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珍
◆摘 ?要:閱讀是人類搜索和處理信息、認知世界的重要途徑。在課堂中,培養(yǎng)高段閱讀,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具有很大的意義,教師要從多種方面去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學生的增加閱讀量,讓其懂得閱讀的重要性,善于運用閱讀方法去學習。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段閱讀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主要通過閱讀課文來讓學生學習語文基礎、培養(yǎng)審美、理解作者的寫作含義。而小學的高段閱讀有承接中學和小學,關系到學生接下來的語文素養(yǎng)能力。雖然現在很多學校教師,已經認識到閱讀教學的重要性,但因為未能夠讓閱讀教學充分發(fā)揮。所以,需要一些方法來幫助教師更好的實現語文高段閱讀教學。筆者認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活動中需要對閱讀教學不斷地總結經驗,針對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實踐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閱讀融入于學生的言行之中。
一、思考方法:自主批注,激發(fā)學生的情感
小學生的想象能力比較強,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展開自主批注,給予學生更多想象、探究的空間。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思想感情,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小學生往往對文章中的精美詞句較為感興趣,在自主閱讀批注過程中,學生能夠擁有更多自主閱讀空間,充分感受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況。
比如,在閱讀《魯濱孫漂流記》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批注,這時候很多學生就會把魯濱孫“他每天拿著槍……終于吃到了自己種的糧食”標注出來,了解魯濱孫在漂流過程中是如何生存的,這些都是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很難見到的場景。同時,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大膽寫出自身的閱讀感受,比如,有的學生在閱讀“他喜歡航海和冒險……但他一點兒也不畏懼,希望走遍天涯海角”的時候,會在旁邊標注“魯濱孫好勇敢啊,我要向他學習!”,這樣的自主批注式閱讀能夠讓學生融入自己的真實情感去閱讀文章,激發(fā)學生的思想感情,在將來的寫作中才能夠寫出新穎的題材。在小學生的自主閱讀批注過程中,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的鼓勵與表揚,提高學生參與自主批注的自信心,可以積極、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思考形式:給予學生課外閱讀分享平臺
小學生擁有一種需要被別人肯定、認同的心理,在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充分利用小學生這一心理特征來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由量變轉換為質變。大量的語文課外閱讀中的新穎性、層次性、廣泛性,都能夠讓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擁有更多的感悟,而教師的職責就是給予小學生發(fā)表感悟的平臺,充分感受到課外閱讀的快樂,實現高效率的自主化閱讀。比如,在講解了《窮人》這篇文章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列夫.托爾斯泰的其它作品,比如,《復活》《安娜·卡列尼娜》《戰(zhàn)爭與和平》等,讓小學生在片段閱讀過程中提出觀點與想法,同時組織班級交流活動,比如:教師可以開展讀書報告會、佳作欣賞會、故事會等教學活動,同時也可以開展讀書筆記展評、詞語積累競賽、手抄報展評等,讓小學生在積極分享、相互交流過程中提升綜合閱讀能力,同時學生在交流平臺中能夠增進感情,相互學習、共同進步。除此之外,教師需要加強對小學生課外閱讀的鼓勵與表揚,以此來提高小學生參與閱讀分享的自信心,比如,對小學生的閱讀表達能力、感悟能力、語句積累能力展開表揚,讓學生從中真正獲得快樂。
三、思考特征:設定品鑒公用的悅讀模式
在傳統(tǒng)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中,都是教師帶領著學生重復性地閱讀。在此過程中學生只能夠掌握文章中的生字、生詞,但是對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不夠深入、透徹。針對以上問題,教師可以設定品鑒共用的閱讀模式,實施情感教育,讓小學生在掌握文章內容的同時,培養(yǎng)小學生積極、正確的情感價值觀。
以《窮人》這篇文章為例,雖然文章中并沒有體現出“窮”的字眼,但是字里行間都能夠讓人感受到主人公的貧窮。這也是此篇文章的獨具匠心之處。教師可以讓學生帶著情感去閱讀這篇文章,去感悟文章所要體現的主旨,從中體會文章修辭手法中蘊含的語言魅力。閱讀屬于語文知識的重要源泉,學生只有重視對語言文字的探索、理解,才能夠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學習能力。在小學語文閱讀過程中,教師要善于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差異,提高學生參與閱讀的自信心與積極性。
總而言之,語文的閱讀教學對于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有著多方面的優(yōu)勢,我教師在教學中,只要善于把握學生的實際學情以及學科的特性所在,并不斷對其進行總結和歸納,如此,便能對課堂教學做出最有效的設置,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平臺。
參考文獻
[1]鄧乃霞.個性化閱讀方法在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5):118.
[2]陳麗霞.在閱讀中感悟在品鑒中升華——農村小學高年級語文敘事性文本“品鑒式”閱讀教學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9(40):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