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尹崧
摘要: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越來越多的國外留學生到中國學習漢語文字。本文通過對四川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來華留學生漢字基礎課程的教學實踐,整合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并探索相應的策略,從學生最易產(chǎn)生偏誤的三要素“字形”、“字音”及“字義”入手,從而提升漢字教學成效。
關鍵詞:漢字基礎;偏誤;字形;字音;字義
一、漢字的特點及教學現(xiàn)狀
對于母語非中文的外國來華留學生,學習中文就是學習第二語言。任何語言的學習都離不開聽說讀寫這四個部分,學習漢語亦是如此。掌握漢語的聽說讀寫能力,漢字學習是基礎。然而對于絕大多數(shù)外國留學生來說學習漢字并非易事,漢字與英文或者俄文等表音文字有很大的不同,漢語不能用大多外國留學生所熟悉的字母線性排列來表意。雖然一些西方學者認為“學習中國語言的最大難點是傳統(tǒng)的文字”,但漢字卻是中國文化的寶貴遺產(chǎn)和組成部分,也是研究中國文化的中心對象,故而學習漢字是學習漢語必不可少的主要環(huán)節(jié)。
漢字在漫長的演變過程中由最初的圖形變化為筆畫最終演變?yōu)榉綁K符號,所以我們一般也稱漢字為“方塊字”,漢字突出的特點是集形象、聲音及辭義于一體,是最典型的意音文字。正是因為漢語的獨特性及與其他語言文字的差異性,導致外國留學生在學習漢字過程中感到困難重重,留學生在涉及到學習漢字筆畫筆順、間架結構、偏旁、字體書寫等方面經(jīng)常出現(xiàn)偏誤,現(xiàn)就結合四川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外國留學生的漢字基礎課程教學中所發(fā)現(xiàn)的問題,從字音、字形及字義三個要素來進行分析探究并找尋相應策略。
二、漢字基礎課程教學中的問題
(一)字音問題
在漢字基礎課程教學中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漢字字音的問題。影響留學生漢字發(fā)音主要有三個原因:
1.留學生受自身母語牽連影響,通常無法準確把握漢字音調(diào),常常容易將陰平調(diào)的讀音讀成陽平調(diào),例如將“今天”的“天”讀成“tián”,又或者將去聲調(diào)讀成陰平調(diào),如將“過去”讀成“guō qū”,另外輕聲音調(diào)及變調(diào)也是留學生的易錯點。
2.留學生在漢字學習過程中沒有強化漢字拼音的發(fā)音規(guī)則,導致在發(fā)音過程中發(fā)出來的音不是標準讀音。
3.在現(xiàn)代漢語中有著大量的多音字,留學生在學習漢字的過程中由于對漢字本身掌握不牢固或對漢字意義沒有全面理解而造成字音偏誤。例如漢字“差”,有四個讀音(chā, chà, chāi, cī),如果不留意非常容易出錯。
(二)字形問題
結合漢字基礎課程教學實踐,留學生在字形方面所出現(xiàn)的偏誤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
1.筆畫問題:留學生在書寫漢字時,對方塊字的寫法及構造不適應,往往出現(xiàn)書寫筆畫不規(guī)范的情況。例如書寫“口”字,很多留學生有畫圓圈的傾向。
2.筆順問題:漢字書寫規(guī)范是先橫后豎、先撇后捺。許多留學生在初級學習階段沒有完全掌握筆順的規(guī)則,常常顛倒筆順,如先豎后橫,先捺后撇。
3.間架結構問題:漢字從結構上可分為獨體字(人、口、手)和合體字(樹、林、森),獨體字又分為上下結構及左右結構。(三)字義問題:漢字中存在一定數(shù)量的形近字和同音字,對于留學生而言要精準的辨認它們并不容易。相反,大多數(shù)留學生都常常將它們的字義混淆,造成字音偏誤。如將“中午”寫成“中?!保胺浅!睂懗伞帮w常”。
三、漢字基礎課程教學策略
結合課堂教學中遇到的上述問題,經(jīng)過反復考究和實踐,得出幾點策略:
(一)字音方面
首先讓學生加強鞏固字音規(guī)則理論,從而才能更好地實踐。其次是在課堂教學中營造漢語語言環(huán)境,教學者要善于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如播放影音資料等增加學生的語音輸入。
(二)字形方面
在留學生初級漢字學習階段,需要重點側重的是漢字的基本筆畫形態(tài)及筆順規(guī)則教學,使之完全了解熟悉漢字字形。在留學生的教學初級階段,應讓留學生多練習自己熟悉的漢字,例如姓名、住址、天氣及喜歡的食物等。中國漢字中凝聚著中華文化智慧,方塊字歷史悠久,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文化信息量(袁曉園,1991),利用漢字的造字法,從象形、會意及指事等方面具有其獨特外形的漢字入手強化學生的字形意識并增強學生對漢字字形的整體理解能力。
(三)字義方面
漢字的含義和字音及字形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lián),例如之前在學生字音方面所包括的問題中所分析到的,由于漢字字義的不同可導致字音不同,學生很容易混淆,所以牢固掌握字義可促進學生對字音的把握程度。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應該遵循“用漢語分析解釋漢字字形結構、用居住過請示語言介紹漢字基礎知識、結合課文講講漢字里理據(jù)意義、結合語言運用實際設計漢字練習題型、強化漢語閱讀訓練”(馬燕華,2007),為留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全漢語的環(huán)境來增強他們對字義的掌握和理解。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適當?shù)厝谌肴の缎缘慕虒W手段,如讓留學生“在環(huán)境中融字、在活動中玩字以及在生活中找字”(毛瑾,2008)。
結語:
在對外漢語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過程中,漢字學習都是留學生學習漢語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如何更加合理科學地將漢字字音、字形及字義這三要素有機結合起來教授給學生,使學生學習收益最大化,教師們需結合漢字語言教學的需求及社會的發(fā)展及時改革更新漢字課堂中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大膽創(chuàng)新,敢于融合,使?jié)h字基礎教學更上新臺階。
參考文獻:
[1]柳燕梅,江新.歐美學生漢字學習方法的實踐研究.世界漢語教學,2003(1).
課題項目:
本文系四川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院級課題(課題編號:2019JY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