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可 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師范學院
《語文教育課程標準》在課程理念的部分就提出語文課程要引導學生豐富言語積累,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王君老師的教學實錄中,就有這樣的部分。王老師講課之初就教給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和積累文言詞匯的方法,并通過帶領學生分析文章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此外《課標》在(7-9)年級的閱讀目標中提出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之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內容,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欣賞文學作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并在實施建議當中明確提出要重視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在王君老師的教學中就有這樣的情節(jié),在老師已經帶領學生總結出“普通的勞動者經由勞動獲得了生命的自信,而且把勞動上升到了哲學的境界,他們用勞動帶來的通透影響了知識分子、影響了貴族階層,甚至君王,這是勞動之美的力量,動之神圣的力量?!敝螅謱⑽恼绿N含的深意進行拔高,教師將賣油翁和我們當代生活當中的人物相聯系,最終總結出了本節(jié)課的主題“小人物的職業(yè)境界和尊嚴逆襲”。學生所獲得的感悟基于文本又高于了文本。既讓學生理解了歐陽修傳遞出來的觀念,也為學生樹立了正確價值觀的導向。同時在王老師的課堂教學中,多次出現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最出彩的一部分就是:
師:語氣重點可以嗎?他在教訓人,你會教訓人嗎?你被人教訓過嗎?再來再來。
生:(語氣加重)汝亦知射乎?
師:有點意思了啊。好,再來第二句。
生:(情感加強)吾射不亦精乎?
師:速度快一點,再來一次。
生:吾射不亦精乎?
師:(快而有力)吾射不亦精乎?
生:(快而有力)吾射不亦精乎?
師:好的,再來第三句。
生:(比較輕飄)爾安敢輕吾射!
師:你脾氣太好了,沒有表達出陳堯咨的情緒啊!“安敢”重讀!
生再讀:(重而有力)爾安敢輕吾射!
師:我們下面請一位同學來讀賣油翁的話。
(一生舉手)
師:你來吧。想想賣油翁的語氣啊。我們讀一句陳堯咨的話,你就回一句啊。
(師面向全體同學)
生:(全體)汝亦知射乎?
生:(一人)無他,但手熟爾。
生:(全體)吾射不亦精乎?
生:(一人)無他,但手熟爾。
生:(全體)爾安敢輕吾射!
生:(一人)無他,但手熟爾。
王老師多次進行這樣的教學的原因是因為在基礎教育中各個學段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要在朗讀中品味語言,體會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學習恰當的語氣、語調,表現總結對作品的理解。
當代語言教學的研究成果證明:為了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教師應當給學生提供與課文相聯系的“更大范圍的背景資料”,這一點與我國傳統閱讀“知人論世”的觀點是一致的。王君老師在課堂中首先就給同學們介紹了文章作者資料,這一環(huán)節(jié)當中教師先于文本呈現的資料,讓給學生對文章作者有了初步認識,在這樣的基礎之上展開教學,降低了學生理解文本的難度,深化了對作者的認識。
之后在分析分本的過程當中又逐次呈現了“逸馬殺犬于道”的電影片段,陳堯咨的圖片介紹和《碎金魚》《買馬》的故事,庖丁解牛、輪扁斫輪的視頻,李子柒的視頻片段……這些形象畫面和抽象文字相結合,就如同一座橋梁,連接了學生和文本,調動了學生的興趣,激發(fā)了學生的動機,引發(fā)了學生的討論,學生在整個學習的過程當中自然而然產生了一種愉悅感。
所以說教師要有大語文觀,不但要將課內課外的知識連成一片,而且要將各種知識相整合,這些都是完全符合課文學習的規(guī)律的。在重視字詞句段的前提之下,將各種知識串聯起來,開闊學生視野的同時也會拓寬學生的思維。比如王君老師在最后升華主題中時就聯系了我們現實生活中的球星、網紅……,這些語文課本之外的事件,卻幫助學生理解了課文的內容,達到了王君老師的教學目標。注重知識間的互相整合,引導學生“參讀相關書目”是一個良好的閱讀教學傳統,在提倡貫徹新課程標準的今天,也是值得發(fā)揚光大的。
對于中學教學而言,任何樸素理念的闡述和實踐都要盡可能靈動起來,這是符合中學生身心發(fā)展特質的。新課程理論的基礎之一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要求人們從生命發(fā)展的角度、用動態(tài)生成的觀點去看待語文學習、改變陳舊的語文學習方式。語文課堂上學生不喜歡語文的重要原因就是因為教學手段太單調,教學方式太老土,因此語文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是語文的必經之途。
王君老師執(zhí)教《賣油翁》時,在讓學生感知文章的部分就沒有采取傳統的閱讀分析的方式,而是讓學生通過表演設身處地地理解語言文字,品味其中感情。
師:歐陽修是大文豪,他這么修改是一定有他的想法的。接下來咱們做這節(jié)課的第二個有難度的訓練:去證明歐陽修“增肥有理”,他的修改并沒有違背“文從字順言簡意賅”的兩個原則?我們這個對比就采用表演的方式。老師選了兩個句子。
師:比如說原文當中寫賣油翁“釋擔而立”,修改后,他把四個字變成了一長串字,請朗讀這段文字。
生: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此句表演
師:現在我需要小演員了,你來演賣油翁的這個狀態(tài),琢磨歐陽修為什么要著力地去刻畫他這樣子?體會歐陽修為什么要這么改?
