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幾年,隨著互聯網經濟在國內的高速發(fā)展,居民的消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而大學生作為特殊的消費群體,其消費水平也隨之提高。常見的大學生超前消費,即大學生的消費金額超出了其現在的消費能力。本文通過探究大學生消費心理和消費方式,從個人,家庭,學校,社會角度提出觀點,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關鍵詞:大學生;超前;消費
一、引言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時代的進步,現在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觀念也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大學校園生活環(huán)境和方式與之前的學校生活不同,父母也不能時時對孩子進行監(jiān)管,而學生自己也覺得自己已經“獨立”,對于自己喜歡的東西有購買的權力和自由。然而大學生主要經濟來源是父母給的生活費,并且這些生活費的數額也是有限的。這些有限的數額遠遠不能滿足大學生的消費欲望,再加上互聯網經濟突飛猛進,商家為了提高銷售額獲得利益,各種分期免息,滿減,促銷層出不窮,超前消費似乎是必然。本文只針對大學生超前消費現象進行探討。
二、超前消費行為和方式
(一)超前消費行為
目前大學生超前消費行為非常的常見,消費的對象也不盡相同,服裝,旅行,化妝品,電子產品,書籍各類培訓費,食品等等。其中,在女生中化妝品所占的消費比重相對較高,而男生的電子產品相對較高。就整個大學生群體而言,服裝,旅行,電子產品的比重相對較高。這也反映了,當代大學生對于外在的似乎看的更重一些。對于外在的追求過高,往往會反應內在的缺失,大學的生活環(huán)境相對來說更加的開放自由。大學生能夠接觸到更多的新鮮事物,同樣也對新鮮事物具有好奇心并且愿意接納,對于一些商品的需求也增加了,很容易讓大學生對于高檔產品的認知有偏差,想通過大牌子,來顯示自己的省份和地位。通過買大牌任意消費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形成了一種享樂主義,造成了超前消費。
(二)超前消費方式
超前消費的主要方式是通過京東白條,螞蟻花唄,360借條和其他網貸,購買自己當下沒有能力購買的物品。同時,分期支付的方式也不少,這些支付方式往往操作簡單,要求少,門檻低,大學生很容易就能通過這些方式買下自己暫時沒有能力買的東西。而商家為了促進消費,也會推出分期免息,滿減,促銷等營銷手段,這些都切合了現在大學生的實際消費能力。
三、超前消費的原因
(一)外因
超前消費的外在原因主要是由大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引起的,近年來網購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助長了很多不理性消費,攀比現象也變的很普遍。大學生主要的生活環(huán)境是由學校提供的,這也從側面說明產生超前消費,學校對于學生引導不夠,有時也存在學校的老師可能不認識學生,學校對學生往往更重視學生的安全和學習,而對于引導學生建立正確消費觀這方面卻做得不夠。此外,網購支付方式很簡便,有時候只需要將自己的指紋輕輕一放或者用面部輕輕一對就能進行支付。這樣簡便的方式,很容易造成消費沖動,而在這種情況下買的東西往往只是一時喜歡,并非真的有需求。這也造成他們的宿舍,堆滿各種各樣沒用的東西,變成了一個雜物間。有的平臺雖然說不上騙,但其給大學生提供的借款和還款方式都是不合理的,有時大學生可能只要碰上這樣的借款,就無法輕易脫身。最后,大學生有了超前消費這樣不是很正確的消費方式,父母有一定的責任,雖然價值觀和消費觀會根據個人的生活環(huán)境或者成長有所改變。但其根本還是源于家庭,一個人的價值觀和金錢觀,很受家庭的影響。父母確實應該給作為大學生的子女更多的空間和自由,但這并不代表可以除了每個月給固定的生活費之外,就可以不管不問。
(二)內因
對于產生超前消費的內在原因,主要是學生的消費觀念和價值觀念不成熟,抵御外界誘惑的能力比較低,容易形成跟風攀比的消費心理,大學生對于事物都有很強的好奇心,愿意嘗試,也喜歡現在方便快捷的消費方式,凡是來的快去的也快。做事不顧后果,甚至消費的時候全然不顧自己是否具備償還能力。其次,這一代的大學生,適逢其時,社會經濟發(fā)展好,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升,家里通常就一兩個孩子,沒有過過苦日子,窮日子,不知道一顆一粒當思之來之不易。缺少勤儉意識,不能理解父母的不易。并且,由于大學生本身是介于大人和孩子之間的,大學之前獨立消費的情況很少,缺少消費經驗,容易做出不理性的超前消費。
四、如何解決超前消費
(一)個人
作為當代大學生,理應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和價值觀,不盲目從眾,不盲目消費,不跟別人攀比,注重自己的內在培養(yǎng),在浮躁的環(huán)境下學會自我沉淀,時刻謹記學生當以學業(yè)為重。更要具備勤儉意識,要知道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二)家庭
家庭作為學生最初生活和認識這個世界的地方,對于其以后的的人生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因此家長在孩子一生,都有管教之責,面對當前互聯網經濟的大浪潮,更應該及時提醒,時時溝通,幫助他能夠建立正確的消費觀。
(三)學校
學校作為教書育人的地方,除了要教學生文化知識,更要教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學??梢詫⑾M心理相關的專業(yè)知識設置為一門課程或者定時開展關于正確引導消費的講座和主題班會。同時要增強學生和老師的交流,學校也要積極宣傳倡導理性消費,共同營造一個理性消費的環(huán)境氛圍。
(四)社會
社會要引導輿論,利用政府職能進行宣傳,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不要讓超前消費成為一種潮流,同時嚴厲打擊某些不合法的借貸平臺或者線下機構,加強合法平臺的管控,對其借款標準進行一定的限制,保護大學生的合法權益。
五、結論
“以中國之心思通外國技巧可也,以外國之習氣變中國之性情不可也”,“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學貫古今,這是沈葆楨教育疏導學生獨到的見解。從某種程度上說,如今大學生的超前消費跟西方的消費方式很像,但是這并不合理,也不值得提倡,對于西方文化更不能一味追捧,要進行理性學習。大學生超前消費的現象雖然很普遍,但有因可循,這也反映如今互聯網經濟新浪潮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變化,變化有好有壞,我們需要做出正確的取舍。同時大學生作為國之棟梁,更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參考文獻:
[1]賀薈文.關于大學生消費觀念的分析及探討[J].才智,2006(1).
[2]趙佳敏,張有亮.大學生網絡借貸的法律審視與安全閥機制研究[J].浙江海洋學院學報(人文科學版),2017(2).
[3]王麗.大學生消費觀及其培養(yǎng)[J].科學時代,2013(1).
[4]陳沙麥. 福建(馬尾)船政文化民族精神研究[J].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1).
作者簡介:
龔靜(1999—),女,河南信陽人,煙臺南山學院商學院國際商務專業(yè)在讀本科生,研究方向:國際商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