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麗娟,馬雪麗,王 澤,裴嬋明,沈國平,邢江娃,朱德銳,王 嶸
(青海大學醫(yī)學院,基礎醫(yī)學研究中心,青海 西寧 810001)
高原環(huán)境干燥、紫外線強,研制保濕霜對維護皮膚健康意義非常。皮膚保濕效果主要取決于角質(zhì)層的含水量,角質(zhì)層含水量處于10%~30%之間時皮膚呈現(xiàn)健康狀態(tài)。
四氫嘧啶(1,4,5,6-四氫-2-甲基-4-嘧啶羧酸,Ectoine)是嗜鹽或耐鹽菌胞內(nèi)合成的一類能夠抵抗外界高鹽脅迫的相容溶質(zhì),能夠?qū)毎?、蛋白質(zhì)和核酸提供保護作用,可作為細胞保護劑和穩(wěn)定劑。Ectoine能夠聚集H2O分子簇,具有重組皮膚細胞膜、保護皮膚免受紫外線傷害、抑制黑色素生成的作用。同時,Ectoine還可保護細胞膜屏障免受表面活性劑的破壞;聚集的Ectoine-H2O分子簇能在一段時間內(nèi)保持相對穩(wěn)定,產(chǎn)生長效保濕功效,功效優(yōu)于甘油[1-2]。
本研究應用相容溶質(zhì)四氫嘧啶制備保濕霜,并初步評價其保濕及美白效果。
實驗級豚鼠[動物批準號SCXK(陜)2019-003,購自陜西科奧生物有限公司],動物的使用與處理經(jīng)青海大學醫(yī)學院實驗動物倫理委員會批準。Ectoine(HPLC級,≥98%,購自上海泰坦科技有限公司);電熱鼓風干燥箱(DHP-9162型,上海恒科公司);移液器和離心機(德國Eppendorf公司);高壓蒸汽滅菌鍋(CL-40M,日本ALP公司);分析天平(JB/T-5374-1991,精度0.1mg,瑞士梅特勒-托利多公司);純水儀(Mili-Q Integral,美國默克化工公司);高速勻質(zhì)機(IKA-T18型,德國IKA公司);無菌操作臺(VD-850型,蘇州凈化公司);V1000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SP-754型,上海天美公司);精密pH計(SK-IV型,香港百士香公司);皮膚水分測試儀(M17B型,深圳市美立康科技有限公司)。
1.2.1 保濕霜制備
A相的制備:稱取適量的去離子水、甘油、金縷梅提取液置勻質(zhì)機攪拌至均勻。B相的制備:稱取適量的鯨蠟硬脂基葡糖苷、甘油油酸酯檸檬酸酯、乳木果油于80 ℃超級恒溫水浴箱中攪拌至溶解。將B相沿玻璃棒緩慢加至A相并沿著一個方向攪拌至混勻。待溫度冷卻至45 ℃時,加入剩余成分后置高速勻質(zhì)機乳化20 min。
1.2.2 乳化體系與工藝條件
為了確定最佳乳化體系的成分配比,在單因素試驗的基礎上進行正交實驗。選擇對乳化體系穩(wěn)定性影響較大的甘油油酸酯檸檬酸酯、鯨蠟硬脂基葡糖苷、乳木果油、甘油4種成分;同時選擇對制備工藝起重要性影響的乳化溫度、乳化時間、攪拌速率和投料方式4種條件因素,分別進行4因素3水平正交實驗(表1~2)。采用正交設計表L9(34)對乳化劑的配比和制備工藝條件進行甄選,并對最佳的配方體系進行外觀、氣味、色澤和涂展性考察,評估值各25分,以確定最佳乳化劑組成配比及工藝條件。
表1 L9(34)乳化劑配比正交實驗因素水平表
表2 L9(34)制備工藝條件正交實驗因素水平表
1.2.3 感官及理化評價
