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立榮
摘?要:人最終不能逃避的是與人之間的溝通。溝通不僅可以豐富原有的認知,更能糾正錯誤的認知,也是人與人之間和諧相處的潤滑劑。溝通的重要性不僅應用于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中,更能適用于班級的管理中。班主任既要認識到溝通的重要性,又要注重溝通的藝術,和諧地處理學生的關系,提升自身的班級管理能力。
關鍵詞:用心溝通;和諧班級;管理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8877(2020)10-0188-01
在現(xiàn)階段的班級管理中,有些班主任不能很好地處理與學生的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師生之間的溝通不暢,他不能明確彼此的所思所想,從而造成溝通的“疙瘩”,影響師生之間和諧關系的構建。針對這種狀況,班主任應運用合適的方法,消除師生之間溝通的“疙瘩”,讓師生之間的溝通更為高效,提出具有針對性的策略,增強管理的精準性,獲得良好的班級管理效果。
1.走入內心,以點代面,構建奮進班級
在班級的構成中,大部分總有一兩個后進生,他們不僅對班級的風氣,甚至會影響整個班級的管理水平。為了提升班級的整體質量,教師可以從這部分學生入手,真誠地和他們溝通,積極地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糾正他們的錯誤觀念,幫助他們樹立正確意識和行為,從而以后進生這個“點”,帶動整個班級管理的“面”,從而構建奮進班級,提升班級的管理質量。
例如,小陳是我班的一名后進生。他的學習成績較差,但是特別聰明,喜歡說笑。他的這種行為嚴重影響了班級的管理秩序。教師并沒有直接和這位學生進行接觸,而是非常耐心地觀察這位學生,并發(fā)現(xiàn)他特別喜歡唱歌,而且他的作文成績特別好。班主任和這位學生溝通,提議安排這位學生,擔任課代表的職務。因為這位學生平時的表現(xiàn)并不受教師的歡迎,但是對于擔任課代表一職,他則欣然接受,甚至有些受寵若驚。教師鼓勵他說:“我相信能把歌曲唱得這么好聽的人,他一定是一個十分用心的人,而且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得很好!”學生聽到我的鼓勵后,他露出肯定的眼神。在日后的學習生活中,這位學生嚴格要求自己的言行,并在語文課堂積極地回答教師的問題。他的這種表現(xiàn)不僅改變了任課教師的原有看法,而且對整個班級的學風建設起到了積極地促進作用。班級的其他學生相信自己一定不會比這位學生差,因而整個班級形成,相互學習,相互拼搏的班風,進而促進奮進班級的構建。
2.號召齊心,增強約束,構建整潔班級
在班級的生活中,學生不僅是班級的被管理者,更是班級的管理者。教師在班級的管理中,應引導學生樹立“班級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理念,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班級的管理中,而不是集中在個別的班干部手中,從而構建齊心和具有約束力的班級。
例如,在上次的衛(wèi)生評比中,我班的衛(wèi)生相對靠后。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并沒有嚴厲的批評學生,而是構建相互溝通的平臺,讓學生與教師進行針對性的溝通,從而尋求對應的解決策略,進而在團建班心的基礎上,增強班級學生的自我約束力,構建整潔班級。教師主要通過對比優(yōu)秀班級與普通班級的衛(wèi)生狀況,激發(fā)學生班級榮譽感,并鼓勵學生說出他們的所思所想,并以《班級衛(wèi)生準則》的方式,將學生的所思所想固定下來,更加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的自我約束力,構建整潔班級。
3.實踐交心,用心溝通,構建互助班級
小學班主任可以開展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了解自身存在的問題和優(yōu)勢,從而積極地尋求他人的幫助,并引導學生積極地幫助其他學生,從而構建互助性的班級,提升班級管理水平。
例如,教師曾經運用垃圾分類的社會熱點,開展垃圾分類的活動,幫助學生樹立環(huán)保意識,并在此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互助的觀念,促進互助性班級的構建。教師主要從以下四方面進行解析。第一方面,劃分小組。教師將本班學生劃分為干垃圾小組、濕垃圾小組、普通垃圾小組以及有害垃圾小組,讓每個小組學習對應的垃圾知識,提升學生的垃圾分類能力。第二方面,構建互補性小組。教師重建新型小組,即將以上四種垃圾小組,重新分組,讓每個小組可以有四種分垃圾的人,從而讓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幫助。第三方面,開展分組實踐。教師安排學生依次對四種垃圾進行分類,從而讓學生之間進行相互幫助,培養(yǎng)學生的互助觀念。第四方面,開展交流看法。教師詢問學生實踐的看法。小陳積極地舉手說:“通過這次實踐,我認識到別人身上的優(yōu)點以及自身的缺點,從而更好地完善自己,并積極地幫助他人?!苯處熗ㄟ^運用實踐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在相互交流和幫助的過程中,了解他們的優(yōu)缺點,從而更好地與他人進行配合,進而幫助學生和接受其他學生的幫助,培養(yǎng)學生的互助意識,構建具有互助性的班級。
總而言之,在班級的構建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悉心觀察學生的優(yōu)缺點,而且還應運用合理的方式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并創(chuàng)設具有實踐性的集體活動,為學生的溝通和了解創(chuàng)造條件,從而增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了解,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了解,提升整體的溝通質量,促進和諧班級的構建。
參考文獻
[1]魯金萍.小學班主任管理中的語言溝通藝術分析[J].學周刊,2019(19)
[2]王靜.小學班主任管理語言藝術分析[J].科普童話,20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