(學生上臺)
師:你現在不是學生了,是一個賣油老人,對不對?家里老婆要吃飯,孩子也要吃飯,每天就靠著你賣油,掙點小錢回去養(yǎng)活他們,明白不?有一天你又挑著賣油擔子出門了,可是卻碰到那個特別驕傲的陳堯咨。我就來演那個陳堯咨——陳康肅公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你來表演賣油翁釋擔而立。
師生共演。
師:怎樣表現“久而不去”呢?
(生演不出感覺。)
師:所以說演電影很難的,沒有臺詞的時候,只用動作表演更難。
(教師繼續(xù)生動地說戲,創(chuàng)造生動的情景,引導學生表演出“久而不去”“微頷之”的感覺。)
師:有點意思了。我采訪一下你。你在表演這個“微頷之”的時候,你心里邊對這個陳堯咨的評價是什么樣的?是不是這樣:你射得很好!太棒了!太棒了!是不是?
生:不是不是。我心里有一半是認同陳康肅公的射箭技術,但是還有一半認為這也沒有什么了不起。所以我表演的時候是在克制對他的贊美的,我想表演得輕描淡寫的。
師:挺好挺好!理解到這個地步就對了。再給你們出道表演題:原文當中歐陽修寫這個故事最后結果是:陳笑而釋之,指笑著釋放了他。修改之后給皇帝看的那個版本是“康肅笑而遣之”,笑還是笑,一個是“釋之”一個是“遣之”。有什么不一樣嗎?班長,你來試試如何?
(組織引導鼓勵學生表演,不斷對話,讓學生表演出“遣之”的輕松感。)
師:我問你,“笑而釋之”更輕松呢,還是“笑而遣之”更輕松隨意?
生:笑而遣之。
師:對,如果你能夠體會到“笑而遣之”更輕松。你就學會啦。好了,我就舉這兩個例子。同學們,從他們的表演,我們可以看出歐陽修的修改是特別講究的啊。
……
王君老師引導學生理解課文時,表演就是她所選擇的非常有效的一種教學手段。但是這種教學手段可能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目的。一種是“表演給別人看的”,比如在公開課上的表演,另一種就是像王君老師這樣,將表演的主動權教給學生,讓學生表演自己理解的課文,教師只扮演“引導者和評議者”的角色。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體地位,在情境中理解課文,故事還是這個故事,人物還是這個人物,學生的理解和深度卻在這個過程中提升了。但是這表演知識學習語文的一種方式有利就有弊,它的弊端是:一、耗費的時間過于多。二、表演者少,觀看者多,學生收獲參差不齊。所以這種教學方法在選用既要考慮文本是否適合用表演的方式,還要考慮能不能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
歌德說“理論是灰色的,生命之樹常青”。生命之樹長青的原因就是因為他是不斷發(fā)展、更新的。我們的教育也是一樣的,不直接將現成、固有的結論教給學生,讓學生在嘗試、探索中去獲得,這樣才不會在考試之后就還給老師。
王君老師所倡導的青春語文其本質就是提倡通過漢語言文學本身的生命力等手段使語文教學過程保持青春的狀態(tài),進而為教師和學生創(chuàng)造、保持、享受整個人生的青春狀態(tài)作準備。通過王君老師執(zhí)教的《賣油翁》我們可以知道教師對文本的解讀,首要的就是要擺脫搜索獲得的解讀和教案對我們思維的束縛。優(yōu)秀的文本具有無限的生命力,語文教師要敢于獨立面對教材,敏銳的體察到傳統解讀和常規(guī)解讀中的精華和誤區(qū),善于把全新的解讀通過具體的教學形式轉化為學生自我的深刻體驗。一如王君老師在帶領學生解析文本時多側重于文中描寫人物行為、動作的語言,以及由文本衍生出的弦外之音。而這些都是教材中明確指出的重點,可見王君老師備課之初是由教材本身確定出了教學內容。而在教學形式上卻沒有采用傳統的朗讀釋義的方式,通過對比表演和對比朗讀引發(fā)了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品味文本語言時,也非咬文嚼字,字句斟酌,而是通過兩個版本對比,讓學生清晰地體會到現在版本的優(yōu)異之處以及語言的精妙。王君老師的這堂課是給鄂爾多斯東勝區(qū)八年級的孩子上的。而《賣油翁》這篇課文實際上是七年級下冊的一篇課文?;谶@樣的情況,所以王君老師的課程內容的設置上也選擇了較為有深度的內容,拓寬了教材原本設定的知識目標。王君老師對于語文學習規(guī)律的把握在具體做法上就是給學生建立了一個非常明確的語文學習制度,讓學生在探索中掌握知識,摸索中找尋秩序,讓語文學習進入一種良性循環(huán)的狀態(tài)。通過單篇課文掌握多篇課文學習的規(guī)律,并且這種規(guī)律并不是以應試為唯一目的。
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生的學習生活的一般境界和性質,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精神修養(yǎng)和興趣,取決于他的知識淵博和眼界廣闊的程度,還取決于:教師到學生這里來的時候帶了多少東西,教給學生多少東西,以及他還剩下多少東西?!彼孕率纸處熓滓龅木褪翘钛a自己在智力上和精神上的空虛,展現自己的教師專業(yè)價值。檢驗自己是否擁有面對文本的力量,深度解析教材,把握教學的要求。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式,開創(chuàng)“變式”教學,激活課堂?;貧w文本,聚焦語言文字,凸顯語文課堂本色,彰顯語文味兒。把握學情,在應變中創(chuàng)新教學。遵循語文教學的規(guī)律,培養(yǎng)語文學習制度。但因為新手教師的教學路程才剛剛開始,所有關于教學的理論與技能都是淺薄的,所以要在教學經驗逐步豐富之后深入思考,進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