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柳英
摘 要: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成功引入“六色思維”,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教師要對“六色思維”展開深入探究,找到“六色思維”切入視角,創(chuàng)設“六色思維”的運行環(huán)境,豐富“六色思維”的形式,以成功地培養(yǎng)學生的檢索、推理和創(chuàng)新能力。“六色思維”屬于創(chuàng)新實踐范疇,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展開創(chuàng)新探索,以便為學生的閱讀學習帶來助力與支持。
關鍵詞:小學語文;“六色思維”;創(chuàng)意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20-02-18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22-0017-02
所謂“六色思維”,來源于愛德華·德·波諾的《六頂思考帽》,作者將思維分別用白色、紅色、黃色、黑色、綠色和藍色來代替,不同顏色代表不同的思維方向。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展開多向思考,自然要運用到“六色思維”。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教師適時地引入“六色思維”、創(chuàng)設“六色思維”情境、豐富“六色思維”實踐形式,都能從更多角度培養(yǎng)學生的檢索、推理、闡述、整合、評價和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一、引入“六色思維”機制,培養(yǎng)學生的檢索能力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引入“六色思維”,符合學生學習的基本訴求。教師要注意整合閱讀內容,啟動閱讀探究程序,讓學生自覺進入多向思維學習之中,以培養(yǎng)學生的檢索能力。
(一)整合閱讀內容
由于閱讀教學內容豐富,因此教師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處理,讓學生快速進入閱讀環(huán)節(jié),搜集與整合相關閱讀信息,自然形成檢索能力,這也屬于“六色思維”追求的目標。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由教材提供基本內容,教師要對這些內容進行增刪處理,為學生創(chuàng)造合適的閱讀思考契機,以順利啟動學生的多向思維。教師為學生布設具體的閱讀任務,提出明確的閱讀要求,都能夠給學生提供啟動思維的機會。
教師在閱讀教學設計時,需要對教材內容展開深入研讀,以便找到教學設計切入視角,為學生提供更多閱讀學習的機會。例如,教授《走月亮》一課時,教師與學生一起閱讀。然后給學生布設閱讀任務:在閱讀時,找出運用反復手法的句子,體會這樣設計的用途。學生根據教師的引導展開梳理閱讀,很快就找到了“我和阿媽走月亮”這個句子,并對句子的表達作用展開深入思考和討論。在課堂展示階段,教師讓學生自由發(fā)言,學生都能夠給出個性理解?!罢n文中幾處都運用了這個句子,目的是起到強調的作用,也能夠進一步理順文本結構,形成邏輯關系?!苯處煂W生的分析展開專業(yè)點評,給學生鼓勵。教師讓學生展開梳理性閱讀,搜集相關信息,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檢索能力。
(二)啟動閱讀思維
在文本閱讀環(huán)節(jié),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更多思維切點,讓學生自覺進入文本核心,形成嶄新閱讀認知。問題投放、媒體展示、生動講解、故事投放、話題調度、演繹展示、質疑閱讀,都能夠有效地啟動學生的閱讀思維,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實際的需要作出安排和設計,為學生提供更多主動學習思考的機會?!傲季S”強調思維的多向性,教師從不同角度展開教學引導和設計,自然能形成更多思維切點。
《蝙蝠和雷達》是一篇說明性的文章,教師要求學生先閱讀文本內容,然后給學生設計閱讀任務:雷達是根據蝙蝠設計和發(fā)明的,從課文哪些地方能夠看出來呢?找到相關內容并仔細閱讀分析,以便建立仿生學認知。學生開始深入閱讀思考,很快就對仿生學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學生交流討論時,教師為學生設計思考問題:關于仿生發(fā)明,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案例,你能夠找到一些典型例子嗎?學生展開深入思考,很快就有一些發(fā)現(xiàn)。隨著課堂展示氣氛濃厚起來,教師與學生一起討論,學生從互動交流中形成學科認知。教師為學生布設案例搜集任務,給學生創(chuàng)造信息檢索的機會,學生在信息的整合與操作過程中自然形成了學科能力。
二、創(chuàng)設“六色思維”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運用“六色思維”模式,能夠為學生提供大量推理機會,讓學生在反復訓練實踐中形成推理能力。
(一)建立推理契機
閱讀學習離不開推理思維的運用,教師在教學設計時,需要深潛教材,對文本思維和生本思維的對接情況展開研究,以便找到更多推理契機。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對文本情節(jié)展開梳理,歸結文本的主要內容和情節(jié),特別是文本蘊含的哲理等內容,其推理屬性更為鮮明。教師在具體發(fā)動時,需要對學生進行引導或者進行操作展示,讓學生展開仿讀學習。這對有效地啟動學生的推理思維有一定幫助。
在學生閱讀文本時,教師不妨給學生設定一些推理性閱讀的任務,讓學生開展多重推理性學習,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學習綜合能力有重要幫助。在《蟋蟀的住宅》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一組圖片信息,讓學生結合圖片開展文本閱讀學習。學生在文本閱讀討論中,對文本基本內容進行梳理和整合,很快就建立文本閱讀認知基礎。在文本鑒賞的環(huán)節(jié),教師為學生設定了思考問題:“閱讀課文之后,你對蟋蟀有了哪些新的認識?通過梳理性閱讀,你有哪些閱讀感想呢?從文本中可以看出,很多動物也有社會性特征,你對此有什么看法呢?”學生對相關問題展開獨立思考和合作討論,很快就形成了閱讀共識。有學生認為,蟋蟀之所以能夠建造這樣復雜的住宅,是因為蟋蟀有集體合作意識,由此聯(lián)想到我們人類,只要科學分工,就一定能夠完成更為復雜的任務。
