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琴
江西省贛州市寧都縣對坊鄉(xiāng)對坊中學
知識來源于生活。初中英語也是如此。英語教學應當面向生活,從生活中取材,只有使學生在熟悉的生活場景中進行學習,學生才愿意主動自發(fā)學習,教學才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然而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課堂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傳統(tǒng)英語過分看重教材知識,反而忽略了生活對教學的影響,教師重視理論教學,學生主動性得不到體現(xiàn),學習效率并不理想。所以,英語教師需要不斷探索,尋找合適科學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強化學生的英語綜合學習能力。
初中英語教師在實際的英語教學過程中,不能過于重視英語教材內(nèi)容,課堂教學內(nèi)容應當從多方面進行篩選。事實上,學生周圍存在著很多可利用的英語教學素材。教師可以將這些生活化的資料轉(zhuǎn)化為教學內(nèi)容,有效鍛煉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
例如:當學生學習“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這一單元的知識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選擇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利用多媒體等輔助教學手段播放相關圖片,并提問學生“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假期一般會去哪里玩,一般會做些什么等等)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轉(zhuǎn)移到課堂教學中。在實際的英語教學課堂中,學生因為年齡、認知水平等方面的原因,很容易受到其他事物的影響,有些時候無法集中注意專心聽講,這對于學習英語顯然是不利的。因此,英語教師應當盡量選取生活化的內(nèi)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產(chǎn)生興趣,愿意參與到話題討論中,提高學生自身的英語思維能力,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以及人際交往能力。
英語教學離不開有趣的教學活動,一個科學的教學活動往往能夠收獲出人意料的效果。因此,教師需要根據(jù)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結合教學教材,在了解學生基本信息情況的基礎上設計教學活動,發(fā)揮教學活動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例如:初中英語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活動時,將生活化的場景引入到其中,調(diào)動學生的感官,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但是在設計教學活動過程時,教師需要從學生的學習情況出發(fā),從而使學生的英語水平上升到更高一層次。如教師在設計“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的教學活動時,可以組織教學活動。這個年紀的學生大多喜歡角色扮演,教師可以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組織活動。由同學分別扮演不同工作的人員,再由一位同學扮演調(diào)查者,對職業(yè)扮演者的同學提出調(diào)查問題“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強化學生的知識記憶,對于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也會產(chǎn)生積極作用。將生活化場景引入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在實際生活場景中解決問題,做到學以致用,鍛煉學生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學生體會到英語在生活中的作用。以生活化教學為理念,開展教學活動,創(chuàng)設真實的語言交流環(huán)境,讓學生真正學會用英語,真正感受到英語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為有效吸引學生,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初中英語教師需要努力營造良好、有趣的課堂環(huán)境。學生處在這樣的學習環(huán)境中,愿意主動講英語,愿意與教師交流,對學習英語表現(xiàn)出濃厚的學習氛圍。
例如: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的單元知識時,需要盡量營造生動形象的氛圍,避免教師單方面輸出的教學模式。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英語教師應當將課堂歸還給學生,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的想法,將自己內(nèi)心真實的想法表達出來,充分體現(xiàn)自己的英語思維。在這一單元的教學中,教師需要鼓勵學生談談自己的性格特點,以及對班級同學的性格特點做一個點評,點評過程中應當將這一單元的重點句型應用到其中。這樣不僅能使學生處在和諧的學習氛圍中,而且有效鍛煉了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課堂中,教師往往“霸占”課堂,學生無法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教師需要清楚自己的課堂地位,明確自己的職責,以合作者、組織者的身份參與到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營造輕松和諧的環(huán)境,學生在這種環(huán)境下更容易接受英語知識,對英語理解更透徹,英語運用能力也更熟練。
初中英語教學并不僅僅依靠教師教學,學生的英語實踐鍛煉也十分重要。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沉浸在英語知識中,下意識地接受英語知識的熏陶。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當選取生活化的教學內(nèi)容,開展生活化的教學活動,努力營造一個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使學生處在輕松、無壓力的環(huán)境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進一步鍛煉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讓英語成為學生生活中的一部分,使學生感受到英語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