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太慧
【摘 要】目的:分析呼吸護理對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預防院內呼吸道感染的護理價值。方法:于2018年4月-2020年4月期間,選擇納入92例急性左心力衰竭病例樣本,以隨機單雙號方式將納入樣本分組,46例設置對比組予以一般護理,46例設置研究組輔以呼吸護理,分析在預防院內呼吸道感染中的護理價值。結果:經統(tǒng)計,研究組各項呼吸道感染情況發(fā)生率均低于對比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針對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在預防院內呼吸道感染方面加強呼吸護理可最大程度降低相關感染發(fā)生率,應用價值理想、可靠。
【關鍵詞】急性左心力衰竭;院內呼吸道感染;呼吸護理;護理價值
【中圖分類號】R183.3 ? ? ?【文獻識別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0-0259-01
引 ?言
急性左心力衰竭是指因左心功能異常引起的臨床綜合征,以心率增快、呼吸困難、肺水腫等為主要臨床癥狀,若治療不及時、護理不到位,??梢鸶鞣N并發(fā)癥,危及生命,其中,呼吸道感染是常見并發(fā)癥,發(fā)生這一情況不僅會影響治療,也會改變預后,因此,需要引起臨床重視,采取必要措施積極預防院內呼吸道感染[1]。本次研究選擇納入92例急性左心力衰竭病例樣本,予以不同護理干預,分析在預防院內呼吸道感染中的應用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于2018年4月-2020年4月期間,選擇納入92例急性左心力衰竭病例樣本,以隨機單雙號方式將納入樣本分組,46例設置對比組:男27例、女19例,年齡40~80歲,均值數(60.3±13.5)歲;46例設置研究組:男26例、女20例,年齡41~80歲,均值數(60.5±13.7)歲;納入樣本符合急性左心力衰竭診斷指南與標準[2],無其他嚴重合并疾病,患者及家屬事先知情研究內容、目的、及風險,同意參與,研究內容符合醫(yī)院倫理學相關要求,兩組樣本基線資料對比結果為:P>0.05,提示本次研究可行。
1.2 方法
46例設置對比組予以一般護理,護理人員遵醫(yī)囑指導患者用藥、休息、以及飲食等,監(jiān)測其生命體征、意識神志等的變化,將相關信息及時反饋至醫(yī)生,配合進行治療。
46例設置研究組輔以呼吸護理,首先,改善病房環(huán)境,定期開窗通風,保持病房空氣干凈,同時,調整病房內溫度、濕度,確保處于適宜狀態(tài),及時根據天氣、氣溫等的變化給予保暖、降溫護理,另外,注意做好隔離措施,避免發(fā)生院內感染;其次,協(xié)助患者處于最適體位,適當抬高床頭,取半臥、坐位等體位,放低雙腿,減少靜脈回流,改善肺水腫,緩解呼吸困難,定期協(xié)助患者進行翻身,一般為每2小時一次,同時,注意及時清除患者鼻腔、口腔等分泌物,確保呼吸道時刻處于通暢狀態(tài),對于痰液無法咳出者,護理人員可借助拍背協(xié)助咳痰,若痰液過于粘稠,還可采取霧化、吸痰等措施;再者,針對采取呼吸機治療患者,護理人員還應重視呼吸機的清潔、消毒,固定管道,防止出現脫落,密切監(jiān)測患者情況,一旦滿足撤機標準及時停止使用呼吸機,降低因長期使用呼吸機造成呼吸道感染概率;最后,加強患者相關指標檢測,如痰培養(yǎng)、白細胞計數等,若存在感染征象,及時采取對癥治療。
1.3 觀察指標
觀察分析院內呼吸道感染發(fā)生情況,體溫≥37.5℃、白細胞計數≥10×109/L、X胸片存在炎變、痰培養(yǎng)檢測為陽性,符合其中一項及以上可判定為呼吸道感染[3]。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用SPSS24.0軟件計算處理研究數據信息,計量資料(-x±s),t檢驗,計數資料(n,%),x2檢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呼吸道感染發(fā)生情況對比
經統(tǒng)計,研究組各項呼吸道感染情況發(fā)生率均低于對比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
3 討論
急性左心衰竭是臨床常見、多發(fā)心內科危重癥,因發(fā)生疾病后患者心功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降低,致使生理抵抗、免疫等功能下降,在疾病進展過程中常會伴發(fā)院內呼吸道感染,而呼吸道感染又會加重疾病嚴重程度,影響治療、預后,因此,采取必要干預措施預防院內呼吸道感染對患者具有重要現實意義。既往常規(guī)護理因過于機械化、廣泛,缺乏針對性,故干預效果不是非常理想,加強呼吸護理可增加對呼吸道的保護力度,改善其肺功能,有助良好彌補和改善常規(guī)護理的缺陷、弊端,使得臨床護理更具完整性、針對性,可滿足不同患者個體化的需求,實現護理干預的真正價值[4]。
此次研究結果顯示:經統(tǒng)計,研究組各項呼吸道感染情況發(fā)生率均低于對比組,差異顯著,P<0.05,說明加強護理護理在預防院內呼吸道感染方面具有良好效果與價值,分析原因在于呼吸護理為針對性較強的一項干預措施,通過多種護理服務,比如:改善病房環(huán)境、給予體位護理、加強呼吸道管理、以及定期檢測相關指標等,可改善患者呼吸道情況,確保呼吸道處于通暢狀態(tài),進而更好預防呼吸道感染的發(fā)生。
綜上,針對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在預防院內呼吸道感染方面加強呼吸護理可最大程度降低相關感染發(fā)生率,應用價值理想、可靠。
參考文獻
[1]陳曉麗.觀察呼吸護理對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預防院內呼吸道感染的護理效果[J].中國農村衛(wèi)生,2019,11(15):44-45.
[2]王菲.呼吸護理對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預防院內呼吸道感染的護理體會[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9,17(22):248.
[3]彭紅華.呼吸護理對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預防院內呼吸道感染的效果[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9,17(11):71-72.
[4]賈英嵐.研究呼吸護理對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預防院內呼吸道感染的影響[J].罕少疾病雜志,2019,26(01):40-4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