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平平
平度市李園街道鄭州路小學
課前預習是語文學習的基礎,良好的課前預習有助于小學生學習生字詞,對作者、創(chuàng)作背景以及文章的內容有大體的認識,推動了課堂教學的有序開展。在課前預習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讓小學生做到對新課相關資料的收集,并對以往學習的內容進行回顧,課前預習也是語文閱讀教學中整合課內以及課外閱讀材料的基礎,能夠為開展課堂閱讀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但是在以往的小學語文教學中,部分教師對課前閱讀資料整合有所忽視,影響了課堂閱讀教學的延展性,這不利于對課內以及課外閱讀的整合。
因此,語文教師需要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并鼓勵小學生主動預習課文內容,并借助信息技術以及課外讀物等,搜集與文章或者作者有關的閱讀素材,然后在課前的五分鐘時間內進行展示和閱讀。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涵蓋了很多優(yōu)秀的文章,具有較強的人文性,同時也包含了很多名家作者的文章,體現(xiàn)了作者對社會、生活、國家、家庭等多個方面的情感表達,比如:在《朱德的扁擔》閱讀學習中,文章以朱德的扁擔為線索,講述了紅軍不怕艱險,勇于奉獻,積極奮斗,頑強拼搏的精神,在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讓小學生搜集與紅軍相關的文章或者詩歌等,如毛澤東的《沁園春.雪》、《金色的魚鉤》或者搜集紅軍長征的相關史料,朱德的簡介等,在課堂上進行分享。通過課前搜集和整理與文章相關的閱讀素材,極大的提升了課堂閱讀教學的效率,有助于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除了在課前進行閱讀材料和書籍的整合之外,教師還需要在課堂上進一步拓展和延伸小學生的閱讀面,為小學生提供更多的閱讀內容,并開展多元化的課堂閱讀活動,有效的滲透課外閱讀的內容,讓課內與課外閱讀的銜接性更加緊密。首先,教師可以從作者的角度出發(fā),將作者的其他文章引入到課堂閱讀中,比如:在學習《少年閏土》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魯迅先生其他的作品讓學生進行閱讀,如:《朝花夕拾》《阿Q 正傳》《吶喊》《彷徨》等,讓學生在閱讀學習《少年閏土》是對魯迅先生的其他作品有深入的了解和閱讀,進而拓展學生的語文視野。
其次,教師也可以依托與原著,拓展學生的閱讀面,引導學生在閱讀課內文章的同時,也閱讀原著,對作品的情節(jié)設置、人物形象以及情感表達等方面有更加細致的掌握。比如:在學習《三顧茅廬》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三國演義》進行閱讀,對諸葛亮的形象有全面的認識,了解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品質,并通過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的閱讀方式深入學習中華文化,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與內涵,增強小學生的文化自信。
此外,在課堂閱讀中教師還需要為學生設置出課內與課外閱讀有效整合的活動,如:組織讀書會、閱讀心得交流、閱讀筆記展示等,并搭建班級閱讀角,鼓勵小學生將自己的課外讀物帶到班級中與其他同學進行分享閱讀,調動小學生對語文閱讀的積極性,進而主動的參與到課內外閱讀環(huán)節(jié)中,增強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
在整合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資源的過程中,教師還要開展課后閱讀探究活動,對小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進一步的深化提升,讓語文閱讀能夠持久化和常態(tài)化,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從閱讀中感悟語文學習的價值,從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作品的人物形象、情節(jié)設置中強化小學生的德育素質,促進小學生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的目標。首先,在課后探究中教師要展現(xiàn)出小學生的主體意識,尤其在信息時代下,資源的共享性進一步加強,信息的傳播速度也更快,小學生獲取課外圖書的渠道也更加廣泛和靈活,為課內外語文閱讀整合提供了契機。因此教師在開展課后閱讀活動時,應該為小學生設置一定的閱讀目標,讓小學生在學習課課文內容之后,自己搜集相關的課文讀物進行閱讀,并布置課后閱讀的作業(yè),讓小學生以讀書筆記、閱讀心得的方式將閱讀成果總結出來,比如:在學習了寓言故事《守株待兔》之后,教師可以讓小學生在課后搜集國內外的語言故事,如:《濫竽充數》《掩耳盜鈴》《狐貍和葡萄》《愚公移山》《伊索寓言》等,通過閱讀寫出讀書筆記,分析寓言故事的創(chuàng)作形式;并鼓勵學生在閱讀之后,創(chuàng)作或者編寫寓言故事,在增強學生閱讀水平的同時,也強化小學生的寫作水平。課后閱讀探究能夠提升小學生的語感能力,需要教師積極鼓勵和引導,合理規(guī)劃和設計課后閱讀活動,從多個角度和領域整合課內與課外閱讀材料,全面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閱讀能夠拓展小學生的語文知識面,并增強小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和人文性,促進小學生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因此教師應該加強對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視,并有效的整合課內以及課外閱讀資源,延伸語文閱讀的深度和廣度,全面提升小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教師需要在課前引導小學生做好預習,并搜集相關的閱讀材料,同時在課堂上也需要組織多元化的閱讀活動,調動小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并在課后進行深化提升,讓小學生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