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春
摘?要 對青少年的性格進行了解,然后對青少年籃球運動員臨場比賽時不良情緒產生的主要原因進行分析,建議采用多項心理訓練手段對運動員進行針對性訓練,以克服青少年籃球運動員臨場時的不良情緒。
關鍵詞 青少年籃球運動員;臨場情緒;心理訓練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20)27-0119-01
對籃球運動員臨場比賽時不良情緒產生的主要原因進行了分析,建議運用多項心理訓練手段對運動員進行針對性的訓練,以提高籃球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克服運動員臨場時的不良情緒。
一、研究目的
籃球運動是一項對抗激烈、復雜多變、制約性較強的體育競賽項目。隨著籃球技,戰(zhàn)術水平的迅速發(fā)展,比賽節(jié)奏的加快,身體接觸也越來越頻繁,在激烈對抗的比賽中,運動員只有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穩(wěn)定的情緒,并準確地貫徹和執(zhí)行教練員意圖,方能使自身的技、戰(zhàn)術得以充分發(fā)揮。但教師會時??吹缴眢w條件好、技戰(zhàn)術水平高的運動員,在比賽的時候,受諸多主客觀因素的影響,發(fā)揮不出應有的水平,從而影響球隊的成績。尤其青少年籃球運動員,在這方面表現(xiàn)的尤為突出。因此,如何調控青少年籃球運動員的臨場情緒,提高青少年籃球運動員的適應能力與抗干擾能力,是基層教練在現(xiàn)代籃球訓練中亟待解決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更好地掌握青少年的性格特點,了解他們不良情緒產生的原因,從而找到解決的方法。
二、研究方法
觀察分析法,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
三、結果與分析
(一)青少年具有的性格特點
本文所述的青少年是指處在少年期和青年初期這兩個年齡階段的十一、二歲到十七、八歲的個體。
這一階段的青少年多在初,高中學習,這是從童年期向青少年發(fā)展的過渡時期。這個時期的主要特點是半幼稚和半成熟,較旺盛的精力和較低的能力水平,獨立性和依賴性,自覺性和沖動性等各種矛盾互相交錯產生。這些內部矛盾解決得如何,直接關系到他們心理發(fā)展的方向和水平,關系到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因此,教育工作者應當了解這一時期的心理特點,針對他們的心理特點采取合理的教育措施。
(二)青少年籃球運動員不良情緒產生的原因
運動員的情緒往往容易受裁判員裁判水平高低的影響,裁判員的誤判、漏判和錯判甚至明顯的偏護對方都容易使青少年運動員的情緒受到干擾,容易引起運動員的不滿、憤怒等消極情緒,這將嚴重影響運動員技術水平的發(fā)揮。而在本方隊員犯規(guī)而導致裁判員的判罰時,運動員會表現(xiàn)為過分激動、會有過激行為,而且彼此之間的情緒受到干擾,從而精力不能全投入到比賽中,造成技術動作變型,戰(zhàn)術配合不協(xié)調,從而使本隊處于不利局面。
青少年籃球運動員臨場情緒還會因各隊員心理承受能力的不同而發(fā)生變化,由于經(jīng)驗、心理訓練的缺乏,比賽中很多環(huán)節(jié)都會引起不良情緒的產生,對比賽場地、燈光的不習慣,服裝顏色、比賽時間安排、天氣變化等,都是運動員不良情緒產生的不定因素。
(三)解決青少年籃球運動員不良情緒產生的方法
1.認知調整法。美國心理學家艾利斯在合理情緒治療理論(RET)中提出:人的緊張,焦慮情緒不是由環(huán)境線索直接引起的,而主要是由不合理、非理性的認知造成的,它是一個人產生焦慮、恐懼和痛苦的根源。因此,消除焦慮情緒關鍵在于調整錯誤的認知??梢岳媒叹殕T、領隊的權威性,對青少年籃球運動員進行說明、指導和鼓勵,以消除他們對競賽的條件和結果的恐懼。
2.模擬訓練法。模擬訓練法是針對比賽中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和問題進行模擬實戰(zhàn)的練習,目的是運動員參加比賽做好適應性準備,其主要作用是提高運動員臨場的適應性,在頭腦中建立起合理的動力定型,使技術和戰(zhàn)術在多變的情況下也能正常的發(fā)揮,不至于因各種刺激產生過度反應而造成發(fā)揮失常。
3.情感交流法。教練員應經(jīng)常與運動員談心,了解他們的思維動態(tài)、性格、習慣,時刻對他們進行關心、教育幫助,互相理解,這樣在比賽中運動員才能以愉快的心情接受教練的指導和建議,并能從教練員的一些細小動作中得到安慰和理解,從而克服臨場不良情緒的發(fā)生。
(四)結論與建議
(1)結論
①要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特點,這是基層教練員提高運動員運動能力的必要條件。
②心理因素與運動員技戰(zhàn)術發(fā)揮和運動成績是相輔相成的。因此心理訓練應與身體素質、技戰(zhàn)術的訓練同等對待。
(2)建議
1.基層教練員們應該把心理訓練內容安排到年度訓練計劃之中,體現(xiàn)在平時的訓練課上。
2.強化賽前訓練,努力提高運動員的技戰(zhàn)術水平,并與訓練作風相結合,幫助他們確立積極的技術心理定向。
3.有計劃地開設心理學短期訓練班,提高教練員、運動員的心理學理論知識,以達到與實踐相結合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帥.對中國男籃在15屆市錦賽和29屆奧運會中進攻能力的研究[D].北京首都體院,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