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志榮
(福建省廈門市同安第一中學 福建 廈門 361100)
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重中之重。2017年8月,教育部發(fā)布《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作為指導中小學德育工作的規(guī)范性文件,意在進一步提高中小學德育工作水平。2019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明確提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薄皥猿值掠秊橄龋逃龑W生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指出要完善德育工作體系,認真制定德育工作實施方案,深化課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動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協(xié)同育人。我校圍繞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主線,著重從建立育人機制、豐富教育內(nèi)容、拓展教育途徑、強化工作舉措、營造育人環(huán)境等方面入手,積極探索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努力實現(xiàn)特色育人。
學?;凇皠?chuàng)新進取的教園,全面發(fā)展的學園,個性張揚的樂園,和諧美麗的校園”的辦學愿景,確立了“以人為本,和諧發(fā)展”的辦學理念,“科技教育”的辦學特色;樹立“以師德彰顯人格魅力,以學習提升教育能力,以科研挖掘質量潛力,以特色擴大辦學張力,以改革增強學校實力”的教育發(fā)展觀,進而對學校育人工作有明確的工作目標和清晰的工作思路,榜樣引領,營造風清氣正的育人環(huán)境。
2.1 職責明確促落實,選賢任能強隊伍。學校支部嚴格按照《中國共產(chǎn)黨章程》、《中國共產(chǎn)黨支部條例》和廈委組【2016】51號文件精神,立足學科組,組建9個支部,嚴格控制20人以內(nèi)支部規(guī)模,選拔了一大批年富力強的中層干部、年段長、教研組長擔任支部書記、支委,并進一步明確分工,常態(tài)化開展德育工作,為學校各項德育工作的開展打下了良好的組織基礎。
2.2 建立“1551”黨建工作模式。建立一個堅強黨組織,依托省級文明校園創(chuàng)建、省級示范性高中創(chuàng)建、三項主題再深化、大學習大宣講、支部品牌建設五個活動平臺,凸顯全員黨建、全員德育、全員安全、全員創(chuàng)優(yōu)、全員幫扶五個工作亮點,形成不忘初心育桃李、牢記使命創(chuàng)新業(yè)的德育品牌。
3.1 德育滲透,形式多樣。開展具有特色的德育活動“校園之星”“新三好”,起到了樹典型爭先進作用。每年開展“國防教育夏令營”、“海峽兩岸集郵文化夏令營”“學生干部夏令營”“走進農(nóng)家夏令營”“蘇頌與法制思想夏令營活動”“中德文化交流夏令營”“精英特訓學生干部夏令營”等14個豐富多彩的夏令營活動,成為提升德育有效性的良好載體。
開展“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活動。圍繞“我的中國夢”主題,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奮斗精神為重點,舉辦“我的中國夢”演講、作文征集等活動,教育和引導學生樹立遠大志向。
開展教育實踐活動。通過開學典禮、主題班會、國旗下講話、校運會、藝術節(jié)、征文演講、學校道德講堂、校慶等各項活動,教育和引導學生熱愛祖國,把個人成長和國家前途命運結合起來。
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教育活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深入挖掘學科課程蘊涵的德育資源,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熏陶和教育引導,組織學生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文明交通勸導等社會公益性實踐活動。發(fā)揮好升國旗儀式、成人儀式、入黨入團儀式的教育功能,精心組織好“開學第一課”,使24個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腦、入心。
由此,把德育教育貫穿在整體學校教育體系中,貼近學生生活,增強德育的針對性、感染力。
3.2 社團活動,搭建平臺。學校以社團為抓手培“德”,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每年開展由我校發(fā)起并承辦的中學生社團文化節(jié)、志愿者文化節(jié)、中小學德育開放周、中小學家庭教育周;獲得全國百家社團的“青梅煮酒”國學社等45個社團大放異彩,并多次獲得國家、省、市獎項。每年的十八歲傳統(tǒng)成人禮活動,都吸引了團市委領導、兄弟學校師生蒞臨觀摩,以及國家級、省級、市級媒體的關注報道。社團活動為學生搭建了更多的平臺,同時通過社團活動,在和諧、友善、平等的集體中,讓每個孩子發(fā)揮特長、找到自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3.3 藝體之花,絢爛綻放。組織開展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藝體活動,近年來連續(xù)三次獲市“為馬拉松喝彩”團體金獎和市中小學生舞蹈比賽團體金獎;2018年校舞蹈隊獲省中小學生藝術展演獲銀獎和省少數(shù)民族運動會舞蹈比賽獲銀獎;2018年獲市籃球錦標賽高中男籃冠軍,高中女籃第四名、初中女籃第四名,“阿迪達斯”高中男子3×3籃球聯(lián)賽福建賽區(qū)第二名,省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籃球夏令營三人籃球賽初中組第二名等成績。在活動中,學生既培養(yǎng)了興趣,陶冶了情操;又開闊了視野,鍛煉了能力;還培養(yǎng)了團隊精神,增強了集體榮譽感。全面展示師生文明、進取、協(xié)作、創(chuàng)新的精神面貌,營造了良好的育人環(huán)境和文化氛圍。
學校開展了《學科教學有效滲透德育教育的研究》《學生德育工作方式創(chuàng)新研究》《心理健康與品德發(fā)展關系研究》等科研課題的研究。定期開展德育研討會、交流會、班主任經(jīng)驗交流會,對日常德育工作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及時進行反思,從而推動德育改革,教師的德育水平得到明顯提升。
加強德育教育是時代的要求,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是衡量教育質量的第一標準。
5.1 德育從單向式轉為多向式。積極構建學校、家庭、社會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網(wǎng)絡體系,動員全社會的力量重視德育教育。加強家長學校的建設和管理,開展“家庭教育系列專題講座”活動,引導家長主動走進學校、配合學校,推動校際間家長學校的交流學習,切實提升家庭教育水平。讓孩子、家長和老師都找到一個努力的方向,實現(xiàn)家校聯(lián)動共育的效應,德育工作自然獲得成功。
5.2 德育從平面式走向立體式?!皠?chuàng)造適合學生潛能發(fā)揮的教育”,力求實施多渠道、多層面、全方位的立體式德育。積極開發(fā)各類課程的德育資源,促進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相互融合。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和德育教師培訓,形成良好教風。
5.3 德育從包辦式走向自主式。重視德育是我國學校教育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之一,把德育工作上升為國家層面,是因為當前社會產(chǎn)生了“道德滑坡”事實,很多人把問題的根源瞄向了學校和家庭教育,尤其是德育教育。當前社會價值觀多元紛雜,學生的自我判斷力不足,因此要把德育作為育人的首要目標,按照德育總體目標和學生成長規(guī)律,為學生提供營養(yǎng)豐富的“自助餐”,喚起學生自我思考、自主選擇,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介入德育內(nèi)容和要求,而不再是老師灌輸?shù)默F(xiàn)象,這樣,方能培養(yǎng)“人格完備,優(yōu)勢突出,善于合作,適應未來”的學生。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苯逃龑W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關愛他人,既是遵循教育規(guī)律,也是符合時代發(fā)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