感官及理化指標評價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輕工行業(yè)標準QB/T2872-2017》進行。皮膚毒性試驗與刺激性試驗[3]:準備20只豚鼠,將豚鼠背部兩側(cè)脫毛處理后(4cm×5cm),采用同體自身左右對比法將脫毛皮膚劃破(以滲血為度)、消毒,左右兩側(cè)皮膚的破損程度相一致,左側(cè)涂受試樣品,右側(cè)涂賦形劑作為空白對照組,15 min后用溫水清洗,分別于1、24、48、72 h和96 h時觀察涂抹皮膚的變化(評價標準及評分:無反應0,輕度1,中度2,重度3;評價指標:紅斑,充血,水腫,出血,糜爛,潰瘍)。人體斑貼試驗評價采用《試用人群調(diào)查表》[4]:選取健康志愿者20人,男女各50%,年齡22~25歲。用受試物原液或稀釋液沾濕紗布(折疊數(shù)層,每邊1cm)后緊貼于前臂內(nèi)側(cè)皮膚上,外蓋一層油紙或塑料薄膜,用繃帶固定。分別于24、48 h時觀察涂抹部位的皮膚變化情況。受試部位無任何反應為(-);出現(xiàn)輕微瘙癢發(fā)紅為(+);出現(xiàn)單純紅斑、瘙癢為(±);出現(xiàn)水腫性紅斑、丘疹為(++);出現(xiàn)顯著紅斑、丘疹及水皰為(+++)。
1.2.4 功效性評價
體外功效測定:保濕率測定參照文獻方法[5]用載玻片和醫(yī)用透氣膠帶(類仿角質(zhì)層和表皮)制成2 cm×3 cm的模擬裝置,涂抹0.5 g的樣品,放入25 ℃的電熱鼓風干燥箱中。精密稱量模擬裝置樣品放置前質(zhì)量(M1)和放置后質(zhì)量(M2),稱量間隔5 min,共4次,計算保濕率(M2/M1×100%)。美白性能測定采用酪氨酸酶抑制活性法檢測[6],在475 nm處檢測吸光度值,并計算樣品液的酪氨酸酶抑制率(Ⅰ),Ⅰ%=[1-(B1-B2)/(A1-A2)]×100%(其中A1為空白樣板有酶體系吸光度、A2為空白樣板無酶體系吸光度、B1為樣品組有酶體系吸光度、B2為樣品組無酶體系吸光度)。人體功效評價:分別測試試用者使用前以及使用后(即時、30min、60min)的皮膚水分值,以水分值的差值大小評測產(chǎn)品保濕性(溫度20℃,相對濕度40%~60%)。使用產(chǎn)品前后皮膚水分值差別反映產(chǎn)品的即時補水能力,60 min后的皮膚水分值反映保濕霜的持續(xù)縮水能力。膚質(zhì)改善測試:僅測試使用產(chǎn)品前后皮膚的含水量、含油量[7-8]。
以外觀、氣味、色澤和涂展性為綜合考察指標,設計正交實驗L9(34),進行乳化劑配比和極差分析(表3)。結(jié)果顯示極差數(shù)據(jù)RB>RC>RD>RA(因素B>C>D>A),即鯨蠟硬脂基葡糖苷影響最大,其次是乳木果油和甘油。甘油油酸酯檸檬酸酯的影響最小,差異性不明顯。最佳濃度配比組合為A1B3C1D2,即甘油油酸酯檸檬酸酯為0.83%、鯨蠟硬脂基葡糖苷為8.0%、乳木果油為2.7%和甘油為5.0%?;诖伺浔冉M合所制備的保濕霜穩(wěn)定性最佳。
表3 乳化劑配比正交實驗結(jié)果分析
以外觀、氣味、色澤和涂展性為綜合考察指標,設計正交實驗L9(34),進行制備工藝條件選擇和極差分析(表4)。結(jié)果顯示極差數(shù)據(jù)RD>RC>RA>RB(因素D>C>A>B),即加料方式影響最大,其次是乳化溫度和攪拌速度。乳化時間的影響最小,差異性不明顯。最佳工藝條件組合為A2B2C2D3,即攪拌速率為10000 r/min,乳化溫度為80 ℃、乳化時間為20 min。最佳制備方法為油水分相法。
表4 制備工藝的正交實驗結(jié)果分析
經(jīng)正交實驗甄選最佳乳化劑濃度配比與制備工藝,確定最佳配方體系(表5)。
表5 四氫嘧啶純天然保濕霜配方
按照上述配方制備保濕霜,皮膚涂抹實驗顯示分布均勻,pH介于5.0~6.0之間,呈弱酸性。離心(3000r/min)30 min后,未出現(xiàn)油水分層現(xiàn)象;在高溫40 ℃和低溫-10 ℃條件下均未出現(xiàn)分層、析出顆?;蚱渌痪坏默F(xiàn)象;在自然光照條件下連續(xù)放置一周后未出現(xiàn)變色、變味或其他異常現(xiàn)象。
