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峰 張掖市甘州區(qū)北街小學
新課改以來,筆者強烈地意識到,作文教學應該讓學生直接參與生活實踐,廣泛接觸自然、社會生活,以拓寬學生視野,豐富習作素材,而且在實踐活動中受到品德、情感的陶冶。但經(jīng)過調(diào)查了解,小學作文卻存在著學生寫作興趣不濃、寫作動機不強,素材積累貧乏、生活體驗缺失,缺少個性化表達、模式千篇一律,寫作知識不系統(tǒng)、學生無處找到落筆點等問題。針對以上問題,經(jīng)過兩年的研究,筆者總結出了目標引領、活動體驗、閱讀積累、課堂實踐、修改提高的“五環(huán)三維”作文教學模式。
目標引領就是在作文之前幫助學生進行審題。審題是作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指導學生作文,首先要讓學生深入思考題目內(nèi)容,明確題目范圍,揭示題目意義,這就是審題。只有這樣,作文內(nèi)容才符合要求。否則就會出現(xiàn)“走題”“偏題”現(xiàn)象,甚至犯“下筆千言,離題萬里”的毛病。審題的對象包括體裁、人稱、題目、題眼、中心等,為下一環(huán)節(jié)做好準備。
作文是對客觀事物的反映,現(xiàn)實生活才是作文的唯一源泉,離開了現(xiàn)實生活就談不上什么作文了。小學生作文常常感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缺乏體驗。因此,教師可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體驗,引導學生在創(chuàng)設的情景中、在真實的活動中品味生活,從而描述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如,《快樂的“六一”節(jié)》《記一次拔河比賽》《激烈的校園足球比賽》等作文,只有參與體驗了這些精彩激烈的活動,學生有了真實的活動體驗,學生不但愿意寫,而且往往也能寫出才情俱佳的作文來。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边@句話有力地見證了閱讀與寫作的關系?!墩Z文課程標準》提出:“閱讀是收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閱讀與寫作既有相對獨立性,又有密切聯(lián)系??梢哉f,沒有閱讀就沒有寫作,閱讀是寫作的基礎,而寫作的素材往往又來源于閱讀中的間接感受。因此,教師要重視閱讀與寫作的有機結合,將“閱讀”長期植根于“寫作”的沃土中,使學生更好地從閱讀中學寫作,以利于其寫作水平的不斷提高。當然,為了將閱讀落到實處,可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同步進行摘抄、批注、仿寫等相關的練習。
有了活動帶來的“寫作的沖動”,有了閱讀帶來的積累,并不等于學生就可以寫出上佳的作文,還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對謀篇布局、選材立意等進行指導;還需要學生根據(jù)作文的要求,結合自己的實踐體驗,在作文實踐中去運用閱讀中積累的知識,完成對作文的精彩描寫。如,在完成《快樂的“六一”》這篇作文時,筆者首先用與“六一”相關的禮物來談話導課,激發(fā)學生興趣,激活課堂氣氛,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接下來,播放幾個“六一”的精彩節(jié)目視頻,幫助學生處理好詳寫與略寫的關系,然后再用圖片出示幾個精彩的瞬間,如孩子們快樂的表情、孩子們精彩的表演等,指導學生進行觀察,學習細節(jié)描寫。最后,再指導學生進行恰當?shù)穆?lián)想,比如過去社會兒童的苦難、今天依然在炮火中度日的兒童生活,進一步幫助學生們體會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我們都知道好文章是改出來的??v觀歷史,無論古今中外,大凡文章寫得好的人,都在修改上下過功夫。在教學實踐中,學生常用的作文批改方式有:1.學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并根據(jù)教師的批改要求修改;2.學生之間互改作文。學生在批改之中就會進行思考,在發(fā)現(xiàn)其他同學問題的同時,也會引起自己的思考,看看自己有沒有這些問題的存在,在以后的作文中也會引起自己的重視,避免類似問題的出現(xiàn)。3.教師改評。在學生互相評改作文后,筆者會把學生的作文本子收起來,進行認真批閱,指出問題。4.師生同改。師生共同參與寫作,不但可以調(diào)動學生寫作文的積極性,還可以使一篇普通的文章產(chǎn)生光華。
總之,目標引領、活動體驗、閱讀積累、課堂實踐和修改完善五個環(huán)節(jié)形成“五環(huán)三維”:目標引領是準備,活動體驗是基礎,閱讀積累是推動,課堂實踐是核心,修改完善則是重要途徑?!拔瀛h(huán)三維”相輔相成,對提高學生富含生活化氣息的作文有著一定的作用。
(本文系2016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小學中高年級作文生活化教學模式專題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6]GHB1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