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金銘 王娟 董舒陽
摘要: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子女的教育問題。同時,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校外輔導出現(xiàn)以來,校外輔導就成為家長提高子女成績的重要“武器”,但目前校外輔導市場魚龍混雜,存在諸多問題。為此,本文將從校外輔導的概念、盛行的原因、存在的問題等方面探究治理校外輔導“亂象”的方法。
關鍵詞:校外輔導;干擾;治理
一、校外輔導概念
1. 校外輔導的概念
在我國,校外輔導開始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剛開始是指學校教師(包含退休教師)和部分大學生提供的家教服務。21世紀初開始轉變成大型的輔導機構。對于校外輔導的概念,我國很多學者都有自己的看法,總結來看,校外輔導就是以提高學生課程成績?yōu)槟康?,依附于主流學校教育而存在的一種教學活動,是學校教育的一種補充,因其依附學校教育而存在的特性,國外研究也將其稱為“影子教育”。目前,校外輔導的主要形式有:由校外輔導機構提供的在節(jié)假日和寒暑假期間舉辦的整體教學活動或由教師(包含退休教師)、在校大學生、校外輔導機構提供的家教活動。
二、校外輔導盛行的原因
對于校外輔導機構盛行的原因,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研究角度。在這里,筆者將從校外輔導的優(yōu)點、家長的觀念以及校外輔導的利潤三個方面探究一下校外輔導盛行的原因。
1. 校外輔導的優(yōu)點
學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是班級授課制,這有利于保證教學的正常開展以及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同時也有利于保證教學進度的統(tǒng)一。但是,班級授課制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難以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性,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很難做到因材施教。而校外輔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其中一對一的家教服務表現(xiàn)的更為明顯,家長可以根據(jù)孩子的特點及學習情況有針對性的選擇輔導的內容和形式,這也是校外輔導受到家長推崇的主要原因。
2. 家長的觀念
自古以來,我國就十分重視教育,自從科舉制度出現(xiàn),許多人就將讀書視為改變命運的唯一方式,這種觀點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在當今社會,家長格外地重視子女的教育,而現(xiàn)如今衡量教育是否成功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分數(shù),盡管國家早就提倡“素質教育”,不以分數(shù)論好壞,但在許多家長的眼中,分數(shù)仍然是衡量學習好壞的唯一標準。當學校教育無法滿足家長的需求時,校外輔導就成了家長的首要選擇。
3. 校外輔導的利潤
如果只是單純的因為家長或學生有需求,校外輔導的發(fā)展也不會如此迅猛,校外輔導市場存在的巨額利潤也是校外輔導盛行的重要原因。中國教育學會曾在2017年發(fā)布了《中國輔導教育行業(yè)及輔導機構教師現(xiàn)狀調查報告》,報告顯示:2016年我國中小學校外輔導市場規(guī)模超8000億人民幣。一家小型的校外輔導機構在暑假期間可以獲利十幾萬元,這巨額的利潤趨勢許多社會人士投入校外輔導市場,校外輔導機構如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
三、校外輔導機構中的問題
1. 侵越與干擾學校教育
校外輔導作為學校教育的補充,理應順從學校教育的教學規(guī)律,對學校教育進行一定的輔助。但是,近年來,校外輔導侵越學校教育的情況屢見不鮮,嚴重危害了學校教育的教學秩序。校外輔導對學校教育的侵越與干擾,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教學內容上的超前
我國在2018年發(fā)布的《關于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文件中指出:嚴禁校外輔導機構在開展學科類培訓(主要指語文、數(shù)學等)中出現(xiàn)“超綱教學”“提前教學”“強化應試”等不良行為。但在現(xiàn)實的校外輔導市場上,“提前教學”已然成為一種常態(tài),尤其以寒暑假期間的校外輔導最為嚴重。寒暑假期間,許多輔導機構教學的內容均為參加輔導的學生下學期所要學習的新課內容。這嚴重侵越了正常學校教育,會導致部分學生在接下來的學校教育中喪失學習的積極性,有了輕視的心理,而在參加校外輔導期間,大部分學生都不重視所學的內容。參加校外輔導時的不重視,加上學校教學時的輕視就會導致學習上的脫節(jié),對相關知識的把握不夠。
