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華 山丹縣清泉學校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遍喿x和寫作是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學生閱讀能力的高低、閱讀積累的多少、閱讀感悟和運用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其寫作興趣、寫作方法和寫作質(zhì)量。群文閱讀既能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又可以增加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同時,還可以間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小學生正是模仿能力強的時候,只要文章讀得多,在無形中便會形成良好的語言表達方式,在寫作的時候自然可以文思如泉涌。那么,如何利用群文閱讀教學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呢?
古語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要傳授學生學習技巧和閱讀方法,潛移默化中推動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找尋學習的樂趣。因此,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將選好的文章有機地組合起來,不能將多篇文章毫無順序地拿來讓學生閱讀,應按一定的順序、結構將文章排列起來,以獲得最佳的閱讀效果。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依照文章的主題及特點,組織學生進行舉一反三式閱讀、分組遞進式閱讀、反復重讀式閱讀等,在閱讀的基礎上掌握寫作技巧。如,以“手”為主題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教師可先引導學生閱讀《手上的皮膚》,讓學生了解手的結構,手的用途;繼而,教師再引導學生閱讀《我們的手》,它以擬人的手法寫出了我們的手是電線、是船、是小鳥、是溝通我們心靈的橋;之后,再閱讀《一雙手》和《手指》等相關文章,并指導學生自己動手畫出每篇文章情節(jié)和內(nèi)容的結構圖,利用不同文章不同寫作手法來對照理解,破解小學生寫作難、難下筆的問題。
群文閱讀在文章編組中要注重層次性,要善于注重知識點的不同組合,增強課堂教學新鮮感。教師可以根據(jù)不同主題、文章特點,以不同的組合方式來串聯(lián),打破傳統(tǒng)按序閱讀的習慣,跳躍式滲透閱讀方法,注重群文閱讀的層次性與寫作的漸進性。群文閱讀教學課上,教師應根據(jù)不同學生層次間的差異性,注重對課文文本的問題提煉,特別是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讓學生從生活中來感受文章的魅力。如,針對閱讀文章中的字、詞、句子,從表現(xiàn)文章主旨及突出寫作特點上,激發(fā)學生發(fā)揮奇思妙想。
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篩選好文章,通過確定一個主題而將多篇具有相關內(nèi)容的文章匯集起來,從而避免了閱讀內(nèi)容的雜亂無章。當前小學語文教材設計大多數(shù)是以一個單元設計一個主題,每個單元包含3篇內(nèi)容相似的文章。同一個單元的文章在某個方面具有相同的性質(zhì),知識具有相關性,比如話語篇、手篇、眼睛篇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單元的主題,進行合理的內(nèi)容調(diào)整和擴張,提煉出精華,篩選出最具代表性的文章,在教學過程中貫穿單元主題,尋找文章關聯(lián)的教學理念。設置主題回顧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對已學內(nèi)容進行整理回顧,在學會課本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再向課外內(nèi)容延伸,重視學生概括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準備摘抄本,隨時將學習過程中優(yōu)美的詞句摘抄下來。如,小學北師大版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材第一單元的主題是“話語”,包含《大地的話》《語言的魅力》《秉筆直書》三篇課文。這一單元的學習目的在于讓學生明白:語言是具有魅力的,有時候一句話可以改變我們的人生。學習完課本內(nèi)容后,教師繼而引進課外文章《難忘的一句話》等,還有關于話語的諺語,如: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等,讓學生把這些名句摘抄下來,歸類整理在摘抄本上,時不時地拿出來讀一讀、寫一寫,促進積累。通過厚積薄發(fā),經(jīng)過對同一主題的學習,學生不僅擴大了閱讀量,積累了一定的語文知識,還更好地掌握了字、詞、句的用法,學會了文章和段落的表達技巧和寫作手法,夯實了寫作基礎。
總之,語文學習的重點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所以教師要以構建群文閱讀教學為契機,拓展學生的閱讀面,擴大學生的閱讀量,提升學生的閱讀力,讓學生在有了豐富的語言積累之后,由隨意的三言兩語的“感悟”描寫,到對精彩語句、段落的模仿,再到借鑒名家名篇修辭手法的運用、匠心獨運的文章架構、曲折情節(jié)的駕馭能力……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和想象力,寫出屬于自己的文章,這樣,學生的寫作能力就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