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愛平
摘? 要:語文教學是一門充滿智慧的、高超的藝術,通過傳統(tǒng)的講課形式雖然能提升學生的語文考試能力,但一些詳細的情感類的東西無法深化在學生的頭腦,無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在新的發(fā)展形態(tài)下,語文教師的教學思路更寬了,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的形式拓展學生的思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中提升自我,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語文;信息技術;教學嘗試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信息技術已經作為一種不可缺少的工具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在如此興盛的背景下,教師的教學創(chuàng)新迎來一些機遇。小學生自身的理解能力還不夠全面,加上語文本身的學科特點具有多元性,語文教師單純依靠課堂講解的形式顯然無法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和綜合發(fā)展素質。為此,語文教師可以通過運用多媒體為學生提供一定的教學幫助,讓學生愛上語文課程,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
一、營造情境,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能夠集聲、色、畫、樂為一體,為學生營造一種輕松而活潑的教學氛圍,這對于感悟能力較弱的小學生而言,是很好的學習體驗機會。為此,在一些文本閱讀進行前,語文教師可以先給學生提供一定的語文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多種感官,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沖動。語文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多媒體音樂、圖片情境,讓學生如臨其境,加深對語文的認知。
例如,在學習《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這篇課文時,筆者通過利用信息技術來營造輕松愉悅的樂學氛圍,以激發(fā)學生對課文的學習興趣。上課的開始階段,筆者為學生播放了音樂《走在相見的小路上》,并通過圖片的形式為學生呈現雨后路上鋪滿各種金黃色樹葉的情景。學生在清脆的歌聲中感受到了小路的可愛,讓學生產生了一定的聯想。在學生聆聽歌曲結束后,筆者詢問學生:“你們能想象到下雨后的道路上會有哪些場景嗎?”由此,學生們展開了豐富的想象,之后,筆者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想象進行文本的閱讀。通過為學生提供歡樂的學習情境,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提升了學生的閱讀沖動力,為提升學生的情感打下了基礎。
二、創(chuàng)設對比情境,加深學生情感體悟
小學生自身的經歷較少,對知識的積累也不多,導致他們在學習一些文本中往往停留在文本的表面,無法體會文本背后的情感。而通過信息技術的形式,語文教師可以為學生呈現與文本內容有關的前因后果,讓學生形成初步的認知,提升學生的情感與感悟能力。因此,語文教師可以將信息技術的手段進行創(chuàng)新,還原文本的有關場景圖,讓學生結合一定的圖片加深對文本內容的了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學習《金色的草地》這部分內容時,筆者通過多媒體的視頻形式,為學生播放了草地上的草在一天當中經歷的顏色變化。由于這部分內容不進行認真的觀察與對生活的體驗,學生無法理解作者筆下的場景。通過多媒體的視覺轉化,學生們終于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太陽的位置可以影響到草地的顏色。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十足,對文本產生了極大的學習沖動,之后,筆者讓學生結合多媒體視頻談談自己的感受。如此,學生們的情感像打開閥門的水思如泉涌,每個學生都表達了不同的見解,有的學生說這種場景好宏偉,有的學生說草地的顏色很美麗,也有的學生說大自然真是很神奇的所在。在對比情境的刺激下,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較為明顯。
三、提供語文素材,激勵學生進行議論
龐大的網絡系統(tǒng)可以為教學提供更為廣闊和豐富的教學資源,而且這種資源是開放性的,這就為現代化環(huán)境下的教育教學形式的創(chuàng)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一定的差距,語文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為學生拓展一定的內容,提升學生的研究動力。在看到相關的拓展內容后,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一定的討論,加深學生的體驗,提升學生的語文認知能力。
例如,在學習《守株待兔》這篇課文時,筆者沒有讓學生先閱讀文本內容,而是讓學生先看了筆者提供的相關視頻內容。筆者為學生提供的視頻是動畫版的《守株待兔》,因為小學生本身都喜歡看動畫片,這下他們的學習興趣更足了。在觀看之后,筆者聽到學生們躁動起來,有的學生嘲笑故事的主人公,有的學生甚至偷著笑起來。通過學生的表情,筆者猜到學生們一定有對這個主人公的看法。所以,筆者提問學生:“看完故事之后,你們有沒有想對這個主人公說的話?”“你能通過這個故事想到什么道理呢?”之后,讓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和互動。為了將學生的心聲展現出來,筆者鼓勵他們可以與其他小組進行互動交流。如此,學生們的學習主動性被激發(fā)出來,他們對故事的主人公進行了詳細的評價。而筆者認真聆聽學生的點評,并給予學生指導。在這樣活躍的課堂氛圍里,學生加深了對文本內容的思考,從而促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
總而言之,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融合是現代教育教學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優(yōu)美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刺激學生進行文本的研究,最終促進學生的理解,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徐云.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有效運用[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37(29):50-52.
[2]賈欣欣,王新靜.淺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的優(yōu)勢[J].教育現代化,2017,4(36):330-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