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縣郭嘉中學
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弊端越來越顯現(xiàn)出來,為了提高教學質量,需要進行改革,而“微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就是一種改革。
微課就是一個學習知識的平臺,它把圖像、聲音等融為一體,創(chuàng)造了非常直觀的學習情境,增加了學習的樂趣,激發(fā)了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在這個平臺上可以得到很好的學習主動權,能夠有目的地進行學習。微課發(fā)源于美國,最早的微課是由Penrose提出的一分鐘課程。在我國,微課的載體是視頻,長度通常在三到八分鐘。
微課可以使學生的視野非常開闊,還能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使學生的思維得到鍛煉,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1.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微課可以提供課堂設計、課件等,對提高教學效率有著關鍵作用。例如,教師在講授某課程的時候,為了使知識點更加完善,就可以利用微課整合某種資源,促進教學的改良。
2.促使學生自主學習。傳統(tǒng)的教學法不能把知識分成不同的階段,而微課可以。學生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視頻來學習,從而增強自主學習能力,實現(xiàn)不同層次的進步。
3.使學習具有針對性。使用微課能夠使課堂充分互動起來,讓學生快速了解課文的重點,非常明晰地了解課文的關鍵點,可以分清主次。課后,學生能通過微信直觀的方式掌握知識,卓有成效地調動學習的主動性。
4.實現(xiàn)學生充分預習。教師可以把關鍵的知識點制作成視頻,讓學生能夠通過視頻加以預習,找出自己不會的地方,上課的時候進行解答。
為了使學生可以有針對性地學習,在微課的錄制中應該注意總結和歸納,使視頻可以有針對性,看后能夠正確理解知識。
以前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先讓學生閱讀,然后花時間去講解,這樣的教學模式使課堂缺乏趣味性,所以在制作微課的時候,教師應注重增強課堂的趣味性,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前提下,觀看微視頻,從而加深理解,掌握知識點。例如,在講《中國的建筑特征》的時候,微課的講解時間需要控制在五分鐘之內,學生看視頻能對文章有一個大體了解,在講解的時候可以增加幾個長度在三分鐘以內的視頻,對關鍵知識進行歸納。通常,在講課的時候,微課的使用時間應該短,要集中,避免知識點混亂。
微課的講解模式有以下幾種:結果講解、來龍去脈的講解、智慧講解等。第一種講解關鍵是把課程內容的界定和知識整體講出來。第二種講解除了要知道文章講了什么,還要知道它的創(chuàng)作背景等。第三種講解關鍵是結合實際中的應用對文章進行講解。針對微課的幾種講解模式,教師在使用時需要結合特點恰當選擇,從而達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在制作微課的時候,應該依據(jù)課程的需求安排好字幕,要確保聲音明晰,語氣輕重緩急合理,語句言簡意賅,配上輕緩的音樂,屏幕的畫面和字幕一致,圖片應該與文章的內容符合,使學生可以集中注意力。在練習題的設計上,需要有趣,促使學生思考,鏈接要少,需要找關鍵的幾個鏈接資源,強化學生的理解。
語文與數(shù)學等自然科學類課程有很大不同,同一個問題在不同的人看來,有著不一樣的答案。因此,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應該充分利用微課,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行互動學習。另外,教師應該打破以前的教學方法,改變以前的師生間的主體和客體的關系,讓學生充分參與到教學中,積極交流,表達自己的觀點,提高表達能力。
因為微課一般是針對具體知識點的內容,所以很適合在期末復習乃至高考復習中使用。在復習過程中,查漏補缺是師生都非常頭疼的問題:學生數(shù)量非常多,教師不知道學生哪里有欠缺,學生也苦于教師總是不講解自己不明白的問題。有了微課,教師不必再費盡心思地去猜學生究竟差在哪里,學生也可以在合適的時間針對自己的不足之處進行學習。
隨著課程改革的發(fā)展,以前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利于課程目標的實現(xiàn),為了提高教學質量,需要進行改革,微課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也就日益凸顯。所以,教師需要不斷研究微課的應用價值與策略,有效使用微課這種新的資源,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