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琪
◆摘 ?要:現階段,隨著信息技術在數學課堂的有效應用,進一步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教師通過合理的應用信息技術手段,構建了更加高效的數學教學課堂,利于激發(fā)學生興趣。因此,在開展數學教學過程,教師要科學的進行教學設計分析,從而才利于不斷提高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希望結合實踐研究,能夠不斷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信息技術;應用
信息技術教學方法的應用要以學生為主體,要重視結合具體教學內容,有效的引入信息技術方法,從而才利于不斷提高數學教學有效性。在具體分析過程,本文總結了信息技術應用的優(yōu)點,分析了具體的應用對策。旨在不斷提高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融合效率,從而為學生數學學習能力提高奠定良好基礎。
1在課堂中運用信息技術的優(yōu)點
1.1方便快捷
多媒體技術應用得越來越廣泛了,尤其是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整體提高課堂的質量。傳統(tǒng)小學數學的課堂里面,教師講課只能在黑板上寫板書,然后根據教材內容去講課,這樣的方式比較落后,不利于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而且還限制了學生的學習?,F在的小學數學課堂就不同于以往了,課堂應用信息技術后更方便了,教師只要利用多媒體播放學習的內容,然后直接講給學生,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質量,而且還讓課堂效率有所提高。
1.2直觀立體
伴隨信息技術的不斷應用,小學數學教師講課的形式變得更加先進了,學生在課堂可以直接看到立體化的知識。比如,學習《圓柱與圓錐》的時候,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屏幕上呈現動態(tài)化的圖形,進而讓學生看到圖形的多個面,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另外,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能夠幫教師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3功能強大
在小學課堂中應用多媒體,投影機等新型技術,對于數學課堂教學而言有很大助益。同時,信息技術的豐富,可以讓課堂引入,總結等方面都有了更好的支撐,并在這些技術的作用下,全面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課堂教學的效率。
2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
2.1教學方式多樣化
過去教學形式,學生們都很被動,在課堂上沒有太多的發(fā)言權,基本上都是教師在講,學生在聽,參與度并不是很高,這種形式太過于單一化?,F在把信息技術和數學教學進行結合,也就是將教師的講解和展示結合起來,這樣學生就能夠體會到教學的多樣性,進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促使學生把精力主動投入到課堂當中。
比如,教師在講解“方向與位置”過程中,傳統(tǒng)教學形式,教師會覺得該內容很簡單,很容易理解,然后會用簡單的講解和習題一帶而過,學生不僅產生不了深刻的印象,而且還無法產生學習的興趣。所以,講解的時候要準備有關的圖畫,視頻,再來配合教師的語言講解,這樣更容易幫學生深入理解。再如,播放動畫片節(jié)選《熊出沒》,讓學生觀察動畫中的人物和建筑,確定方向和位置。接著提出問題,“動畫開始播放的方向是北,熊大行走路線什么樣?”此時讓學生用語言表達,并用圖形的形式把具體的路線畫出來。多媒體教學,一方面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專注于課堂學習,另一方面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數學知識,進而構建出多層次,高效率的課堂。
2.2抽象知識具象化
數學是一門抽象化的學科,學生要具有想象能力以及抽象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的時候,教師會遇到不能用語言準確表達情境這樣的問題,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就可以把問題解決掉。由此可見,教師使用多媒體技術可把抽象的情境用圖像的形式加以表現,促使學生腦海里面產生形象的感覺,進而增強對問題的深入性理解。
比如,教師講解“圖形的變換”,需要學生有空間的能力,可以在腦中產生圖形變換的感覺,這對于小學生而言是需要教師進行引導的。此時,教師可在課堂融入多媒體技術,并在課堂播放動畫,讓學生產生想象。比如,演示軸對稱圖形繞軸旋轉的整個過程,可先用語言引導學生,并讓學生依據對稱軸去畫對稱圖形。同時,也可以用動畫演示圖形旋轉過程,比如展示90度,80度、360度,進而讓學生可以想象出變換以后的圖形,長期堅持的話,學生們的邏輯能力也會得到培養(yǎng)。
2.3課堂效率高效化
在過去教學形式當中,教師講課的效率并不是很高,每個章節(jié)的知識都要講很長時間,學生如果不懂還要再多講幾遍,最主要的問題就是知識沒有形成一個統(tǒng)一性的框架,學生無法把學到的知識這完全融入到一起,舉一反三更是無法實現,進而學了新的知識就把舊的知識給忘掉。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可以把知識形成一個整體的框架,學生看到就能夠有清楚的認知,在講新知識的時候就能夠很快的接受,促使課堂更加高效。
比如,針對“小數的認識和加減法”的內容,教師講解若只是利用課本幫學生理解,課堂效率就會降低。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利用多媒體的便利性,提前準備學生需要做的習題內容和學生要認識的小數,不僅節(jié)省了時間,而且還有時間親自帶學生去練習。以不同小數位的小數為例,讓學生辨認什么樣的數是小數,如何區(qū)分一位小數和二位小數。然后再設計相應的加減法方面習題,讓學生先做一位小數的加減運算,再練習多位小數的加減運算,像這樣從簡到難的形式,教師除了節(jié)省了課堂時間以外,還在很大程度上讓課堂結構得到了優(yōu)化,進而整體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3結束語
總之,在信息技術教學方法應用過程,數學教師要有效的掌握信息技術應用技巧,要不斷學習與實踐,從而才利于全面提高信息技術方法應用效率。通過以上分析,教師通過運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利于推進數學教學改革與發(fā)展。因此,教師要不斷研究信息技術方法應用對策,從而才利于有效的提高數學教學能力。
參考文獻
[1]王堂宏.小學信息技術與學科有效整合的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43):168.
[2]劉佳.信息技術讓小學數學練習設計更精彩[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20):67.
[3]雷福明.信息技術——小學數學教學的得力助手[J].亞太教育,2019(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