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峰
摘?要:風景寫生是色彩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大自然五彩繽紛,給予美術學子以豐厚的滋養(yǎng)。教師在美術教學中加強風景寫生的側重,不僅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專業(yè)能力,還能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高中美術;風景寫生;教學
引言
隨著美術高考的逐年改革,風景寫生的重要性愈發(fā)增加,使得每個學校都開始為學生提供訓練風景寫生技能的機會。教師在此過程中也應當給予學生細致的指導,強化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繪畫過程中的能力,幫助學生增強對寫生的感悟。這對提升學生的繪畫技巧有著重要的作用。
一、明確教學目標
高中階段的學生進行繪畫技能練習的最終目的是在高考中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因此教師開始教學前要對教學目標進行明確,這能為教師在規(guī)劃教學策略以及教學計劃時提供一定程度的指導幫助。因此教師必須重視教學目標的作用。首先,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制定教學目標。在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進程尚處于初級階段,專業(yè)能力還需有效鍛煉。這種情況使得教師不應當制定難度太高的教學內容,設計教學目標時要按照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原則來進行。其次,教師可以將教材中的內容按照教學目標分為不同的教學單元,以單元教學的形式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注重外出寫生和室內寫生的側重,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對學生在寫生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如構圖、運筆、作畫等詳細指導,促進學生繪畫技能的提升。最后,教師要在室內寫生教學中使學生具有初步完成完整畫面的能力,這樣才能在接下來的室外寫生教學中取得好的結果。在室外寫生教學中,教師的應把教學目標定為培養(yǎng)學生感悟自然,畫出大自然的顏色的能力。因此教師應當注重對學生調色能力和色彩表達能力的訓練,通過小幅繪畫訓練來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作速度,幫助學生深化對時間的掌控,使得課堂教學氛圍始終充滿活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謹記提高學生繪畫技巧,從而使學生能獨立完成一幅作品才是最終的教學目的。而一幅優(yōu)秀的作品的制作,學生就必須在線條、結構、色彩等方面都進行細致的處理,這樣才能制作出最終的優(yōu)秀作品。
二、依據學生具體情況優(yōu)化教學策略
教師在開展風景寫生活動時需要針對學生具體情況來優(yōu)化教學策略,實現教學策略環(huán)環(huán)相扣,最終得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首先,教師可以從學生的構圖入手。這也是學生在繪畫過程中最大的困難。在構圖過程中,教師要教會學生懂得取舍,構圖是有側重點的,即便是一望無際的草原也有明顯與其他地方不同的部分。因此教師需要鍛煉學生在構圖過程中的取舍能力,從小角落開始逐漸向全局展開,根據繪畫需求對附近的事物進行取舍,從而有效構建出錯落有致,內容豐富的畫面。此外,當學生的構圖基礎滿足教學目標之后,學生就可以有效將其運用到自己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從而加強自己的競爭力。例如教師在教學《水墨畫風景》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教室,通過親身體驗古典園林的方式來加深水墨風景與生活實際之間的聯(lián)系。隨后教師可以想學生提問“水墨畫過程中將甘比點在紙上會出現什么現象?”“把毛筆側放會畫出什么?”等問題,并為學生播放我國其他地方古典園林的視頻,讓學生對其進行欣賞,并在課后給學生留下相應的練習作業(yè),幫助學生深化對學習其內容的理解。
其次,教師可以通過色調訓練來培養(yǎng)學生對畫面色彩的運用。色調訓練是風景寫生的重要部分。在進行色調訓練時,畫面的色彩關系是學生學習的重點內容,主要包括色彩的明度和純度這兩者的對比。色彩的明度對比是畫面的骨架,也是一幅作品能夠吸引人注意力的關鍵所在。而色彩的純度對比關乎畫面的空間表達和主次關系,這兩項內容是訓練的重點。教師在進行訓練時要注重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觀察顏色的明度與純度關系,通過下筆時的力度、點線等構建畫面的視覺中心。在室外寫生的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往往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沒有注意到其他部分的色彩對比。在此種狀況下,教師應當在色調訓練中培養(yǎng)學生對顏色對比的統(tǒng)籌,對畫面中各部分的色彩運用進行調整,從而使畫面的強弱節(jié)奏更為和諧。
三、加深師生之間的關系
在寫生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這種類型的教學效果比課堂教學更為明顯。教師也能更好地將自己的經驗教授給學生們。對學生來說,提升藝術水平的最好方式是與其他優(yōu)秀人才進行交流,吸收他們的先進經驗,從而逐漸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在寫生過程中,師生之間的溝通相比在課堂教學時會更加頻繁,教師可以定期開展作品評價活動,對優(yōu)秀學生的作品進行當眾點評,滿足作者的自信心。同時教師也可以邀請作者向大家分享自己的創(chuàng)作心得,討論自己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體會到了怎樣的思想感情。這些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幫助學生拓展自己的繪畫技巧,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及創(chuàng)新意識,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
例如,教師在進行《人間生活》的教學時,就可以帶領學生去室外寫生,通過切身觀察人們的日常生活,感受勞動人民的艱辛勞作,加深對人間生活的體會。隨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具體的寫生訓練,以《清明上河圖》為例,描繪這些天的所見所聞。教師則根據學生的作品提出相應的指導,并利用學生的租聘來印證自己的想法。師生之間相互促進,溝通進步,為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提供助力。
總結
風景寫生作品體現了學生對自然與人間生活的感悟,通過這項訓練,學生不僅可以進一步擴展自己的視野,還能有效對自身的繪畫能力進行提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仔細斟酌教學策略的計劃,豐富教學內容,從而幫助學生實現繪畫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陳晨.高中美術色彩風景寫生教學探微[J].新智慧,2019(16):29.
[2]張永林.淺談高中美術生風景寫生教學[J].戲劇之家,2019(01):209.
[3]郭燦輝.高中美術風景寫生課的現狀及策略[J].名家名作,2018(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