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磊/西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
高校教育對于大學生而言,是提前接觸到社會的一個契機,也是塑造其完整且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的小社會,因此,為了將高校的素質教育打造為讓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育體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必不可少。同樣,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還能夠促進學生對于專業(yè)知識的學習,也能夠緩解學生對于專業(yè)學習的巨大壓力,也為其后續(xù)的人生職業(yè)規(guī)劃和未來選擇提供一定的思路??梢哉f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完全是站在高校的角度上讓學生對現(xiàn)在和未來做出選擇和準備。很多的高校在教育過程中往往會忽視對思想政治的教育,在教育體系中過于重視學生的專業(yè)技能,而且即使存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教育的體系非常單一,且教育的項目類型也缺乏創(chuàng)新性,這也是后續(xù)的高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考慮的內容。
其一,就是高校一般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缺少重視,導致其教育體系內部沒有系統(tǒng)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設置。直觀的感受是很多的高校對于思想政治資源的利用率低下,課程設計和思想政治的實踐活動都是脫離的關系,二者沒有融合,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對于該節(jié)思想政治教育課堂的意義都無從了解。很多的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是以走形式的方式進行,期末會進行一個簡單的課程考試。而且,對于和學生的未來生活學習不同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高校并沒有提出針對性的課程設置,譬如說未來職業(yè)規(guī)劃和大學生活應該如何高效規(guī)劃,以及大學的學習時間如何有效利用等都是不一樣的思想政治內容,教學沒有重點,體系化混亂是高校對于思想政治教育首要的整改任務。
其次,如今是信息化時代,很多的課程在設置時會結合新時代的信息化產物,比如說投影屏幕的課件播放以及課堂上的一些情景劇播放,結合多媒體技術的課程設置往往會比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如今,很多的高校仍然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課堂上課程流于形式,老師在課堂上僅僅是照著書本的內容制作課件,以匯報的形式給學生灌輸課程內容,這樣的思想政治課堂會給學生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而且在學習意義上來說這樣的課程模式沒有大的作用。作為理論課程而言,沒有創(chuàng)新的情景劇表演和辯論賽形式等,學生課堂上自然無法融入。除了理論課堂之外,實踐課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開展當時,由老師組織戶外實踐,比如說敬老院的愛心幫扶,地震捐款等環(huán)節(jié)都是實踐課堂上的有效方式。當然,為了能夠發(fā)揮實踐課堂的作用,應該做到理論和實踐課堂教學重點一致,而如今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實踐課堂的內容和理論內容缺少關聯(lián),更多的以學生自由活動為主,缺少實踐課堂存在的意義。
其次,學生而言,對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體系不完備的情況會存在一定的思想誤區(qū)以及偏差,甚至是學生會對于即將要進入社會存在一定的抵觸心理,其對于老師教授的相關思想政治內容也會存在不理解的行為。另外,在學生社會價值觀初形成的過程中,其很難快速并且理智系統(tǒng)的形成人生目標和社會乃至國家的目標,其理想和規(guī)劃會因為剛進入大學校園而不完備,這也是其對于很多的教學內容,尤其是國家的一些思政課程了解不深入的原因。
另外,高校會存在缺少專業(y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師資團隊。課程的教育模式形成和輔導教師的專業(yè)素質有著非常密切且必要的關聯(lián),所以,能夠形成符合學生發(fā)展狀態(tài)的思想政治教育課堂應該首先要選擇專業(y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授課教師。這也直接涉及到學校對于老師的一些薪資待遇和聘用計劃等具體的規(guī)劃是否合理,對思政輔導員老師的聘用計劃和培訓機制也應該符合社會和學校發(fā)展實際情況,給學生上課的同時也需要讓老師有不斷提升自己的空間。
其一,高校應該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其中,不能一味的只給學生灌輸相關專業(yè)理論內容,長久下來會給學生帶來非常大的心理壓力,相反,通過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課堂,學生能夠在大學期間迅速了解自己并且有了明確的人生,社會以及和自己相關的職業(yè)規(guī)劃,有效的疏解了其專業(yè)知識學習的心理壓力。思想政治教學系統(tǒng)應該根據(jù)學校的實際情況來設置,以時代的更新變化,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不能一味陳舊,應該推陳出新,選擇多媒體信息技術進行融合,創(chuàng)造融入學生心理健康,社會職業(yè)變化,國家政治大事等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力求形成線上線下共同發(fā)展的高校思政教學體系,讓老師和同學可以在課堂上以及課堂下都能隨時溝通自己內心的壓力,這也起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義。
其次,加入創(chuàng)新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環(huán)節(jié)。如今,很多高校提倡以信息化多媒體技術融合于理論課堂,以此豐富課堂氛圍,提升學生對于課堂內容學習的積極性,對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該課堂模式的設置非常有意義。通過多媒體技術的融合,改變教師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讓思政課堂不僅僅是形式主義的代表,也不讓具體的國家大事和社會發(fā)展產成學生最后死記硬背的知識點。以多媒體技術進行播放趣味電影,課堂上積極進行情景劇編排,以及課堂上的思政內容辯論賽,演講比賽等都是能夠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并加深其對于思政內容的記憶度。實踐課程和理論課程的重點應該保持一致,可以以遞進的授課模式提升學生的思想高度,以個人的職業(yè)規(guī)劃到社會的工作責任再到國家的時事大事等,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其次,高校應該打造專業(yè)的思政教育師資隊伍,以高素質高標準的人才聘用計劃進行專業(yè)思政教師的選拔和聘用。并且,要定期組織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師給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從學生出發(fā),了解其對于課程的設置的意見和建議,以此為基礎進行提升授課內容的豐富度。觀察學生的學習以及生活狀態(tài),了解學生的主要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設置演講比賽和辯論賽等環(huán)節(jié)也能夠觀察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水平和學習的難易程度,進而授課教師可以有針對性的在課堂上對一些學習有問題的學生進行提點。當然,思政教育不是一個死記硬背的過程,授課教師應該有非常優(yōu)秀的知識理解吸收能力。為此,高??梢远ㄆ趯λ颊逃膸熧Y隊伍進行統(tǒng)一培訓。
對于高校而言,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形式主義的內容,其更是學生在專業(yè)學習的過程中思想高度的升華。高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應該以學生為本,從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進行了解,從學生的學業(yè)和職業(yè)進行規(guī)劃的同時,增加學生對于社會責任的了解,并且提升其對于國家大事的了解,以此提升學生的思想高度,也直接緩解了學生在繁雜的學業(yè)中的心理壓力。以多樣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來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是高校未來在思政教育中著重考慮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