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榕芳
(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qū)第五中學 湖北 襄陽 441100)
分層教學模式是在因材施教理念下所提出的更加符合現代教育需求,且更加具體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能夠滿足學生們的個性化發(fā)展需求,也可以使他們在學習中重新樹立自信心,轉而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各種學習探究中,從根本上提升其學習的有效性?;诖?,初中英語教師在組織閱讀教學工作時,應當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前提下,合理利用分層教學模式來輔助其學習,以便不斷喚醒他們的內在動機,促使其在主動參與中收獲豐富的知識,進而提高閱讀教學的質量。
分層教學活動實施以前,教師必須先確定出分層的具體標準,只有這樣才能準確把握學生的整體和個體學習水平,然后再去設計對應的教學方案。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在開展分層閱讀教學活動之前,需要結合現代教育理念以及本學科的教學需求來為學生劃分層次,如,可以先從最直觀的考試成績入手,根據他們多次考試的結果來初步判斷其英語學習水平,然后據此把他們分成學優(yōu)生、中等生、后進生,之后在此基礎上對他們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進行分析,然后對之前劃分好的層次進行優(yōu)化調整,確保將英語閱讀水平相近的學生放在相同層次中,便于在設計教學方案時為他們設計更加科學的學習目標和任務,繼而促進教學效果的不斷增強。
2.1 展示分層任務鼓勵學生合作探究。初中英語教師可以提前根據閱讀教學內容來設計分層的任務,用以指導學生們進行合作探究,從而使同等水平的學生在學習中互相幫助、互相借鑒,并在開放式學習氛圍中形成靈活的思維,最終在完成閱讀任務的同時實現共同進步的目標。這時,英語老師首先要確定將要講授的文章的重難點及易錯點,然后再根據學生的分層情況來設計對應的任務,確保后進生群體在完成基礎性較強的任務的同時可以儲備更多的詞匯和句型知識,并使中等學生通過討論、合作后準確把握文章大意,回答課后問題,同時使學優(yōu)生在具體的探究活動中不斷突破自我、超越自我,靈活調動學過的各種知識來解決現有的問題,最終在分層、合作中引導學生們同時、同地卻不同步地開展閱讀探究活動,有助于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探究意識,并有效提升其英語閱讀水平。
2.2 運用分層提問方式與學生互動。英語教師在閱讀課上也可以借助分層提問的方法與學生進行互動,以便及時了解其知識掌握情況,同時能夠借此機會對他們進行針對性輔導,有利于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并在一問一答中不斷提高閱讀教學質量。此時,初中英語教師需要依據閱讀文來設計具有導向性的問題,然后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將這些問題按照難易程度排序,并在課堂中進行針對性提問,可以讓后進生回答比較簡單的問題,如“請你來翻譯一下這個句子是什么意思”,或是說“你可以用一句很簡單的英語來形容自己閱讀文章后的心情嗎”,然后要求中等學生回答“請問這句話的大意是什么,你可以分析出其中的語法知識點嗎”,并要求學優(yōu)生結合具體語句來劃分結構,同時利用其中的語法知識來進行造句等,最終在分層提問中輔助學生了解文本大意和要點知識,有助于提高其閱讀分析能力和英語學習水平。
2.3 借助分層評價幫助學生查漏補缺。在初中英語閱讀課上,教師還要針對學生的具體表現進行分層評價,從而使他們明確自身的優(yōu)缺點,然后在改進中不斷完善自我。這時,教師要以學生本身的英語水平為前提來看待他們當前的收獲和表現,通過縱向對比的方式指出他們在分析閱讀文本中表現出來的優(yōu)勢,并給予肯定和表揚,然后真誠地指出其在閱讀學習中仍舊存在的問題,并為他們提供一些切實可行的建議,以便及時彌補他們在學習中的疏漏之處,并引導其在自我完善中取得更多學習上的進步,有助于推動其閱讀能力的不斷發(fā)展。
到了課下練習環(huán)節(jié),初中英語老師也需要采用分層作業(yè)來幫助學生們鞏固基礎,進而促進他們閱讀能力的進一步發(fā)展。如,教師可以為后進生設計一些篇幅較短、任務比較基礎的閱讀練習作業(yè),同時要求中等學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完成一些篇幅稍長,且閱讀任務比較有深度的作業(yè),然后鼓勵學優(yōu)生在完成教師布置的閱讀作業(yè)以后,在網絡上尋找一些中考英語閱讀題進行練習,并將自己不懂的內容反饋給老師,便于教師對其進行指導,由此使全體學生在針對性練習中不斷強化自身的英語閱讀能力。
總之,閱讀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模塊,對于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發(fā)展與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此時采用分層教學法來設計授課方案,一方面符合新課改的相關要求,能夠實現教學創(chuàng)新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可以挖掘出學生在各個方面的潛能,推動其綜合素質的發(fā)展。所以,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當不斷強化個人的教學水平,將分層教學模式與閱讀教學模塊有機結合起來,最終通過有效引導來豐富學生的知識、訓練學生的能力,有利于促進他們英語素養(yǎng)的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