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容
(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南江鎮(zhèn)第六小學 四川 南江 636600)
在新課標的影響下,語文教學需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因此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需要落實德育滲透,滿足素質(zhì)教育要求,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語文教師需要挖掘語文教學中的德育素材,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更好的滲透德育,使小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
漢語拼音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重要的一部分。在傳統(tǒng)教學中,很多學生無法對于這部分內(nèi)容產(chǎn)生興趣,這是因為拼音知識比較抽象,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結(jié)合為學生的心理特點,利用內(nèi)有趣的故事串聯(lián)抽象的拼音,這樣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拼音知識。
例如在學習拼音“ǖ”時,教師可以向?qū)W生編制故事:一天小ǖ 走在路上找朋友的路上,迎面走來了“j、q、x”,幾個人開始一起玩游戲,小ǖ脫下了帽子,和j組成了“ju”,和q組成了“qu”,和x組成了“xu”。大家在一起的玩的時候,小ǖ戴上了帽子,大家認為它非常沒有禮貌,都不愿意和它玩。通過這個故事,學生可以深刻的記憶,如果ǖ和j、q、x相拼,在認讀音節(jié)的時候,需要將ǖ上邊的兩點去掉。教師在這個故事當中可以滲透德育教育,讓學生明白在與人交往過程中,保持禮貌是非常重要的。
小學語文教師利用有趣的故事講授漢語拼音,可以保障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師在編造故事的過程中要注意滲透德育內(nèi)容,讓學生接受德育熏陶,保障小學語文教學系效果。
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當中識字教學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讓學生感受到漢字學習的魅力,這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結(jié)晶。小學語文教師不僅要讓學生識字,還要讓學生體會到漢字的魅力,通過接受漢字的成因,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從而可以主動學習漢字。
例如在學習“家”這個字,不僅要讓學生學會書寫,還要介紹“家”的意義。教師可以實現(xiàn)課外延伸,結(jié)合我國的漢字歷史,讓學生明確“家”是可以讓人休息的地方,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漢字的意義,同時也可以感受到漢字的深刻含義。教師可以順勢落實德育教育,讓學生學會愛自己的家人,讓家充滿愛。再如學習“打”字的時候,教師可以一起學習讀音,再分析字形,讓學生利用“打”字組詞,很多學生隨口就說出“打人、打架、打到”等詞組。教師可以結(jié)合這個機會向?qū)W生提問:雖然這些詞都是正確的,但是同學們,我們可以隨便打人、打架嗎?教師巧妙的落實德育教育,可以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思路,同時也可以保障德育效果,活躍率課堂教學氛圍。利用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也有效的規(guī)范了學生的行為養(yǎng)成。
小學語文教材當中精心挑選了各類文章,每一篇文章都具有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題材和風格都比較豐富,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一方面是為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另一方面是讓學生可以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教師要利用各種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創(chuàng)設特定的情境,突出閱讀的魅力。同時教師可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巧妙的在教學過程中滲透。
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黃山奇石》這一課,教師可以利用競賽閱讀和小組朗讀等各種閱讀教學方式,讓學生感受黃山奇石的美妙,同時落實德育教育,讓學生注重保護環(huán)境,教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垃圾,要隨手撿起來,注意這種生活中的小事,才會讓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變得更加美好。
古詩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故事利用精煉的語言突出了作者偉大的情懷,為我們呈現(xiàn)出美麗的景象。在中華民族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凝練出漢語文的精華,因此小學低年級學生在學習漢語言的過程中,不僅要掌握古詩內(nèi)涵和思想情感,同時要學習其中優(yōu)美的語言。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登鸛雀樓》,教師可以有意識的落實道德教育。結(jié)合詩句的含義,教師可以教導學生迎難而上,面對各種困難也不能放棄。利用故事落實德育教育,可以塑造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在小學語文低年級看圖說話訓練當中,可以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等,教師可以利用看圖說話落實德育教育,學生在寫作入門階段,經(jīng)歷看圖說話的階段,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根據(jù)圖片完成說、寫環(huán)節(jié),對于學生實施德育思想教育。例如針對《找春天》,引導學生有序的觀察圖片,根據(jù)觀察順序觀察圖畫,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當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熱愛大自然,讓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這樣寫出的話也具有真情實感。
在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利用各種時機滲透德育教育,更好的促進學生學習語文知識,有效融合語文教育和德育教育,促進學生健康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