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桐 廣西財經學院
在高校的教育體系里,理論往往是被重視的,實踐往往是少見的。但是高校排球教育體系則恰恰相反,很多學校進行了大量的排球實戰(zhàn)訓練,卻并沒有提及到排球意識。如果說排球是一門藝術,那么排球意識就是這門意識的基礎。只有大量的技戰(zhàn)術訓練,并不能讓一名排球運動員成為頂級高手。排球意識指的是人們在參加排球運動中,依照一定的目的,通過大腦思維產生的一種掌握排球規(guī)律的特殊能力。排球運動員在遇到一些非常規(guī)事件時,如果他具備排球意識,將會下意識進行處理,讓整個比賽朝著自己想要的方向進行。另外,具備一定的排球意識之外,排球運動員的主動性很強,動作的隱蔽性更強,能夠對對手的一舉一動有一個清晰地預判。
排球意識中的觀察能力是雙向的,這是區(qū)別于普通觀察的地方。大學生在日常的訓練或者比賽當中能夠看到對手的一舉一動,還能夠從對手的行為中反思自身,觀照到自我的一舉一動,從而對具體的動作、呼吸等進行調整,讓自己處于一個更好的狀態(tài)里。
排球意識中的分析能力必須在掌握大量的排球技巧基礎上而來,大學生在排球比賽里會有很多無法預料的動作,具有排球意識的人會臨機應變,找到對手的特點,分析其動作中的缺點,并且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應對。分析能力是一種快速的反應,這種能力既有天賦的影響,也有后天鍛煉的影響。
排球戰(zhàn)術有很多種類型,最有效的戰(zhàn)術應該是最適合自身的戰(zhàn)術,如果想要擁有戰(zhàn)術能力,大學生需要在腦海中具有大量的戰(zhàn)術模式,并且對自己的戰(zhàn)術執(zhí)行能力有一個充分的了解,根據(jù)對手的行動,及時對其進行戰(zhàn)術應對。
排球意識中的自我控制能力是一名優(yōu)秀排球運動員必備的素質,在日常的學習和訓練中,大學生能夠根據(jù)教師的安排堅持鍛煉,并且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超量完成,最重要的是能夠出現(xiàn)“心流”,就是大學生能夠在訓練或者學習的時候精力完全集中,似乎忘記了時間。在這種自我控制能力下,大學生的排球實戰(zhàn)水平才能大幅度提升。
思維的成熟。和初高中學生不同,大學生在思維上更加成熟。在這個學習階段里,很多大學生敢于發(fā)表自身的看法,在某一項事情上面也比較執(zhí)著,對抽象的概念比較感興趣。值得關注的是,個別大學生在思維上有極強的慣性。例如,在排球的日常訓練當中,他們往往形成了自己的打球方式。如果教師不能及時糾正其慣性中的錯的一面,會對于排球意識的提升有著極強的破壞性作用。
注重社會情感。雖然大學生在思維上快速成熟,但是他們對社會情感的依賴性仍然是很強的,如果他們在情感上受到了傷害,很容易做出一些破壞性的事情,另外,如果在情感上能夠讓他們保持穩(wěn)定,對大學生的學習有著極大的幫助。在排球意識的鍛煉當中,如果教師能夠調動社會情感的一面,讓他們對排球訓練產生感情,和同伴結為更好的朋友,這也是一個極佳的教育途徑之一。
具有一定的理想主義。大學生是一個朝氣蓬勃的群體,他們在某一些事情上的看法是理想主義的,這也是他們性格中的一個特點之一。教師在排球的訓練當中應該讓大學生樹立更強大的目標,讓他們將排球訓練當作一個有價值的事情之一,并且和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結合在一起,這樣對排球意識的形成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自我意識的形成。另外在大學階段,大學生的自我意識一直在不斷增強,他們對社會、對人生、對自我都產生了更為深入的思考。一方面,他們享受集體生活中帶來的愉悅感以及榮譽感;另一方面,他們也渴望讓個體能得到突破。在排球意識的鍛煉當中,教師也應該認識到他們個性化的一面,并且將這種特性結合到日常的訓練當中去,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方面,大學生的排球意識和技術有著密切的關系,在比賽當中,如果一些基本動作能掌握的更為扎實,這名學生就更容易抓住比賽的時機。很多大學生在入學之前沒有對基本技術進行扎實的訓練,無論是扣球,還是傳球,這些動作都不標準,在技術上存在著變形的現(xiàn)象。所以,這些基本動作影響了他們對排球意識的理解。一些大學生身體素質非常好,無論是體能還是身材,在比賽當中經常呈現(xiàn)著極大的優(yōu)勢。在實際訓練中,這種類型的學生在思維上往往沒有做過多的思考,在比賽中只顧著用力量,但是忽略了戰(zhàn)略戰(zhàn)術的使用,這些都影響了其打排球意識的形成與發(fā)展。
排球不僅僅是一種運動,更是一門體育藝術。在學習排球的過程當中,如果學生能夠真正有排球意識,不僅僅可以讓身體能得到充分的鍛煉,還能夠關注自我,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高校教師在進行排球教學時,必須要重視學生在排球意識方面能力的提升。如果一個大學生有了排球意識,那么其對整個排球運動的理解就會比別人更加深入,在學習其他知識體系的時候,也就更容易入手。另外,排球意識可以讓學生的排球技戰(zhàn)術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讓學生在比賽之中更加游刃有余,這也是排球訓練的核心目的之一。