②侵蝕教師的隊伍文化
校外輔導機構能夠吸引家長報名的很大因素就是機構中的“名師”,而市面上大部分輔導機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盈利,因此他們不愿意花時間代價去培養(yǎng)自己的“名師”,因此,他們選擇選擇更為簡單的方法——高薪聘請體制內的教師。體制內教師自帶的光環(huán)會為輔導機構帶來大量的生源,在輔導機構高額的工資和學校相對“微薄”的收入前,部分教師會將工作的重心轉移到校外輔導上來,甚至部分教師會做出“課上不講課下講”的極端行為。久而久之,專心從事學校教育的教師會越來越少,嚴重侵蝕了教師的隊伍文化,危害課堂教學。
2. 教學質量參差不齊
當前的校外輔導市場魚龍混雜,許多機構只重視宣傳招生而忽視了教學的質量,這導致輔導機構的教師質量參差不齊,除了為吸引生源而高薪聘請的“名師”外,大多都是在校大學生或者社會專職輔導人員,而這些人往往可能只是具備相關的教學知識,但教學水平不足。筆者曾在大二暑假兼職過一家校外輔導機構的教師,發(fā)現(xiàn)許多兼職的教師都不是師范專業(yè),甚至連教師資格證都不具備。
3. 輔導機構無證辦學,教學環(huán)境存在隱患
目前市場上的許多輔導機構都是未獲得辦學許課證的“黑機構”。這類機構由于沒有辦學許可證,因此大多藏匿于居民樓或者工廠房,沒有專門的地址,一年換一次甚至半年換一次。同時,這類輔導機構由于選址隱蔽,相關部門無法進行安全隱患的檢查,因此,教學環(huán)境的安全與否也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
四、治理方法
盡管當前的校外輔導市場亂象叢生,但也不能否定其對于學生學習存在的積極影響,只有正確的治理方法,盡可能的減少校外輔導機構帶來的消極影響,那么校外輔導就能成為學校教育的重要幫手,提高學生成績。關于治理校外輔導“亂象”的方法,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 政府部門
政府部門應加大監(jiān)管力度,對于具備“辦學許可證”的“白名單”機構不能放松警惕,定期檢查以及不定期的抽查相結合,避免出現(xiàn)“努力”辦證后的“放縱”現(xiàn)象;而對于不具備“辦學許可證”的“黑名單”機構,應當加大懲罰力度,當受到的懲罰大于違規(guī)建立校外輔導機構的收益時,“黑名單”機構就不會為了利益鋌而走險。
2. 輔導機構
首先,輔導機構的負責人應當轉變自己的辦學“理念”,應當以校外輔導的教育功能為核心而不是以牟利功能為核心。 其次,應當了解校外輔導的定位,作為學校教育的補充,應該發(fā)揮自己的輔助作用,而不是侵越與干擾學校教育。最后,規(guī)范自己的教師隊伍,提高教師招收的門檻,必能為了利益招收教學能力不足的“廉價勞動力”,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
3. 學生家長
首先,家長要改變自己“以分數(shù)論好壞”的錯誤觀點,發(fā)現(xiàn)自家小孩的閃光點,客觀的評價自己的孩子。其次,理性選擇,不盲目跟風,了解自己孩子是否需要輔導,而不是盲目的因為別人小孩參加就參加。最后,學會辨識,在選擇輔導機構時,要著重考慮該機構是不是具備政府頒發(fā)的“辦學許可證”、教學環(huán)境、師資情況,選擇一個好的輔導機構避免花“冤枉錢”。
4. 學校
首先,學??梢赃m當?shù)慕M織集體的無償?shù)恼n后輔導,相比較校外輔導機構,家長肯定更愿意選擇學校組織的輔導活動。其次,提高教師待遇,教師待遇是決定教師是否冒險擔任校外輔導教師的重要因素,因此,當教師的待遇提高后,教師尋找“副業(yè)”的行為會適當減少。
參考文獻
[1]李丹. 中小學校外輔導機構存在問題與監(jiān)管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8.
[2]廖夢雅. 中小學校外培訓機構發(fā)展現(xiàn)狀及治理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9.
[3]楊博文,楊令平.校外輔導機構治理的現(xiàn)實困境與破解之策[J].教學與管理,2019(36):22-25.
[4]彭會威.地方中小學校外輔導教育問題、成因及對策分析——以廣西崇左市為例[J].教育現(xiàn)代化,2019,6(49):102-104+119.
[5]費麗,湯賽南.中小學生家長對校外輔導的認知與態(tài)度調查分析——基于南昌市的抽樣調查[J].教育學術月刊,2013(11):48-51.
[6]張瓊. 中小學校外輔導機構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
[7]陸道坤,王超,丁春云.論校外培訓機構對基礎教育的侵越與干擾[J].中國教育學刊,2019(01):79-84+101.
[8]靳婉. 縣級中小學課外輔導機構現(xiàn)狀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