(二)訓練推理能力
學生有一定的閱讀基礎,由于閱讀積累還不夠,其推理能力很有限,很容易遇到一些學習瓶頸。教師需要有跟進指導的意識,對學生在推理訓練中存在的問題展開針對性研究,以便給學生提供更多學法支持,讓學生在具體操作實踐中逐漸提升推理品質。教師不妨以問題的形式展開教學調度,讓學生在問題思考與討論中形成推理能力。
《精衛(wèi)填?!肥且黄喍痰奈难晕模哂泄适滦?,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開對應閱讀,理解典型的字詞,然后為學生設定閱讀推理任務:“這是一篇成語故事,具有典故意味,通過閱讀這個故事,你從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學生根據教師的引導展開深度思考,課堂學習氣氛漸漸濃厚起來。教師深入學生群體,與學生一起討論。有學生認為,《精衛(wèi)填?!芬磉_的是一種鍥而不舍的精神,具有激勵人心的作用;也有學生說,《精衛(wèi)填?!繁磉_的是一種勇敢、不畏艱難的精神,如果我們有這樣的決心和意志,就一定能夠干成大事業(yè)。教師為學生設計推理的機會,讓學生在反復思考與推敲過程中形成閱讀認知,成功地調動學生的邏輯思維。從學生閱讀感知的成果中可以看出,教師的教學調度是比較成功的,學生都能夠給出積極回應,確保閱讀推理活動順利開展。
三、豐富“六色思維”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在進行閱讀訓練設計時,教師要注意調動學生的靈動性思維,開展多種形式的閱讀實踐活動,并在不斷的思維歷練中提高學生的學科能力。
(一)設計創(chuàng)新活動
“六色思維”訓練是一項系統(tǒng)性工程,教師需要有兼顧意識,針對學生的閱讀基礎開展實踐活動布設,讓學生在具體閱讀活動之中形成閱讀創(chuàng)新思維。課本劇創(chuàng)編、讀后感撰寫、仿寫續(xù)寫、主題演講、主題作文、課堂辯論等,都屬于創(chuàng)新思維活動形式,教師要為學生設計合適的閱讀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具體實踐操作中形成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
為學生設計閱讀實踐活動時,教師需要對教學內容、教學條件以及學生的閱讀能力等展開綜合考慮,以提升閱讀實踐活動的契合性。例如,教授《爬天都峰》一課時,教師先為學生設計質疑性閱讀活動:“展開自主閱讀,將不明白的地方標記出來,注意展開延伸閱讀,以問題的形式呈現(xiàn)閱讀疑惑,并將閱讀中的質疑性問題提交。”學生在接受質疑性閱讀任務后,都能夠深入文本之中,對相關細節(jié)展開仔細分析解讀,最終形成質疑性問題。教師對學生的質疑性問題進行整合處理,很快就能形成問題集錦,并以此發(fā)動學生展開集體討論,讓學生在反復研究中形成整合、評價能力。為進一步激活學生的閱讀思維,教師還為學生設計了讀后感撰寫任務,以促使學生在讀寫結合中形成閱讀認知基礎。教師讓學生展開質疑性閱讀、讀后感撰寫,都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包括闡釋能力、整合能力、評價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二)延伸創(chuàng)新探索
閱讀訓練活動的設計需要有拓展意識,教師為學生布設更多課外閱讀任務,讓學生結合課內閱讀開展課外實踐,都能夠讓其形成更豐富的閱讀認知。社會調查、信息搜集、對比閱讀、閱讀知識競答、親子閱讀等,都能夠有效地拓展學生的思維,教師要針對學生的閱讀基礎,為學生做出合適的設計和調度,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不斷提高閱讀能力。
延伸閱讀訓練長度,可以為學生帶來更為豐富的社會性實踐體驗,這對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科閱讀能力有重要幫助。在教授《陀螺》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設計閱讀訓練題目:“這是一篇回憶童年往事的文章,大家閱讀時有較強的認同感。研究文本寫法,選擇自己童年的往事,做一次仿寫,看誰能夠寫得更有創(chuàng)意,準備參與班級展示活動?!苯處熛逻_任務后,學生都積極行動起來。提及童年往事,學生自然記憶猶新,因為有趣的往事眾多,很快就打開了學生的閱讀思維。在具體互動交流之中,學生找到了讀寫切入點。在課堂展示環(huán)節(jié),教師組織學生對讀寫作品進行深入評價,為學生提供了更多學習交流的機會,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教師為學生設計讀寫任務,是檢驗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形式,學生在閱讀感知中產生的感悟呈現(xiàn)個性化特征,在讀寫實踐中能夠成功塑造創(chuàng)新能力。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啟動后,教師要從教學實際出發(fā),為學生布設更多閱讀思考的任務,讓學生順利進入多向思維運動之中,并在不斷思考解讀中形成學習認知。“六色思維”的廣泛滲透,無疑給閱讀教學注入了活力,教師要適時啟動“六色思維”程序,調動學生積極參與閱讀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多重學習歷練中形成嶄新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符芳蘭.重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19(24):398-399.
[2]沈天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J].活力,2019(24):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