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臺縣南苑幼兒園
在日常生活中,教師應想辦法為幼兒創(chuàng)造、提供與同伴合作學習和游戲的機會,讓幼兒在實踐中學會合作。教師可引導、組織幼兒進行小組或全班作畫,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只有相互協(xié)調、互相配合、分工合作,才能在構圖、色彩、內容上達到協(xié)調一致,共同創(chuàng)作出一幅美麗的圖畫。比如,為讓幼兒在愉快的游戲中發(fā)現(xiàn)并解決問題,體驗成功的快樂,筆者設計了以“合作”為主題的教育活動“螞蟻搬豆”,要求兩人肩并肩夾著豆子運到指定地點,運送過程中豆子不能掉在地上。這個活動將游戲形式貫穿始終,為幼兒提供了一個寬松、自由的氛圍,讓幼兒通過觀察、討論、嘗試發(fā)現(xiàn)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探索、學習不同的合作方法,體驗、感受合作帶來的快樂。
情境創(chuàng)設就是根據(jù)教材內容創(chuàng)造一個環(huán)境、一個場合、一種氣氛,使幼兒能很快進入社會活動中。例如,在小班社會活動“小幫手”中,教師將活動場地布置成一個“凌亂的羊村”,幼兒以到羊村做客的角色在《喜羊羊與灰太狼》樂曲中進入活動場地,并看到了灑落一地的玩具。教師:“剛才灰太狼來搗亂了,弄得到處亂糟糟的,玩具也撒得滿地都是,羊羊們可傷心了?!薄懊姥蜓蛳矚g軟綿綿、毛茸茸的玩具,喜洋洋喜歡汽車,沸羊羊喜歡積木,小朋友們可不可以幫助羊羊們把玩具分類擺放呀?!庇變旱呐d趣一下子被激發(fā)了,情緒達到了高潮,自發(fā)地幫助羊羊們收拾玩具,一邊收拾整理學習了方法,一邊體驗著幫助別人的快樂。在這個案例中,正因為教師精心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游戲情境,將情境激勵和情境展示相結合,使幼兒因情入境,情境交融,自主表現(xiàn),充分展示。整個活動幼兒能全身心地投入,達到了較好的學習狀態(tài),順利實現(xiàn)了豐富幼兒社會認知和促進幼兒社會行為技能發(fā)展的目標。
富有情趣的游戲對幼兒具有很大的誘惑力,游戲時幼兒必須相互協(xié)調、合作,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緒,學會理解他人和平等待人,學會處理人際關系等。比如《拉拉鉤》是幼兒比較喜歡的音樂律動,歌詞講述的是幼兒間由生氣到和解的過程。好朋友共同表演完后再來討論怎樣解決朋友間的矛盾。能在輕松的氣氛中打開話匣子,進而想出很多的辦法:惹朋友生氣了趕緊說“對不起”;講笑話給朋友聽;和朋友握握手和好等。這樣引導幼兒用正確的方式處理朋友間的矛盾,增強了幼兒的合作及協(xié)調能力,同時也讓幼兒樂在其中、美在其中、悟在其中,潛移默化地感受了與人交往的基本技能。
在組織幼兒活動時,運用多媒體課件能同時呈現(xiàn)文字、動畫、聲音等,能夠很好地達到視聽結合、寓教于樂的目的。如果將多媒體課件與游戲結合起來,則更能讓幼兒積極快樂地投入活動。例如在小班社會活動“特種車”中,教師以多媒體情境向幼兒展示了特種車輛與報急號碼在我們生活的重要作用,又通過游戲“打電話”讓幼兒練習如何正確撥打報急電話,使應急知識在游戲中得到了練習與鞏固。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輕松氣氛中很快掌握了活動內容。在這個案例中,教師正是抓住了幼兒喜歡動畫片的心理設計了形象逼真、聲音夸張的動畫課件,使幼兒對所學內容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有趣的活動結合了游戲手段,讓幼兒大膽模仿、積極參與,實現(xiàn)了培養(yǎng)幼兒社會行為規(guī)范的活動目標。
教師一定要選擇讓幼兒產(chǎn)生強烈好奇心的游戲,這樣幼兒才能興致勃勃地投入到游戲當中并體會到樂趣。例如在“保護環(huán)境從我做起”教學中,筆者把游戲貫穿活動過程。首先讓幼兒說說垃圾是從哪里來的,應該怎樣處理,然后讓幼兒觀看垃圾分類的視頻,體驗視頻中的小動物是怎樣進行分類的;接著教師倒出事先準備好的垃圾,讓一些幼兒當垃圾“分揀員”,并請幾位幼兒當“評判員”。幼兒結合生活經(jīng)歷和從視頻中了解的知識很快進入角色,迅速戴上手套愉快地加入到了垃圾分類的游戲活動當中。游戲中幼兒既了解了垃圾分類的知識,懂得了保護環(huán)境必須從我做起的道理,又體驗到了游戲帶來的快樂,在不知不覺中培養(yǎng)了良好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