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輝
摘要:文言文是指與現(xiàn)代漢語相對的語言,是指“五四”之前,在中華民族內(nèi)通用的語言文字。文言文相較于對現(xiàn)代漢語來說比較晦澀難懂,小學階段學生正處于知識吸收最重要的時期,文言文的學習對于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困難。小學高年級階段的學生,有了一定的閱讀基礎,語言學習開始呈現(xiàn)上升階段,在這個時候引入文言文的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為之后的文言文學習打下結實的基礎。教師在進行文言文教學的時候要注意提高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關鍵詞:文言文;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重要性
文言文在中國傳承了幾百年的歷史,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蘊含了豐富的文學含義。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尤其是進入近代以來,人們逐漸發(fā)現(xiàn)文言文的學習過于繁瑣、復雜,句式晦澀、難懂,說話咬文嚼字,理解起來也是相當困難。因此,近代開始倡導“白話文”、提倡“新文學”的運動開始興起,魯迅的《狂人日記》將白話文的使用推向了巔峰。中國的農(nóng)村人口基數(shù)大,大部分農(nóng)民都識不得字,認不得書,要想在農(nóng)村發(fā)展各種運動,最主要的還是思想要統(tǒng)一,思想統(tǒng)一的前提是語言的統(tǒng)一,文字的統(tǒng)一,于是逐漸發(fā)展成為了現(xiàn)代漢語。
小學高年級階段,學生的思想意識開始發(fā)展,學生注意到除了一般的文字學習以外,還有詩詞歌賦以及對文言文的學習,在學習之初,學生有一定的興趣,尤其是對于傳承了中國千年的傳說故事來源于文言文之后,學生更是熱衷于對文言文的學習,因此教師在進行文言文教學的時候要注意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對文言文的學習,提高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感。
一、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引入文言文教學意義
1.??? 打下基礎
文言文是語文學習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基礎內(nèi)容,在初中和高中的課本中會出現(xiàn)許多文言文,其文字晦澀難懂,所涉及的句型、字詞的類型也越來越多。小學階段學生多接觸文言文對日后的學習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高年級的學生,學生在這個階段接受能力和學習人能夠力都是非常強的,這個階段也是學生成才成長的重要階段,小學的學習基本上都是對日后的學習打下結實的基礎。
2.??? 提高文學素養(yǎng)
文言文的文學素養(yǎng)非常高,形式簡單明了,不拖泥帶水,富有美感。如在五年級下冊《自相矛盾》的課文中“,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逼渲械摹跋荨笔侵复┩傅囊馑?,而不是我們理解的陷入;“夫”是語氣詞,放在句首,表示將要發(fā)表議論了。這篇課程目標要求通過學習本篇文章了解人物的思維過程,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以及可以根據(jù)情景改變故事,最好能用自己的話講著故事。因此通過學習這篇文章,我們了解了一個“矛和盾”的故事的,并且學習到新的字詞,對于這些詞語的學習和積累,可以提高文學素養(yǎng),在日后的學習或者寫作文中都可以運用。
3.??? 傳承中國文化
中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文化底蘊深厚,它的許多的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都是通過文言文記錄下來的,因此通過學習文言文有助于我們學習和傳承中國傳統(tǒng)文化,增加學生對祖國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注意引導學生進行文言文的學習,只有通過文言文的學習才能更好的理解中國文化的底蘊,才能。
二、在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文言文教學的策略
1.??? 在課堂上,教師最好課文的導入工作
想要學生更好的學習文言文知識,就要確保課文導入的準確性。在教學的時候要教師要注意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只有通過學生主動的學習,學習的開展才能更加順利。
例如在學習《伯牙鼓琴》的時候,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可以借助學生的友情,同學之情進行導入??梢詥枌W生“在生活中玩的好的伙伴有哪些?為什么能和他們玩的很好?是你們有共同體的興趣愛好,還是你們家住在一起?”學生在上課的時候就會主動的去思考,回答的問題五花八門,這個時候開始引入“伯牙與子期”的故事。通過這種引入方式,學生在開始學習之前就對課文中所表達的感情有了自己的感受,對于文言文的學習才會更加的深刻。通過學習伯牙子期的故事,我們很好的知道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緣分,以及知音難覓的苦澀,向?qū)W生傳達要珍惜身邊的朋友。學生在課堂的學習以情待入,調(diào)動了學習氛圍。
2.??? 創(chuàng)新教育方法
對于教師來說,學生學習方法的正確運用比知識的傳授更加重要。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來說,學生的學習有了一定的基礎,對于課文不需要逐字逐句的進行教學,而是可以通過讓學生自己閱讀,掌握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在文言文的學習上,大部分老師都會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學生自學文言文,找出你認為古現(xiàn)不一樣的文字,進行標注,然后再自己理解文章內(nèi)容,這樣的學習雖然學生通過自主的學習提前預習了課文內(nèi)容,但是學生的學習方法太過死板,甚至還會有學生通過王樓解決學習上的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注意引導學生,學生可以先預習文言文,只是做好預習和朗讀,之后在課堂上教師在進行教學,最后在讓學生找出問題,用自己的話復述文章的大概意思,這樣的學習會加深學生對于文言文學習的印象。
3.??? 深化文章感情、感悟作者情感
對于文言文學習的重要性,已經(jīng)進行了闡述,在教學活動中,我們也能感受到好的文言文文章的對學生有著極大的重要性。一篇好的文言文中蘊含了作者的豐富飽滿的情感,學生在進行文章的學習過程中,對文章的情感進行感悟。能夠提升學生的情感感悟能力。
例如《兩小兒辯日》,這篇文章是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孔子的寫的一篇散文。小學階段學生都會有接觸到孔子,以及他的論語,對中國教育產(chǎn)生了極其重要的人物,他的文章以及話語都成了現(xiàn)代教育對于學生重要的道德和行為塑造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學習了這篇文章,學生能夠感受到作者在其中富含的對孔子的尊金以及對孔子在學習上實事求是,敢于承認自己學識不足的精神。
三、結語
在新課改之后,對于語文的教學越來越重視,語文作為人文學科中重要的一門課程,在教材的編排上需要非常注意學生的接受程度。在小學高年級語文中學習的文言文是基礎的文章,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為之后的學習打下基礎。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注意結合現(xiàn)實生活,利用課外資源,豐富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 胡昌友.對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文言文教學的策略分析[J].新課程(中),2016(08):68.
[2]?? 周鈺鋼.試論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文言文教學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6(04):156.
[3]?? 朱君慧.論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文言文教學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5(16):111.
[4]?? 岑煥玲.統(tǒng)編教材背景下小學中年級文言文的教學新思路探究[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0(06):115.
[5]?? 鄭愛芬.朗讀為基理解為輔趣味為重——淺談統(tǒng)編教材中文言文的教學策略[J].小學教學參考,2020(09):17-18.
[6]?? 張紅麗.談小學語文課堂中文言文的教學策略[J].華夏教師,2019(20):77-78.
[7]?? 劉斌.小學文言文教學導讀“四部曲”[J].基礎教育研究,2016(03):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