一次大膽創(chuàng)新和嘗試。通過幾周教學實踐的不斷改進與努力,課程到課率得到極大提升,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的每個任務點的學習參與率都能到達95%以上,很多甚至都達到100%。通過設計討論主題等形式,測試在線教學的有效性,督促學生真學習學真知。但學生對實踐課程在線教學的認可程度到底如何?
學生的認可程度是完善和改進教學最直接的動力源泉。為此,設計在線問卷進行調查。本次問卷涉及七個專業(yè)學院的生工、應物、光電等10個專業(yè)31個自然班的929名學生,涵蓋了目前在線學習的全部學生。問卷通過班長在班級QQ群采用投票功能匿名落實,問卷以單選形式呈現(xiàn),限時完成并截圖提交投票結果,調研形式可靠,結果可信度高。實際參與人數(shù)853人,約8%的學生由于網絡故障、地域時差等各種因素不在線,未能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參與調研投票。調查問卷設計如下:
A.有用,是對現(xiàn)場教學的必要有益補充,能有效學習實訓安全規(guī)范,了解加工工藝常識,為現(xiàn)場實訓教學打下基礎。
B.有一定幫助,是現(xiàn)場教學的有益補充。
C.太抽象,基本沒用。
結果顯示,91.82%的學生參與了調研,其中選擇A項的學生占24.03%;選擇B項的學生是絕大多數(shù),占52.40%;
而選擇C項的學生跟選擇A項的學生人數(shù)基本相當。通過數(shù)據(jù)整體來看,超過76%的學生認可在線教學,認為通過教師在線引導式自主學習是有用的,是對現(xiàn)場教學的有益補充,完全符合開設在線課程的預期。詳細數(shù)據(jù)如表3所示。
4 在線教學思考和改進舉措
工程訓練課程在線教學存在的弊端和不足? 工程訓練課程性質決定了日?,F(xiàn)場教學的特定模式,每一位工程訓練指導教師對這一模式也熟稔于心,這也就為突如其來的在線教學帶來了極大的困難,主要體現(xiàn)在能用于在線教學的資源比較匱乏。平時教學的教具、儀器、設備的數(shù)字化率不高,不能在線提供跟現(xiàn)場教學高度契合的較為完整的音視頻資源,給本次在線教學造成了極大的困惑。
根據(jù)學習通平臺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和教學過程中的交流互動情況反饋,工程訓練課程在線教學存在以下幾點不足。
1)工程訓練課程涉及專業(yè)和學生人數(shù)眾多,每批次教學規(guī)模都很大,一般都是八個自然班240人左右,不能充分實現(xiàn)有效互動,教師對課堂的把控力下降,難以避免地造成學生重視程度不夠,學習效果達不到預期。
2)實踐類課程在線教學不能很好地展現(xiàn)課程靈動的內涵,一開始學生對在線學習任務不太能接受,參與度不高。
3)在線學習模式難以體現(xiàn)實操的目的,達不到培養(yǎng)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工程素質的課程目標,與學生的真實期待有一定的差距。
工程訓練課程在線教學改進措施? 基于網絡的在線學習呈現(xiàn)出移動性碎片化特征[3],是“互聯(lián)網+”的必然產物,與移動終端手機密切關聯(lián),容易受多種因素影響而分散學生學習注意力,降低學習效率。針對在線教學存在的不足做以下嘗試改進,通過“碎、動、活”有效提高課堂質量和效率[4]。
1)進一步梳理細化教學內容,使之形成對應的任務點,滿足學生碎片化學習習慣,實現(xiàn)“碎”的目標。
2)通過開發(fā)制作原理演示小動畫,或者推送MOOC平臺免費開放的短視頻,豐富課堂呈現(xiàn)方式,迎合滿足青年學子學習特點,實現(xiàn)“動”的目標。
3)改善教學設計,合理增加和運用交流互動、主題討論等形式,同時用活成績權重指標,促進自主在線學習的主動性,實現(xiàn)“活”的目標。
通過實踐探索和改進嘗試,工程訓練在線教學有效填補了疫情期間無法進行現(xiàn)場教學的時間空白,對充分利用時間進行碎片化學習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通過在線學習,使學生了解了工程訓練課程的概貌以及安全注意事項,對傳統(tǒng)加工工藝流程和現(xiàn)代制造技術工藝流程有了初步的認識,對現(xiàn)場教學形成有益補充,為開學后進行現(xiàn)場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5 結語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的以網絡為載體的在線教學模式,不受時間、空間限制,具有便捷、靈活的特點,受到了大多數(shù)學生的接受與喜歡。后疫情時代,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將會是主流教學模式。因此,要改變傳統(tǒng)單一的線下教學模式,實現(xiàn)以“線下教學為主、線上教學為輔”的混合式教學,拓展實踐教學新途徑,助推教學教具、儀器、設備的數(shù)字化率,豐富工程訓練課程內涵和實踐教學手段,擴大課堂容量,提高時間利用率,有效提前落實安全教育,努力提高實踐教學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劉強,彭娜.基于“超星直播+學習通”的在線教學示范[J].大學化學,2020(5):38-43.
[2]南工在線教學周報[DB/OL].http://jwb.njtech.edu.cn/info/1076/6293.htm.
[3]李方圓.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學傳播模式探析[J].教育現(xiàn)代化,2019(A4):229-231.
[4]于歆杰.以學生為中心的在線教學設計方法[EB/OL].[2020-03-25].https://next.xuetang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