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建偉
(河北省保定市蠡縣留史鎮(zhèn)北五夫村小學 河北 蠡縣 071400)
有些小學語文教師,經常察覺不到學生的興趣,忽略其感受。只是按照書本和自身對于書本局限的理解進行知識教學。在教學中采用以教為主的方法,在講授過程中要求學生死記硬背。這樣大大降低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成績也成了難題。針對如何引導小學生有效學習語文,有如下幾點方法:
有位學者曾經說過:“要讓課堂活起來?!彼裕W語文教師要創(chuàng)建一個有利于同學們學習,有利于學生充分參與其中,發(fā)揮主體作用的課堂環(huán)境。讓學生學習新知識處在和諧有趣的氣氛中進行,這需要讓語文教師盡可能讓語文課堂充滿活力。語文教師營造的課堂氛圍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效果。語文教師是在課堂上起引導作用,要盡可能地消除學生緊張的障礙心理,讓自己與學生有一個恰到好處的溝通。在課堂上不要以居高臨下為常態(tài),要與學生一起來討論,引導學生正確的語文思路,真正把小學生看作是學習的主體,用溫和的態(tài)度、平實的語言感化學生,打消學生的緊張和顧慮。語文教師應該深入到學生中間去,鼓勵學生敢于表達、敢于想像、敢于提問。盡可能地為學生營造一個適合他們學習水平和興趣愛好課堂環(huán)境。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大膽表達,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語文學習活動中,課堂教學才會充滿活力,老師和學生各自的身份和價值都能夠有最大程度的彰顯。小學語文不僅是語言,更是是對平凡生活點點滴滴的感悟。因此,教師要重視課堂教學輕松氛圍的營造,一方面,將所遇到問題與題目情境結合起來,調動學生連接生活,將文字知識生活化、具體化,積極探索解決辦法;另一方面,要將語文單純的課本知識和自己的實際生活感悟結合起來,把文本知識變得趣味化,進一步調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思維習慣,是小學語文學習的入門部分。良好的語文思維習慣能提高小學生接受知識的效果,能夠更加有力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使學生更加容易地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從而激發(fā)小學生更大的語文學習熱情,使小學語文學習產生良性的循環(huán)。
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與語文思維訓練要善于求異,針對學生水平狀態(tài),制定符合學生個性發(fā)展的小學語文教學策略,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理解、駕馭語文知識??梢越洺0才艑W生分組對文章進行討論,通過學生的討論、探究,許多之前難以理解的問題可以得到解決。這樣能充分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思維習慣和能力。
例如:語文閱讀學習來說,應讓學生養(yǎng)成預習,要按題目要求讀文章、查閱相關資料、思考總結、敢于提問,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講,要積極勇敢地表達見解,及時和同學們討論,認真做練習題等思維習慣。
小學語文教師應盡可能的將教學的一些文本問題設置成有實際意義的生活情境問題,也可以設置成與小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常見情境,通過不同生活情境的展現(xiàn)來讓學生更好地接受書本教材所教的文字知識。尤其是在語文課堂上,教師要加強語文思維指導,對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注重方法。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培養(yǎng)能力的主要陣地,讓學生有一個學習語文的明確目標,圍繞目標進行全方面能力訓練,在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思維習慣,實現(xiàn)從學會知識到運用知識的轉化。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思維習慣,教師教學內容的價值自然會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
語文是思想和情感交流的工具,在人與人之間的對話中起到重要作用。表達是學習語文的重要部分。會表達,能理解,可以深切地傳達出課文的中心思想和自己的感受。教師會交流,可以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既是知識的互動,也是情感的表達交流。學會表達,調動學生語文學習的積極性不可忽視。如果學生在小學階段對于語文的學習缺少興趣,即使老師比較嚴厲,也不會收到很好的學習效果。為了在有限的上課時間內充分發(fā)揮教學的價值,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在上課講授知識的同時,對學生進行必要的興趣調動。同時教師應盡最大努力建立師生良好表達交流的氛圍。教師授課,良好的表達能點燃智慧的火花,調動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產生求知的欲望。特別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含有濃厚的情感因素,教師要用心發(fā)現(xiàn)內在的情感因素,把文章中的情感因素與自己的體驗情感交融在一起,以此講授來調動學生的情感和積極性,喚起學生的內在共鳴,讓教學內容價值最大化地發(fā)揮出來。這學生們會更牢固地掌握所學知識,會更深刻地理解所學內容。因此,在教學中不能忽視表達文章思想情感,通過人與人的共鳴調動小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對教師來講,準備小學語文課案中應提千了解學生的狀態(tài),該因材施教,針對學生學習水平找到合適的教學方法以及指導學生用對學法有技巧地結合起來,有效地發(fā)揮學生學習知識的主體作用,達到教課和學習共同發(fā)展、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