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仁菊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作用
本課例選自初中化學九年級上冊仁愛版上冊學生分組實驗,本實驗的內容主要是讓學生基于分組的方式,完成對氧氣的實驗室制取。同時,這一實驗是學生在系統(tǒng)學習理論知識后,第一次接觸到的具體氣體物質制法,因此,在具體的實驗過程中,學生會對其中所包含的基本試劑、操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項等內容進行分析,讓學生認識到進行氣體制取的一般實驗室步驟,掌握進行氣體制取的一般思路,從而為學生之后的二氧化碳、氫氣的實驗室制法奠定基礎。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掌握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和方法;(2)學會連接儀器裝置,學習氣體的收集方法;(3)引導學生理解本次實驗的裝置設計原理和內在的科學性,引導學生掌握實驗的基本操作步驟和注意事情等。
2.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利用分組的方式對本實驗進行探究,使得學生基于同伴之間的討論,加深對本實驗的認識;
(2)基于分組觀察,讓能夠認識氣體制取中試劑、藥品的選擇,實驗流程等實驗思路。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讓學生能夠形成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能夠通過相互合作逐步形成團結合作的精神,在實際進行實驗操作中,生成學習的興趣。
(2)通過本次實驗活動,學生能夠認識到科學實驗探究過程,對于學生進行化學知識獲取、驗證中的重要價值,從而樹立正確的實驗觀念,正視實驗的存在意義。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和操作方法。
2.教學難點: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操作。
二、教學準備
(一)PPT課件、導學案及分組實驗報告(二)實驗藥品及儀器:高錳酸鉀、木炭、硫粉、細鐵絲、澄清石灰水、棉花團,鐵架臺、大試管、燒杯、酒精燈、帶玻璃導管的單孔橡膠塞、水槽、集氣瓶、藥匙、燃燒匙、坩堝鉗。
三、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請同學們屏息,看看能夠屏息多長時間?教師向學生展示一些生活中應用氧氣的案例(學生觀看,并交談自己的感受)
【師】氧氣既然擁有這么多的用途,那么我們該如何獲取呢?都有哪些方法呢?
【生】可以通過工業(yè)制法和實驗室制法獲得。
【師】那么實驗室如何制取氧氣呢?(學生陷入思考)
【師】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和探究如何在實驗室制取氧氣,以及氧氣的性質吧!
(二)合作探究
1.制取氧氣
【視頻播放】實驗室制取氧氣【展示裝置】認識制取氧氣的裝置(在教師實驗臺上)
【師】通過對視頻的觀察,本次實驗的操作步驟是怎么的呢?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生】需要先對實驗室中制備氣體的裝置進行氣密性的檢驗,并將一些藥品放在試管中;緊接著,將儀器進行固定,并點燃酒精燈,促進反應的發(fā)生。隨后,再使用特定的方法進行其他的收集;在將氣體收集完畢后,做收尾的工作。
【師】在實驗的過程中有哪些細節(jié)是需要注意的呢?
(學生陷入思考,教師順勢讓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進行思索和實施)
【分組探究一】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
要求: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開展實驗,并讓學生在操作的同時能夠完成對問題的思考,以及對實驗步驟的記憶。
【問題】
(1)在實際操作本次實驗前,我們應當如何對裝置的氣密性進行檢驗呢?(2)在這一實驗中,試管夾應當夾在什么位置呢?試管口為什么要略向下傾斜?在實驗過程中使用棉花的作用是什么?(3)停止加熱之前,為什么要先將導管移出水面,再熄滅酒精燈?教師巡視學生的操作,并對學生進行指導,強調動手實驗操作的規(guī)范性。
【互動】解決問題
2.氧氣的性質探究
【分組探究二】
【步驟】
(1)將木炭燃燒于氧氣中
①使用坩堝鉗加緊木炭,并利用酒精燈上點燃直至發(fā)紅;之后,將發(fā)熱的木炭從集滿氧氣的瓶口處開始向下徐徐放入。
②在木炭的燃燒停止后再將坩堝鉗取出,并在瓶子中加入一些澄清石灰水進行振蕩。
(2)將硫粉燃燒于氧氣中
①準備一個燃燒匙,并在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硫粉進行加熱,直到燃燒。
②將燃燒匙放入盛滿氧氣的瓶子中。
(3)將鐵絲燃燒于氧氣中
①鐵絲繞城螺旋狀并系上火柴桿,用坩堝鉗夾住鐵絲在酒精燈上點燃火柴桿。
②待火柴桿快燃盡時,緩慢伸入裝滿氧氣的瓶子中。
【歸納】現(xiàn)象分析
【提問】
(1)碳、硫、鐵與氧氣反應的共同特點是什么?為什么在氧氣中燃燒比在空氣中更旺?
(2)在空氣中進行燃燒時與在氧氣中進行燃燒時,有什么現(xiàn)象上的區(qū)別呢?
(3)在燃燒細鐵絲之前為什么要將其擰成螺旋狀呢?
(4)在細鐵絲的底部為什么要系一根火柴?為什么要在火柴燃盡時才能夠插入呢?
(5)為什么要在集氣瓶底部事先加入一些水呢?
【學生討論】解決問題
【學生反思】為什么會在實驗中出現(xiàn)異常的情況呢?它的原因是什么?
(三)評價總結
【師】通過本次實驗的操作,以及對實驗現(xiàn)象、操作的分析,你有什么啟發(fā)或者收獲嗎?
(學生從本次實驗的原理出發(fā),結合實驗操作的具體過程,進行回顧、總結、反思)
(四)當堂測驗
教師組織學生完成導學案和分組實驗報告當中的問題,指導學生進行反饋檢查。
四、總結反思
初三學生剛接觸化學,是學生分組操作的第2個實驗,要形成規(guī)范性操作還有待加強。教師要對學生操作不規(guī)范的地方及時指出改正,一位老師觀察并及時指導所有學生實驗操作不規(guī)范的地方,是有點困難的??梢韵忍嵝褜W生分組合作的同時,要注意觀察對方操作的姿勢是否正確,并幫助他人改正過來。
雖然目前學生操作很多不規(guī)范的地方,但是他們對化學實驗很感興趣,且不怕實驗失敗,部分學生還會分析失敗原因。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正確引導他們,通過分組實驗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