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部隊調整改革和備戰(zhàn)轉型加速縱深推進,各級機關任務重、頭緒多、工作量大,臨時借調干部參加有關專項任務日趨增多,以往容易被忽視的借調干部管理問題日益凸顯。加強借調干部管理,必須緊貼時代特征、把握管理規(guī)律、創(chuàng)新方法手段,真正管出規(guī)范化、管出戰(zhàn)斗力。
強化組織功能,堅持黨管黨員、黨管干部,是我黨我軍的光榮傳統(tǒng)和部隊一貫堅持的好做法。借調干部身份特殊、工作環(huán)境較原單位相對寬松,由于一些部門重工作輕思想、重使用輕管理,借調干部容易出現思想“拋錨”、教育“溜號”、管理“失控”等問題。千條萬條,加強機關組織建設、發(fā)揮黨管干部核心職能是首條。一是納入組織監(jiān)管。按照機關組織建設有關規(guī)定,著眼“利于工作、便于管理”這個出發(fā)點,將借調干部納入機關相應黨支部和黨小組,明確掛鉤領導和幫帶干部,安排同學習、同訓練、同出勤,嚴格落實組織生活制度,定期開展思想匯報和談心談話,引導自覺修枝剪葉、提純黨性,對存在的問題早發(fā)現、早提醒、早糾治,確保思想動態(tài)有人問、教育訓練有人抓、工作學習有人管。二是厘清職能共管。借調干部編制在原單位、工作在機關,看似“兩頭管”,常?!皟深^空”。借調干部管理不是哪一個人的事,也不是哪一個單位的事,離不開“眾人拾柴”齊抓共管。齊抓共管的前提是區(qū)分職權、各盡其責,以此防止管理混亂、推諉扯皮。人力資源部門重在“歸口把關”,嚴格手續(xù),防止亂借濫借;用人單位重在“管用結合”,嚴格教育管理,防止失管失控;派出單位重在“跟蹤服務”,搞好定期聯系,防止不聞不問;營房、紀檢等部門重在“聯動用力”,發(fā)揮管理合力,形成管理回路。三是壓實責任嚴管。堅持把管理責任明確到黨委機關、業(yè)務部門、具體人頭上,寫進硬性條文里,堅持與住房清理結合起來、與正風肅紀結合起來,定期組織聯合檢查,及時叫停違規(guī)借調現象,對因失管失控出現問題的既追究用人單位責任,也追究派出單位責任,切實把板子打疼、把責任壓緊。
實踐證明,用制度抓管帶有根本性、穩(wěn)定性和長期性。加強借調干部管理,制度是最好的規(guī)范,依靠制度腰桿最硬,落實規(guī)定底氣最足。制度的生命全在落實,不落實就是“假把式”“稻草人”。制度落實不走樣,干部才能越管越像樣。一是嚴格按編運行。讓干部令位相符、各司其職,既是確保部隊練兵備戰(zhàn)、提升戰(zhàn)斗力的前提基礎,也是全面依法從嚴治軍的必然要求。從部隊調研看,有的單位對編制的嚴肅性法制性學習不深入、認識不到位,執(zhí)行搞變通、打“擦邊球”;有的機關“最大的訴求”就是要人,遇事就設“工作專班”。究其原因,既有文職人員尚未配齊的客觀實際,更有“穿新鞋走老路”的守舊觀念作祟。按編運行不是禁止借調、搞“一刀切”,關鍵是要強化“編制就是法規(guī)”的意識,主動學習編制,嚴格落實編制,堅持按編借、按編管;要將編制明確的職責細化到具體崗位,提升“一專多能”“獨擋多面”的能力素質,以勝任“小機關”崗位需求。二是堅持歸口辦理。從基層反映看,有的業(yè)務機關以時間緊、任務重為由,隨意要求“出差”“幫忙”;有的“鉆空子”,要求“歸口來”卻不安排“歸口回”。歸口辦理,關鍵在真歸口、全歸口,無漏洞、無死角。對確有編制空缺的,由機關綜合部門匯總提報需求,人力資源部門按照機關干部選調規(guī)定統(tǒng)一辦理借調試用、納入考察對象;對確為承擔重大專項任務的,由用人單位向黨委主要領導報批任務需求,機關綜合部門匯總報人力資源部門辦理借調手續(xù)。三是逐級征求意見。征求下級單位意見,彰顯的是注重基層、基層至上的根本態(tài)度,體現的是還權于基層、還人于基層的實際舉措。部隊調整組建伊始,軍委就明確“借用干部應當征求干部所在單位意見,充分考慮所在單位擔負任務實際”。但從部隊反饋看,有的考慮自身任務多、考慮基層實際少,甚至對基層“頤指氣使”;有的反復“協(xié)調”、來回“折騰”基層,“不達目的不罷休”。征求干部所在單位意見,關鍵是要堅持重心向下,多傾聽基層呼聲,多尊重基層意見。對基層的難處,多些設身處地,少些強人所難。
借調是干部考察的常規(guī)程序,也是開闊視野、提升能力的平臺機遇,既有利于解決人少事多的矛盾、滿足工作急需,也有利于發(fā)現人才、培養(yǎng)人才。但時間長了,也會給干部本人帶來一些“困擾”。有的因長期在外,子女入學、夫妻感情可能受影響;有的因不適應借調崗位要求,可能褪去激情、失去信心;有的因長期未參加原單位工作,職務晉升、立功受獎可能“靠邊站”;等等。這些都需予以關心關注,心想到、話說到、力盡到,最大限度緩燃眉之急、解后顧之憂。一是生活解難需跟上。借調干部離開原單位熟悉的環(huán)境,工作生活上難免遇到一些不便。自身逐步適應、積極克服固然重要,單位事無巨細、跟蹤解難更為暖心。用人單位應力所能及地協(xié)調好生活住房,實現“拎包入住”,確保住得舒心;全面細致地保障好辦公場所和辦公用品,確保干得順心;派出單位切實把借調干部的家屬子女放在心上,把工作做到急需處、心坎上,確保來了安心。二是業(yè)務幫帶需跟上。師傅領進門,還得教手藝。加強業(yè)務幫帶,既是對機關工作的認真負責,更是對借調干部的高度負責。要懷著一顆愛才之心,交任務壓擔子、教方法傳技能,定期組織學習培訓和業(yè)務考核,倒逼在干中學、在學中干,盡快進入工作、振奮精神、提升能力。要保持一種容人之量,不論借調干部知識多寡、水平高低,能力大小、親疏遠近,都要“一碗水端平”,給其提供一樣的發(fā)展平臺,讓其充分施展才華。三是成長規(guī)劃需跟上。成長進步上的關心是對干部最現實的關愛。用人單位領導要真心幫助規(guī)劃好成長“路線圖”,積極當好“引路人”。對考察考核合格的及時調入納編,尚有差距的客觀作出評價和鑒定,盡快安排歸建,避免總是“飄著”、老是“懸著”。要與派出單位搞好“無縫對接”,在立功受獎、職務晉升等問題上一視同仁、通盤考慮,協(xié)力營造有利于借調干部成長成才的良好環(huán)境,不斷激發(fā)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激情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