設置Ectoine質(zhì)量分數(shù)梯度為0%、0.5%、1%、1.5%和2%,對Ectoine濃度配比進行甄選,并計算保濕率(表6)。本研究配方中,Ectoine的最佳比例為1.5%,保濕效果最佳(保濕率均值99.6%)。Ectoine濃度與保濕效果分析顯示,濃度低于1.5%時,保濕效果有所下降(86.9%~97.9%),而高于1.5%后的保濕效果無顯著差異(97.9%~99.6%)。按配方制備的保濕霜的保濕效果:在25 ℃時4個時間段(5、10、15、20min)的保濕率分別為99.9%、99.7%、99.5%、99.3%,平均保濕率達99.6%;酪氨酸酶抑制率達62.0%。使用前、后以及使用后30 min及60 min皮膚水分值試驗、組間方差分析結(jié)果(表7~8)顯示,使用前后皮膚水分率變化明顯(使用前33.25%,使用后47.67%),平均增長率為14.42%,使用后(即時,30min,60min)相對于使用前皮膚水分率明顯提升,組間差異顯著(P<0.05),說明該保濕霜的補水能力強。使用后30、60 min的水分率分別為44.0%、43.55%,水分率無明顯變化,說明該保濕霜持續(xù)補水能力較強,保濕性能良好。
表6 不同質(zhì)量分數(shù)四氫嘧啶保濕霜的保濕率
表7 皮膚水分率測試及斑貼試驗結(jié)果
續(xù)表:
表8 皮膚水分率的分析統(tǒng)計結(jié)果
乳化劑是化妝品配方中的重要組分,不僅要具備優(yōu)異的乳化性能(可使油和水形成均勻、穩(wěn)定的乳化體系),而且要有有利于各組分發(fā)揮其護理性能及功效性的作用[9]。常見的乳化劑類型主要包括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系列、烷基糖苷系列、司盤吐溫系列、多元醇酯型、陽離子表面活性劑以及高分子乳化劑等[10]。然而,上述這些乳化劑大多數(shù)為化學源或化學合成所得,并非純天然來源。目前,隨著消費者追求天然、環(huán)保和安全的品質(zhì)需求,大量的兩性蛋白質(zhì)、多糖、生物表面活性劑、磷脂等天然乳化劑替代合成表面活性劑,或采用植物蛋白代替動物蛋白[13]。本研究中,保濕霜的最佳乳化體系配比為鯨蠟硬脂基葡糖苷8.0%,甘油油酸酯檸檬酸酯0.83%,乳木果油2.7%和甘油5.0%。其中,主要乳化劑成分鯨蠟硬脂基葡糖苷屬于烷基糖苷類乳化劑,由天然植物來源的脂肪醇和葡萄糖合成,具有卓越的化學穩(wěn)定性和抗水解性能,與皮膚相容性良好。同時,乳化劑成分甘油油酸酯檸檬酸酯源自棕櫚油或椰子油,與人體皮膚兼容性良好,添加至乳品中可改進其延伸性,具有潤滑和柔軟肌膚的效果。
研究表明天然乳化劑與其他乳化劑配伍使用,可以提高天然乳化劑形成和穩(wěn)定乳液的能力[11]。本研究選取兩種天然乳化劑(鯨蠟硬脂基葡糖苷和甘油油酸酯檸檬酸酯),采用親水-親油平衡值(HLB值)復配后[12],配伍添加甘油和乳木果油,制備的乳化體系無刺激性,穩(wěn)定性良好。其次,乳木果油與乳化劑的配伍可以提高乳木果油的滲透性,使有效成分易于吸收,具有修復和保護皮膚的功能[13-14]。按上述乳化體系制備的保濕霜具有純天然性,不含聚乙二醇(PEG),安全,可生物降解,膚感水潤,尤其適用于敏感性肌膚。
乳化指將兩種互不相溶的液體,在強烈的攪拌下使二者分散均勻,并形成穩(wěn)定的乳狀液。在化妝品研發(fā)過程中,乳化溫度、乳化時間以及攪拌速度都是必須重點考慮的問題。李珊珊等[15]制備蜂王漿護膚品時選擇,乳化溫度為90 ℃、攪拌速度為4500 r/min時乳化效果最佳。梁紅冬等[16]制備一種含香蕉皮提取物的保濕護手品時設定攪拌速率為600 r/min、乳化溫度為75 ℃時乳化效果最佳。本研究選擇攪拌速率為10000 r/min、乳化溫度為80 ℃。
綜上所述,本研究研制的Ectoine保濕霜制備工藝可靠、適用,保濕及美白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