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香
摘 要: 識字是語文學科的重要任務,也是學習其他課程的基礎。識字教學對小學生的未來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在小學階段的識字教育不容忽視。就教師而言,能否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導他們習得正確的識字方法,將直接決定了接下來語文教學的效率。因此,教師需要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的年齡特征,應用與其認知水平相適宜的識字教學方法。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學;識字
【中圖分類號】G623.2 ? ? 【文獻標識碼】B ? ?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33.181
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推進,識字是小學階段重要的學習內(nèi)容,要求農(nóng)村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積極地適應現(xiàn)代化教育的要求,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觀及落后的教學方法,有效提高農(nóng)村小學識字教學的效率,進而保證學生未來長久的學習發(fā)展。針對這一問題,筆者鑒于小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了有關小學識字教學的些許思考。
1 情境融入教學法
情境融入教學是一種合理的教學模式,受到教師的青睞,被普遍應用于語文教學之中。它主要以模擬的情境為載體,將知識融入到情境中的一種教學方式。在教學中,因為一些情境與場景的有效融入,學習氛圍容易被調(diào)動起來,使枯燥的識字教學變得簡單而輕松,學習效果較為顯著。所以,在小學識字教學中,教師也可以結合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有意識地為學生設計一些情境,為有效教學服務。
例如:在學習形近字時,筆者應用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創(chuàng)建了一些有利教學的情境,幫助學生有效地抓住漢字規(guī)律,辨識這些形近字。如字形相似,筆畫不同,如“己與已”;筆畫相同,位置迥異,如“人與入”; 字形相似,偏旁各異,如“科與抖”;字形相似,讀音一樣,如涼與晾。此外,為了更好地讓學生辨識清楚形近字,制作了相關的情境圖片。如“晴與清”兩個字,筆者點撥學生:偏旁與太陽有關,所以筆者制定了一些與太陽有關的圖片,而清字偏旁與水有關,創(chuàng)設了與清水有關的情境,讓學生能夠將“清”與“清水”“清洗”“清潔”等相聯(lián)系。這樣,利用一些形象的文字情境,那么學生對漢字的理解更加直觀,識字效果更佳。
2 趣味文字游戲法
基于小學生好模仿、喜愛游戲的天性特點,在教學中可以通過趣味性文字教學喚醒孩子們豐富的想象力,充分釋放其美好的童真,激發(fā)他們參與識字活動的熱情,以提高教學成效,促進其識字寫字的能力。
例如,在學習課文《小壁虎借尾巴》時,筆者以趣味游戲的形式來促進識字教學效果。課伊始,筆者引領孩子誦讀一篇課文,又讓他們默讀三分鐘,并要求在課本上畫出不認識的生字。同時,將角色扮演融入教學之中,在廣闊的田間開展生動的表演游戲。孩子們?yōu)榘缪莺米约旱慕巧?,仔細閱讀課文,揣摩其中的字詞。在田野上,扮演小壁虎的學生在一片歡笑聲中捉住了蚊子扮演者,此時扮演蛇的孩子猛然躥出來拽住“小壁虎”的胳膊,“小壁虎”拼命掙脫,其胳膊道具留下一截在地上,然后迅速逃跑了。孩子們精彩地演繹了文中的片段。在游戲中,課堂一下子被調(diào)動起來,學習氛圍其樂融融,學生識字的效率也必然會得到一定的提高。
3 生活化識字教學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表示,“文字是生活的符號,教學要與現(xiàn)實生活相結合”。我們知道,語言文字衍生于生活,又隨著文字的演化,逐漸被簡化,甚至有的文字隨著時間推移而改變了原有形態(tài),然而卻依舊探尋到生活的印跡。對此,教師如果能夠將識字教學貼近小學生熟悉的生活,不但增添識字過程的趣味,更能夠加深孩子們對漢字的深入理解與認識。
例如:在學習“筆”字時,筆者點撥學生:大家平時看到的毛筆,毛筆的筆桿在古代是通常是竹制的,而筆端則是用柔軟的動物毛發(fā)制作而成的,所以“筆”是“竹字頭”與“毛”的組合。并且,在我國漢文字中,類似的漢字可謂諸多,筆者要求學生在識字時,善于結合生活觀察字體的變化,做生活學習中的有心人。此外,筆者將識字學習擴展到家庭生活,讓孩子們將生活物品標注上“名稱和拼音”的卡片,有助于學生增長生活經(jīng)驗的同時,學習新生詞。因此,教師在教學中結合生活講解漢字,能夠很好地促使學生學習漢字,又在識字中進一步認識生活。
4 圖文并茂繪本法
在傳統(tǒng)小學語文教學中,識字過程較為枯燥機械,長此以往,學生的興趣消失殆盡,故而,在識字教學中,重視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是很有必要的。為此,教師可以利用小學生愛看圖畫的偏好,利用繪本圖文并茂的特征,執(zhí)行圖文整合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的興趣,使他們通過圖文加深對漢字的理解和記憶,掌握識字技巧,提高他們識字的能力。
例如:以《拔蘿卜》一課為例,筆者在識字教學中為學生準備了《螞蟻和西瓜》的繪本,并以圖文并茂的方式進行精品設計,拿來畫板,在每張紙上都插入了課本生字的圖畫,從而引導學生以圖畫來猜測新生字,學生參與的熱情頗高。像學“休”字時,筆者生字的組成部分為依據(jù),通過精美的圖文以使學生體驗到繪本識字的樂趣。在圖畫中呈現(xiàn)左邊一個小女孩,右邊一棵大樹,構成小女孩坐在樹下休息的場景,從而引導學生理解“休”這個字。因此,圖文兼?zhèn)涞睦L本識字教學,滿足了孩子們對高效識字課堂的內(nèi)在需求,促使他們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既提高學生的興趣,又增強其識字的自覺主動性。
綜上所述,識字教學處于小學的初級學習階段,小學生的理解非常有限,這更加需要教師綜合考慮到學生的天性特點,以及實際學情,積極轉變落后的教學理念,開展多樣、新穎的合理教學方法,逐步調(diào)動學生的課堂興趣,提升學生識字的能力。文章目的在于深入了解識字學情及教學現(xiàn)狀,力求探索到有效的教學策略和方法,提高其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王正香.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法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11).
[2] 桂晰虎.淺談小學低段識字教學方法[J].數(shù)字化用戶,2018,2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