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姝亞 何孟利
【摘 要】目的:觀察快速康復護理在腸道手術患者胃腸功能恢復中的作用。方法: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2例腸道手術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是否行快速康復護理將患者分為對照組(31例:未行快速康復護理)與實驗組(31例:行快速康復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胃腸道功能恢復情況。結果:實驗組患者術后首次肛門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以及首次進食時間均高于對照組,數(shù)據(jù)差異明顯(P<0.05)。結論:腸道手術患者患者快速康復護理干預效果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
【關鍵詞】快速康復護理;腸道手術;胃腸功能恢復
【中圖分類號】R473.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20)20--01
腸道手術患者術后腸道蠕動功能減弱,易增加患者術后便秘、腹瀉、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發(fā)生風險,不利于腸道手術患者術后機體恢復,快速康復護理是一種以縮短患者住院時間、促進患者各項功能恢復為主要目的的綜合型護理模式[1]。本次研究為論證快速康復護理對腸道手術患者預后影響,比較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62例圍手術期分別行常規(guī)護理、快速康復護理,兩種不同護理模式患者胃腸功能恢復情況,具體情況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2例腸道手術患者按照是否行快速康復護理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實驗組行快速康復護理(n=31):男、女分別16例、15例,年齡/平均年齡為:26歲~72歲、(43.82±1.42)歲。對照組未行快速康復護理(n=31):男、女分別17例、14例,年齡/平均年齡為:26歲~71歲、(43.81±1.44)歲。本次研究對象在性別、平均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經統(tǒng)計學驗證無明顯差異,P>0.05。
1.2 病例選擇標準
納入標準:
(1)患者均順利完成腸道手術。
(2)患者患者神志、認知以及思維正常,在獲知本次研究目的后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
(1)排除神志、認知以及思維異?;颊摺?/p>
(2)排除圍手術期診療資料不全的患者。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分別術前8h、12h禁食、禁水,并在手術前一晚行胃腸準備,手術結束患者排氣后準許患者飲用少量清水,若患者飲水后各項生命指征平穩(wěn)則由流食逐漸恢復至普食,術后2天至3天根據(jù)患者耐受能力,逐漸指導患者翻身、下地活動。
實驗組:
(1)術前;在對照組常規(guī)胃腸道準備的同時,術前8h口服500mL 37℃ 10.0%葡萄糖溶液,術前2h口服250mL37℃ 10.0%葡萄糖溶液。
(2)術中:
①保溫干預,術前半小時將手術室溫度提升至26℃,相對濕度控制在50%-60%,并在患者身下放置加熱毯,在有效暴露患者手術區(qū)域的同時為患者加蓋棉被。此外,術中灌洗液以及輸注液體在使用前均進行加熱升溫處理,以避免患者術中體溫出現(xiàn)較大波動。
②限制補液量,術中護理人員依據(jù)患者尿量、出血量,科學計算術中體液丟失情況,依據(jù)體液丟失情況科學補液,手術當天補液量應控制在150mL。
(3)術后:
①早期胃外腸營養(yǎng)支持,若患者術后6h各項生命指征平穩(wěn),可準許患者飲用30mL37℃ 10.0%葡萄糖溶液,并根據(jù)患者各項營養(yǎng)指征變化情況,實時給予腸內營養(yǎng)支持。
②患者意識清醒恢復后拔除導尿管,對于結腸手術患者可在術后第1天清晨拔管,對于低位直腸手術患者可在術后第2天至第3天去拔管。
③早期活動:患者術后6h內去枕取平臥位,6h以后對于各項生命指征平穩(wěn)的患者每隔2h變換一次體溫,術后第1天患者可自主在床上行踝關節(jié)、髖關節(jié)運動。術后2天至術后3天鼓勵患者下床活動。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胃腸道功能恢復情況。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SPSS21.0系統(tǒng)處理結果數(shù)據(jù),()表示的平均值應用t 檢驗,P值超過0.05則表示組間數(shù)據(jù)差異明顯,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比較兩組患者胃腸道功能恢復情況,具體情況(見表1),實驗組患者術后首次肛門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以及首次進食時間均比對照組早。
3 討論
腸道手術患者術前胃腸準備以及術中操作均可對胃腸道造成不同程度的刺激,繼而影響腸道手術患者術后胃腸功能的恢復,誘使腸道手術患者術后發(fā)生便秘、腹瀉或腹脹,繼而降低患者圍手術期舒適感,延長患者機體恢復時間??焖倏祻妥o理創(chuàng)是由丹麥外科醫(yī)生提出的圍手術期外科護理干預模式,該護理模式以降低手術操作對機體造成的應激反應,縮短患者住院時間為主要目的[2]。腸道手術患者術前給予少量葡萄糖,以保證患者術中能量充足,防止患者由于長期禁食禁水出現(xiàn)饑餓、口渴。術中保溫護理以及補液控制,防止患者發(fā)生低體溫以及交感神經興奮。術后通過強化營養(yǎng)干預以及康復鍛煉,在補充機體所需能量的同時促進胃腸蠕動。
本次研究顯示實驗組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快,術后首次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以及首次進餐時間均比對照組早,綜上所述,腸道手術患者快速康復護理有利于胃腸功能的恢復。
參考文獻
李燕.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措施在胃腸道手術患者胃腸功能恢復中的應用效果[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7,21(48):42.
杭凌,陳曉峰,丁曉艷, 等.快速康復外科護理路徑在腹腔鏡胃腸道腫瘤患者圍手術期的應用[J].江蘇醫(yī)藥,2015,18(21):2643-2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