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對優(yōu)秀運動員比賽錄像進行觀摩,現(xiàn)在網(wǎng)絡技術非常發(fā)達,教師可以在一些專業(yè)性的網(wǎng)站去收集一些比賽視頻,讓學生集中觀看,發(fā)現(xiàn)其中的一些問題,并且與老師一起討論。當然,優(yōu)秀運動員自身的一些技術特點并非每一個人都要學習,學生應該根據(jù)自身的條件變通式的汲取。教師對理論知識進行講解,從而形成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在觀摩和理解技戰(zhàn)術等內容之后,學生對排球戰(zhàn)術有一個更為深入的理解,通過理論知識的學習,大學生可以在比賽的過程中避免出現(xiàn)一些低級錯誤。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大學生在生活中受到的外界誘惑越來越多,教師在排球的訓練中就是應該有意識的提升其自我控制的能力。首先,教師應該根據(jù)個體差異,對每一個學生進行觀察,如果一名學生在控制這方面很差,教師就需要進行一對一的指導,可以講述一些排球高手成功的例子,并且給予一定強度的任務,這些任務必須集中精力才能完成。也可以讓一些伙伴對其監(jiān)督,使其逐漸適應這種強度,讓其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訓練習慣,逐步提升起自我控制的能力。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教師也可以給學生講述學校里成功的例子,讓學生從內心上認識到自我控制的價值。
完成每一場比賽之后,教師和學生都要聚在一起,對比賽的賽況進行總結。排球意識的形成過程是實踐——反思——再實踐的過程,既離不開實踐,也離不開總結。它產生于實踐,不斷向前發(fā)展。如果讓學生自己總結,這種總結很難全面,只有教師和學生一起對比賽進行分析和判斷,才容易對排球意識的進一步發(fā)展會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除了那些獲勝的比賽之外,教師和學生都要重視那些沒有贏的比賽。競技比賽必然有輸有贏,但是一個高手一定會擅于在比賽未取得勝利之后更能去積極主動去總結。一方面,應該分析對手的優(yōu)勢所在,還有未來可以借鑒和學習的地方;另一方面,要總結自身的不足,在體能鍛煉、技戰(zhàn)術學習上,學生都要及時進行總結,對未來的訓練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這樣才能讓排球意識得到大幅度的發(fā)展,當然這一過程一定是存在一些痛苦的,這也是必然的一種現(xiàn)象。
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該明確要讓學生意識到身體素質對于排球訓練的價值,但是也要讓學生了解戰(zhàn)術戰(zhàn)略的重要性。有了身體素質,才能將戰(zhàn)略戰(zhàn)術發(fā)揮出來。但是只有身體素質,沒有戰(zhàn)略戰(zhàn)術,排球意識是非常低的。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因人而異,對那些身體素質很好,但是缺乏基本功的學生,應該讓其夯實基礎,提升基礎的技術能力,這樣才能讓其排球意識能夠產生并發(fā)展。
當然,教師也需要注意,大學生并非是專業(yè)運動員,他們希望訓練有價值,但是也希望內容是有趣的。所以,如果排球教學過于枯燥乏味,大學生群體很難在訓練中保持注意力。教師可以在一些排球游戲中去鍛煉學生的反應能力,例如進行簡單的九人排球游戲,由一個人傳球到另一個人,如果其中一個人沒有接觸到球,就要表演一個才藝,這樣的游戲內容是非常有意思的,學生也能樂于接受,在游戲的進行當中就對反應能力進行鍛煉。
排球畢竟是一項競技運動,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參加校級或者更高級別的比賽,讓學生在比賽中不斷的鍛煉自己,看到自己與高手的差距。學生在思維上能夠看到自身的優(yōu)勢,也能夠看到自身的不足,這樣才能讓自己的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提升,排球意識也自然可以得到增長。可以說,只有參加真正的實戰(zhàn),才能讓排球意識得到大幅度的增長。
一方面,在大學生入學之后,教師應該在短時間內讓其技術能夠達到一定的水平,在達到一定的水平之后,將排球戰(zhàn)術內容加入排球的日常鍛煉當中。只有技術,沒有戰(zhàn)術,排球意識很難得到提升。在日常的學習當中,學生可以充分了解排球意識的價值;另一方面,學生在不斷了解之后,激發(fā)自己的積極主動性。
總之,在運動員當中,排球意識仍然是非常亟須提升的一個素質,大學生應該有意識在日常學習和訓練中加強對排球意識的培養(yǎng),并且讓那些排球意識較強的學生在比賽中擔任重要的角色。一方面,通過理論的學習,讓其知識體系更為豐滿;另一方面,讓其在實戰(zhàn)中感受排球意識的價值,進而達到知行合一的效果。排球訓練并非只是讓身體得到鍛煉,而應該是身體和精神的全面發(fā)展,這也是素質教育應該做到的事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