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韜
摘要:無論是小學哪個階段的學習,朗讀在語文教學中都具有著十分重要的教學地位,學生朗讀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今后的口語表達能力。因此,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也成為一線教育工作者們研究的重點問題。基于這樣的現(xiàn)實需求,本文將針對如何在教學中提高小學生的朗讀能力進行深入研究。
關(guān)鍵詞:小學生;小學語文;朗讀能力
近年來,作為我國教育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義務(wù)教育改革也在逐漸深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作為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至關(guān)重要的一環(huán),小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也成為了大家關(guān)注的焦點。雖然當前實行的課程標準中明確規(guī)定了在義務(wù)教育中必須充分重視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令學生可以使用標準的普通話,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科文,但是課程標準中卻并沒有針對不同學段提出更為詳細的教學要求,使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朗讀教學時缺少一定的科學導向性,很難開展切實有效的指導策略,最終使得學生的朗讀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一、當前小學生朗讀能力相對較低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學生朗讀時間相對較短,朗讀內(nèi)容也較為匱乏
當前,雖然小學語文教師普遍重視學生的閱讀教學,但是由于課堂時間、教師教學觀念、學校考核標準等多方面因素的局限性,教師將主要的教學精力還是放到了閱讀、寫作、識字等方面的教學上,使朗讀教學論文日常教學的“附屬品”。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會為學生預(yù)留充足的朗讀時間,有時候只是隨機點幾名同學在課堂上朗讀,但也不會對其進行針對性地點評。除此之外,教師顧名思義讓每位學生都張嘴讀課文,因此往往會選擇全班一起大聲朗讀的形式,但是這樣反倒會出現(xiàn)“渾水摸魚”的情況,并不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長久下去,學生只會對朗讀失去學習興趣,認為其單調(diào)、缺乏趣味性,最終也勢必會影響到小學語文的學習。
(二)教師對朗讀教學意義缺乏全面了解
由于朗讀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要一環(huán),因此雖然有很多專家學者對閱讀教學的開展進行了全面地研究,但是對朗讀教學卻并沒有較為深層次的探索。不僅如此,在學生考核方面,教師會通過語段分析來考核學生的閱讀水平,但是卻很少會對學生的朗讀能力進行全面地考核,再加上應(yīng)試教育的根深蒂固,無論是家長還是學校最終都會忽略朗讀教學,而將小學生學習的重點放到閱讀、寫作上,最終局限了學生朗讀水平的不斷提升。
雖然朗讀是閱讀教學的組成部分,但是有效地朗讀不但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通過“張嘴讀課文”的形式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還有利于學生明確文章的主旨,為之后進一步探索作者的思想感情打下良好的開端。因此,無論是學校、教師還是家長、社會都需要對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給予充分重視。
二、如何提高小學生的朗讀能力
(一)開展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朗讀教學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每個學段學生的基本素養(yǎng)、學習能力、認知水平等都具有較大的差別,因此在朗讀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同樣需要明確當時學生的學段特點,開展更有針對性的朗讀教學。以小學四五年級的學生為例,教師在開展朗讀教學時,學生除了要能使用普通話進行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之外,更加需要具備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并自行確定需要停頓、重讀的內(nèi)容,可以熟練掌握一定的朗讀技巧。因此教師在開展朗讀教學、提高學生朗讀能力時,就必須針對四五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將教學重點放到這兩方面。
舉個例子,教師在講解《黃果樹瀑布》這篇文章時,就可以依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采取一些可以提升學生朗讀能動性與朗讀能力的教學方法。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即興默讀,快速掌握《黃果樹瀑布》這篇文章的整體結(jié)構(gòu)。在默讀的基礎(chǔ)上,教師再讓學生進行朗讀,通過語言表達來直接抒發(fā)出對這篇文章所描寫的情景的真實感受?;蛘呓處熆梢韵认?qū)W生介紹一下文章的基本基調(diào),然后再從基調(diào)出發(fā)帶著學生進行有感情地朗讀,通過這樣的針對性練習來不斷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二)不斷提高朗讀評價的科學性,為學生提供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指導
由于教學觀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局限,小學語文教師往往很少會對學生的朗讀進行有針對性地指導,只是做出簡單的“好或者不好”的點評,這樣對提升學生朗讀能力并沒有太大的幫助,有時甚至還會打消學生的朗讀積極性。因此,要想真正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教師必須不斷提升自身的評價水平,通過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指導、評價來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從而積極改正,以在朗讀方面尋求更好地發(fā)展。
例如學生在朗讀蘇教版五年級上《師恩難忘》這篇課文時,教師就可以直接作出評價:“你朗讀的十分流暢,而且每個字的發(fā)音也都十分準確、清晰,但是卻缺少了一些情感的投入,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主人公‘我,到鄉(xiāng)村的小學讀書,遇到了‘田老師,你會有什么感受呢?要是可以適當?shù)靥砑右恍┣楦斜磉_就更好了。”這樣的點評方式不但突出了學生自身的朗讀優(yōu)勢,使學生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還直接明了地指出了學生存在的不足,為學生之后的完善指明了方向,而且還通過引導學生進行角色代入來體會到“師恩是如何難忘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了這篇文章。
(三)打破時間空間的局限性,通過長效機制有效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任何事情要想長期堅持下去,就必須保持新鮮活力,朗讀也是一樣。因此,教師需要打破課堂教學時間與空間的局限性,緊密結(jié)合實際生活,根據(jù)不同節(jié)日、不同學習內(nèi)容或者學校活動,適時組織開展朗讀比賽,如“朗讀小達人”展示活動、“中秋節(jié)詩歌朗誦會”等,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訓練,積極準備。而且,小學生普遍都需要一個能夠展示自己的機會,在匯報演出上教師與學校還可以邀請家長充當評委,對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學生進行表彰等,以此來不斷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當然,除了教師的努力之外,學校也同樣應(yīng)該肩負起教學重任,從宏觀角度構(gòu)建更為長效的教學機制,為學生提供更多接受朗讀訓練的機會,或是組織、安排更多種多樣的朗讀活動等,使學生可以時刻都對朗讀充滿參與積極性,令每一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朗讀訓練,從而持續(xù)提升所有學生的朗讀能力。
結(jié)束語:
朗讀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小學生必須具備的基礎(chǔ)能力。培養(yǎng)小學生的朗讀能力對于他們未來語言能力的發(fā)展是非常關(guān)鍵的,因此作為義務(wù)教育工作者,小學語文教師應(yīng)該要扛起學生朗讀教學的發(fā)展重任,采取更加有效、更具有針對性的朗讀教學舉措,找到適合學生的朗讀訓練模式,并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科學性更強、合理性更高、指向性更為明確的教學評價,引導學生找出自身的不足,從而實現(xiàn)長久發(fā)展。除此之外,教師還應(yīng)該具有長遠觀念,時刻結(jié)合當前的生活實際,尋找適合開展朗讀教學的契機,在學校的支持下為學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提升朗讀能力的機會,最終更好地培養(yǎng)與提高小學生的朗讀水準。
參考文獻:
[1]馬曉楠. 基于混合式學習的小學生語文朗讀能力提升研究[D]. 廣西師范大學, 2018.
[2]羅前云. 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探討[J]. 現(xiàn)代經(jīng)濟信息(24):391-392.
[3]朱相兵. 小學高年級語文朗讀能力培養(yǎng)之我見[J]. 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 2014(20):6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