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馨影
沈陽師范大學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身為人師,必須干凈有擔當。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者也”。古代《禮記》記載“師者,教之以亊而喻諸德也?!笨鬃釉唬骸捌渖碚?,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睈叟c堅持,是每一位教師的應盡的本分。
記得一位一線優(yōu)秀教師這樣說道:“我是一名小學低年級的班主任,我的學生幾乎都是稚嫩的孩子,面對上學的第一年,我是這樣做的:在我的辦公室衣柜里,我準備了和孩子們年齡相仿的衣服、褲子、鞋襪等等,在我的辦公桌上、衣服兜里時時刻刻都裝著紙巾,因為我不知道會出現什么特殊情況,我需要這些。從教十幾年來,我一直是這樣做的?!?/p>
“學校里曾有位打掃公共衛(wèi)生的阿姨,因為某些原因,這位勤勤懇懇,深受學生喜愛的阿姨不久就要離職了,于是老師給寫生寫了一封三千多字信,為的就是讓學生懂得愛他人,懂得他人為我們所做的一切。而學生正是被教師所感動,紛紛自愿拿出自己喜歡的小禮品送與這位阿姨,此時雙方所建立這種友誼是真誠的,是永久的?!?/p>
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師生彼此互相信任和了解是以愛為基礎的,而愛更是建立協調師生關系的保障;愛可以體現人性本善的態(tài)度,想要受到學生愛戴就要用自己的愛去感化、去關愛身邊的每一位學生。想要塑造小學生幼小而美好的心靈,想要促進教與學的和諧發(fā)展,教師必須時時擁有愛。
愛無上下、尊卑之分。愛是教育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在學校教育中教師除了傳道、授業(yè)、解惑之外,更要教會學生做人,引導學生懂得愛,懂得愛他人,懂得感恩,以身作則,做好學生的引路人。信中的教育與口頭傳授給學生的體會是不一樣的,這種潤物無聲的教育已在學生的內心深處埋下善良的種子。如今大力開展素質教育,而非以往的應試教育,想要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就要把愛的教育時時滲透到教育教學活動中去。
在班級中,曾經有過這樣一名學生,他從來不說話,不與其他學生交流,面對爭執(zhí),這個孩子只會蹲在地上大聲喊叫。作為教師意識到他與其他孩子的不同。面對這個“特殊”的孩子,教師并沒有責罰,而是蹲下身來抱著他、安慰他、撫平他激動的情緒。也正因為這樣的一舉一動最后給了這個特殊的孩子極大的幫助。
其實,當家長把自己的孩子送進學校那一刻,就是把一份信任送給了老師,我們要懷揣著一顆真誠的愛心,放下身姿,蹲下身去,親近孩子,主動和他們交流,建立起純潔的友誼。一成不變的眼光去看待學生是教師的弊端,教師要為學生投入細致的感情,善于發(fā)掘每位學生的特點,多給他們一些關注特別是那些“有困難”的學生,這就需要愛。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與不足之處,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是我的職責,無論是學習還是其他方面,只要表現好,我都會給與獎勵,我會給家長寫信表揚孩子的優(yōu)點,讓孩子再接再厲;我還會親手寫在表揚卡片上,貼在教室后面的黑板旁,時時激勵其他學生學習;如果表現的不好,我會在信中引導家長改進教育、交流方式,雙方共同努力,讓孩子變得更好。而這些信給予了學生以及家長莫大的幫助,十幾年來我堅持這樣做,因為我覺得它是必要的?!?/p>
對于教師來說,想要做到“一碗水端平”,需要注入更多的愛與付出。偉大的教育家裴斯泰洛奇在他的教育理念中是這樣表達的:學生從早到晚都與老師生活在一起,老師會因學生的傷心而傷心,會隨著學生們的微笑而微笑。而教師也時時刻刻在學生的眼中,有些內向的學生不愿去與人交往,而教師的一言一行、是學生敞開胸懷的良藥,那么對于一向外向的學生來說,教師的榜樣行為會使他們倍加努力,奮勇向前;而學生也時時刻刻都在教師的心中,學生的一舉一動也在感化著老師,教師要善于發(fā)掘,讓積極因素產生連鎖反應,促進班級整體發(fā)展。
俗話說“十個手指頭不一般齊”,何況一個班的學生有幾十個,而這幾十個學生都是各不相同的,他們在對知識的理解上、接受知識的能力上、智力上、體力上、性格上及學習的方法上都是有差異的,甚至個別兒童還有一些缺陷和問題,有一些特殊的需要。
一堂好課好比一場演奏,教師絕非在獨奏,想要達到精彩絕倫的效果,需要師生共同演繹?!爸褐?,百戰(zhàn)不殆”只有深入了解學生,才能更好的駕馭課堂、控制節(jié)奏,才能把知識藝術性的傳授給學生,并能在教師的指導下,使學生積極參與進來以獲得最大的收益。在新課程改革的影響下,教師要走下講臺與學生一起交流互動,成為學生學習活動中的參與者,使整個課堂活動層層遞進,生動有趣。
想要成為一名優(yōu)秀教師,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堅定的理想信念。陶行知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苯逃牧α靠梢宰尫e極優(yōu)秀的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的長處,展現自己的才能;同時教育的力量也會讓較落后的學生及時改正缺點與錯誤,轉變?yōu)楹?。因此教師要樹立堅定的教育信念,將國家使命與社會責任銘記心中。
2.高尚的道德情操。教育取得成功的關鍵在于教師人格魅力的散發(fā)與人格力量的積攢?!皫熞舱?,教之以事而喻諸德者也”,打開學生知識之門的鑰匙是教師給予的學識與能力,學習教師飽滿的工作熱情、堅持不懈的進取精神是學生追求目標的動力,教師為人處世,于公于私的價值觀是學生不斷追求進步的源泉。
3.真摯的仁愛之心?!敖虝恕笔墙逃谋举|,“仁而愛人”是教育的基本素質要求。愛是無私的,愛應時時滲透在教育之中。想要教育學生學會愛自己、愛家人、愛老師、愛身邊的人,就必須首先做到愛學生?!罢l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能教育孩子”。由此,教師想要教育好學生,就必須擁有仁愛之心,深入到學生的內心世界,有的放矢的進行愛的教育。因為愛是永恒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