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小洛
【摘 要】目的:分析ICU危重癥患者的護理風險管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對象選自我院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期間收治的ICU重癥患者84例,根據(jù)隨機列表法平均分兩組,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2例患者。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管理,觀察組接受護理風險管理。結果:觀察組的軀體活動、精力、睡眠、情緒反應等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評分,統(tǒng)計學有意義(P<0.05);觀察組的風險發(fā)生率為4.76%,低于對照組的19.05%,統(tǒng)計學有意義(P<0.05)。結論:ICU危重癥患者接受護理風險管理,能夠有效降低風險發(fā)生率,提高生活質量,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ICU;危重癥;護理風險管理
【中圖分類號】R47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20--02
ICU危重癥患者的病情較為嚴重,病情復雜多變,患者的身體功能受到嚴重損傷,需對患者實施全面的治療和護理[1]。由于ICU危重癥患者的生命體征較為衰弱,在疾病治療期間容易出現(xiàn)多種風險,影響疾病的治療效果,同時風險的出現(xiàn)會增加護理人員的心理負擔和精神壓力,更加影響疾病的治療和護理工作,因此合理的風險管理對ICU危重癥患者十分重要[2-3]。本文主要研究ICU危重癥患者的護理風險管理效果,如下所示: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選自我院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期間收治的ICU重癥患者84例,根據(jù)隨機列表法平均分兩組,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2例患者。
對照組中,年齡28-77歲,均值(52.66±5.13)歲;男24例、女18例。
觀察組中,年齡29-78歲,均值(53.57±5.18)歲;男23例、女19例。
組間一般資料作比較,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管理,方法為:ICU患者在治療期間,加強對患者病情觀察、輸液護理,遵醫(yī)囑給予患者用藥,并做好病房衛(wèi)生。
觀察組接受護理風險管理,方法為:①組建護理風險管理小組:選擇ICU護理人員的護士長擔任小組組長,并選擇工作經(jīng)驗豐富、業(yè)務能力強、心理素質高的護理人員作為小組成員,對ICU患者的病情進行分析、評估,找尋患者護理工作中存在的風險,然后制定合理的護理管理方法。
②加強培訓:要加強對護理人員的護理風險管理培訓,通過講座的方式使護理人員掌握風險管理的重點、護理風險管理預案、護理風險管理理論知識等,并對護理人員進行考評,在合格后方可正式上崗;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做到賞罰分明,提升護理人員的工作責任心,保證各項護理預案均能正常實施。
③風險管理實施:將同類疾病、同類癥狀的患者歸于一組,對該組患者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方案;在護理工作期間要對患者病情的變化情況、臨床癥狀改善情況進行監(jiān)測,對于存在風險可能的患者,要及時的制定預防措施,若患者已經(jīng)出現(xiàn)跌倒、壓瘡、非計劃拔管等風險事件,要及時的采取措施,并與患者及其家屬做好溝通工作。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的生活質量評分情況以及風險發(fā)生率,并作對比。
1.4 數(shù)據(jù)處理
用spss22.0軟件統(tǒng)計處理文中數(shù)據(jù)。計量、計數(shù)資料依次采用t、χ2檢驗,均數(shù)±標準差、百分比(%)表述。P<0.05表明統(tǒng)計學有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觀察組的軀體活動評分為(56.52±5.39)分、精力評分為(57.28±5.54)分、睡眠評分為(57.16±5.49)分、情緒反應評分為(57.53±5.58)分;
對照組的軀體活動評分為(42.29±4.16)分、精力評分為(43.48±4.21)分、睡眠評分為(43.09±4.18)分、情緒反應評分為(43.86±4.25)分。
觀察組的軀體活動、精力、睡眠、情緒反應等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評分,統(tǒng)計學有意義(P<0.05)。
2.2 兩組的風險發(fā)生率對比
觀察組中,1例出現(xiàn)壓瘡、1例出現(xiàn)跌倒,風險發(fā)生率為4.76%(2/42);
對照組中,3例出現(xiàn)壓瘡、3例出現(xiàn)跌倒、2例出現(xiàn)非計劃拔管,風險發(fā)生率為19.05%(8/42)。
觀察組的風險發(fā)生率為4.76%,低于對照組的19.05%,統(tǒng)計學有意義(P<0.05)。
3 討論
ICU危重癥患者病情較為嚴重,在疾病治療期間容易出現(xiàn)多種風險事件、并發(fā)癥,甚至出現(xiàn)死亡,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嚴重的威脅,因此需要對患者實施合理的管理工作,以降低風險事件的發(fā)生率[4-5]。
在對患者實施護理風險管理時,需要對可能發(fā)生的風險事件進行分析,并對患者出現(xiàn)風險事件的可能性進行評估,這可以為患者制定針對性的護理管理;通過選擇經(jīng)驗豐富、心理素質良好的護理人員,能夠為患者提供更高的護理服務,通過對護理人員的培訓工作,能夠全面提升護理人員的理論知識水平和實際操作水平,進而使護理人員及時發(fā)現(xiàn)并處理護理中存在的風險事件,有效保證護理質量,減少疾病治療期間風險事件的發(fā)生。
研究得出,觀察組的軀體活動、精力、睡眠、情緒反應等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評分,統(tǒng)計學有意義(P<0.05);觀察組的風險發(fā)生率為4.76%,低于對照組的19.05%,統(tǒng)計學有意義(P<0.05)。
綜上所述,通過實施護理風險管理,ICU危重癥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明顯提升,風險發(fā)生率顯著下降,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胡彥昌, 杜梅霜.ICU護理風險管理應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的護理[J].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9, 38(2):158-160.
林日霞, 張海燕, 郭蕓.重癥ICU患者護理風險管理在其實施全過程臨床護理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7, 36(23):3286-3289.
徐娟.風險管理對ICU護理質量和護理人員職業(yè)認同感的影響[J].中西醫(yī)結合護理(中英文), 2017, 003(008):P.17-19.
蔣飛華, 曾麗清, 谷欣.醫(yī)院感染控制模型在危重癥監(jiān)護病房管理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8, 37(3):409-412.
徐燕, 吳春燕, 鄭鵬, et al.同質化氣道護理在序貫性建立人工氣道救治重癥腦損傷中的應用[J].中西醫(yī)結合護理(中英文), 2017, 3(12):148-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