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物科學是一門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的自然科學。做好生物實驗教學,不僅能夠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而且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關鍵詞:生物實驗教學;方法;調查;分析
1 開展生物實驗教學的目的和意義
生物是一門科學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在生物教學中,實驗教學尤為重要,生物實驗教學有助于提高中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yǎng)以及綜合應用能力。對于處于發(fā)展初期階段的高中生來說,生物實驗可以初步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他們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打下基礎。
2 文獻綜述
1)國外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現狀。目前,國外生物教學十分重視實驗教學,在教學內容中占很大比重。例如:在美國出版的《現代生物學》中,共有53章,每一章都有實驗。美國BSCS生物學教材的指導思想是以學生為中心,教材內容主要是讓學生在實驗的基礎上進行探索性學習,教材中的實驗大都是“探索性的”,實驗課時數加起來占總課時數的50%以上[1]。《生物學》于1993年在英國出版,共有83節(jié),每節(jié)都有“動手做做”欄目[2]。英國、美國等國家的高中實驗高度學術化,實驗的形式多樣,如觀察、實驗、模擬、調查等,驗證性實驗所占比例較小,探究性實驗所占比例較大[3]。此外,在日本當前的高中理科教學大綱規(guī)定理科教育目標如下:“提高學生對自然的關心,進行觀察和實驗,培養(yǎng)科學的探究能力和態(tài)度,同時還要加深理解自然的事物和現象,以培育學生的科學自然觀[4]。 ”
2)國內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現狀。通過查閱文獻,我國大部分學?,F在基本都配有生物實驗的教學設備,如實驗室和實驗需要的常用儀器設備等。同時也發(fā)現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現狀中存在一些問題如下[5]:(1)實驗教學體系陳舊,理論與實驗教學脫節(jié)。由于理論教學在中學教育中盛行,重視考試,中學教師很難按照教學計劃安排實驗課程[6]。(2)探究性實驗缺乏,學生缺乏自主能動性實驗內容、實驗方法和步驟,都是教師在教學前制定好的,實驗儀器和實驗材料也是教師為學生準備好的,學生只能被動模仿教師的實驗過程,沒有時間想為什么這么做[7]。只重視實驗結果的實驗會使學生局限于單一的、片面的教材,他們不會為一個實驗查閱大量的相關資料,也不會對實驗有更多層次的理解,就算有了自己的理解,他們也沒有能力和機會去進行實踐[8]。(3)實驗教學硬件落后,實驗安全問題不夠重視。當前,由于教育基金及重視程度等原因,許多學校在生物教學實驗場所和實驗設備等方面不能滿足實驗教學的需要,導致許多教學實驗不能正常開展[9],這直接影響了教師和學生開展生物實驗教學的積極性。在生物實驗教學中,大部分學校實驗室只有在進行生物實驗教學時才開放或者申請開放,少數學校實驗室不開放[10]。一些學校不重視生物實驗的安全教育,生物實驗設備無法得到更好的維護和規(guī)范的管理,實驗保護措施不到位,學生的實驗安全存在隱患[11]。(4)實驗過程注重結果,學生評價不夠科學全面。在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時,教師一般只重視學生的實驗結果是否達到了要求,實驗過程中對學生展現出的實驗態(tài)度、操作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和合作能力等不予評價,很少甚至沒有教學的過程性評價。
3 研究思路
通過搜集和閱讀文獻,查閱書籍、期刊、雜志,了解與本課題相關的研究背景、研究現狀、理論基礎。通過校領導以及教師訪談就現行的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和反思,了解學校和教師對于開展生物實驗教學的態(tài)度。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獻法、訪談法、問卷調查法、觀察法、教育實踐法等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以《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為基礎,進行文獻閱讀,在揚州大學的圖書館數據庫、中國知網、百度文庫等論文數據庫中,對國內外相關領域進行大量的檢索,了解與本研究相關的國內外研究現狀,從中得到一些啟示,通過閱讀的資料總結出現階段該課題的國內外研究進展;確定研究內容和理論框架。
2)訪談法。擬設計有關生物實驗教學開展的時間及內容和學校、教師、學生對生物實驗教學的態(tài)度等方面進行訪談。
3)問卷調查法。擬設計三種調查問卷,分別對學校、學生和教師進行調查,以完成本研究要完成的課題。
4)直觀觀察法。擬在實習教學過程中,可以直面采訪者,因此擬采用直觀觀察法,觀察學校、家長、教師和學生的態(tài)度、語言、表現等,直接獲得初步數據。
5)教育實踐法。擬在實習期間,通過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以及與一線教師的交流與合作,獲得寶貴的教育資料和教學經驗。
4 理論基礎
生物實驗教學理論基礎包括建構主義理論、布魯納發(fā)現學習理論、STS教育理論、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
1)建構主義理論。在生物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建構主義理論的指導下,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盡可能多的把驗證性實驗、演示性實驗轉換為探究性實驗,提供相關的學習材料,鼓勵學生自發(fā)的設計實驗方案、操作步驟,獨立的完成實驗活動。除此之外,教師應對學生的探究活動進行多次強化,補充額外的學習材料,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保證學生高質量的完成探究活動的意義建構。
2)發(fā)現學習理論。生物學實驗一般情況下都需要學生自己動手完成,學生運用頭腦中已經存在與實驗相關的知識,在實驗操作的過程中進行知識的再發(fā)現,獲得或者鞏固實驗結論,改變原有的知識體系。
3)STS教育理論。生物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實驗課上,教師應結合STS教學理念,多增加可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的趣味實驗,調動學生參與實驗課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和創(chuàng)新能力,幫助學生掌握相應的操作技能,增強學生運用科學知識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真正使學生對科學產生興趣,培養(yǎng)具有科學素養(yǎng)的新公民。
4)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生物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在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的指導下,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做到以學生為中心,為學生創(chuàng)設易于激發(fā)潛能的學習條件,營造自由、融洽的學習討論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學生在實驗課上勇于探究、勇于動手操作。
參考文獻
[1]丁文靜.中美高中主流生物教材實驗部分的比較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2(6).
[2]韋慧彥,夏虹.英國中學生物學實驗教材[J].生物學教學.2001,26(12).
[3]顏曉佳,李韶山.中美高中生物教材實驗板塊的比較研究[J].中學生物學.2012,28(12).
[4]陳連松.日本高中理科教育課程的改革[J].學科教育,2000(7):45-49.
[5]朱小燕.新課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學生實驗開設的現狀調查[J].中學生學.2010,26(1):55-57.[1]宋禮鳳.高中生物學教學現狀與對策研究[D].山東:山東師范大學,2004.
[6]汪鳳婷,胡尚勤.重慶市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現狀的分析[J].新課程研究.2010(206):79-81.
[7]賀淑蘭.長沙市高中生物學實驗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D].福建:福建師范大學,2006.
[8]池春玉,丁國華,韓金龍,許志東.黑龍江省高中生物學實驗現狀的調查與思考[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8(8):121-123.
[9]常淑紅.濟南市高中生物新課程實驗教學現狀的調查研究[D].山東:山東師范大學,2006.
[10]徐繼林,陳學梅,胡位榮.新課標下廣州市高中生物學實驗教學現狀的調查分析[J].生物學通報.2010,45(8):14-16.
[11]侯國萍,肖麟,胡興昌.貴州西南地區(qū)部分農村中學生物實驗教學現狀調查[J].教學儀器與實驗,2011,27(3):14-16.
作者簡介
周晨(1996-),女,漢族,江蘇南京人,學生,研究生在讀,揚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