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涵
【摘要】作文是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一種體現(xiàn),而書面表達能力是高中語文學習的主要目標之一,高考作文在語文考試中占了很大的分量,如何寫好作文也成為了很多高中生的一大難題,下面對作文寫作應該具有的時代性、理性和人文性進行分析,幫助高中生學習作文寫作技巧。
【關(guān)鍵詞】高考作文? ?理性? ?時代性? ?人文性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0-080-01
高考作文寫作是對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的一種檢測,具體的寫作要求在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以及高考考試大綱中都有體現(xiàn),經(jīng)過細致地分析,很容易發(fā)現(xiàn)其中都有關(guān)作文寫作的一些要求,如高考作文應該具備時代性、理性和人文性。
一、時代性——情感真摯,思想健康
這里說的時代性不是孩子作文中應該舉出相應具有時代代表的論證,而是要求其表達內(nèi)容符合這個時代,作文的時代性主要表現(xiàn)在作文請看和思想的表達上,時代性再問高考考試大綱中主要體現(xiàn)為對高考作文的情感真摯和思想健康要求上。不同時代的人們的思想感情是不同的,所以對情感是否真摯以及思想是否健康的評判標準也是不同的。以對女性的看法和要求上,封建時期的思想是要求女性做到三從四德,這種思想明顯是不具有時代性的,在現(xiàn)代作文中出現(xiàn)這樣的思想就屬于沒有時代性,不符合寫作的要求。而如果是表達女性應該自立自強的思想,則是符合這個時代的,這種表達就讓作文有了時代性。也就是說,在作文寫作的時候,表達出來的內(nèi)容,是要符合當代社會評判標準的真摯情感以及健康思想。而且近年來,高考語文作文命題中的時代性也越來越突出,很多是關(guān)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一些與國民生計的材料作文比比皆是,如在2019年的全國卷Ⅰ的“‘熱愛勞動演講稿”、全國卷Ⅱ的“以青年學生當事人的身份寫作”、上海卷的“音樂的中國味”、江蘇卷的“尋找‘中國味談思考”等中間都有所體現(xiàn),這些都在提醒學生在高考作文中表達的情感和思想應該具有時代性。
二、理性——思路明確,辯證思想
高考作文也是一種表達,任何的表達都需要有理性的分析,這樣其他人才能夠理解表達的內(nèi)容,高考作文中也是同樣如此,應該有理性的一面。首先高考作文應該思路明確,學生應該知道自己想要表達的中心內(nèi)容,并且圍繞這個中心內(nèi)容,形成一條明確的思路,將想要表達的內(nèi)容準確地表達出來。這也是高考作文的基礎(chǔ)等級標準。在基礎(chǔ)級別之上,高考作文還要求表達深刻,也就是說在高考作文中應該有相應的具有啟發(fā)性的觀點。在高考作文寫作的時候,學生應該明確作文材料中想要表達的內(nèi)容,如在2019年全國卷Ⅱ的“以青年學生當事人的身份寫作”,首先給出了五四運動的相關(guān)材料,然后要求學生以青年學生當事人身份進行寫作,可以選擇:(1)1919年學生五四集會上的演講稿;(2)1949年參加開國大典慶祝游行后寫給家人的信;(3)1979年參加新生開學典禮后寫給同學的信;(4)2019年收看“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后的觀后感;(5)2049年寫給某位“百年中國功勛人物”的國慶節(jié)慰問信。這些寫作內(nèi)容的時代背景并不相同,場合、寫作形式都不相同,但是綜合起來不難發(fā)現(xiàn)其中“青年”、“學生”“國家”等關(guān)鍵詞,由此學生就可以圍繞青年學生報國進行寫作,利用不同的時代背景以及寫作形式,表達作為青年學生的愛國之情。這時審題中的辯證思想,除此之外在寫作的過程中,也應該運用這種辯證思想,如2019年上海卷“音樂的中國味”寫作中。不應該一味否定沒有中國味的音樂,而是應該承認國外的音樂也很優(yōu)美,但是中國味的音樂更能引起自己的共鳴,這樣的立意會更加深刻。高考作文中有了理性,會讓作文更加深刻。
三、人文性——文化沉淀,道德修養(yǎng)
寫作作文一種文字藝術(shù)表達,在作文中也應該具備相應的人文性,具體到高考作文匯總就是要求作文有一定的文采,內(nèi)容要豐富,這也是高考考試大綱中的要求。這需要學生有相應的文化沉淀和道德修養(yǎng),需要學生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能夠福同構(gòu)各種方式進行文化積累,不斷用文化充實自己,為作文積累豐富的論據(jù)材料。而作文是學生的一種自我表達,只有學生有著較高的道德修養(yǎng)和充實的內(nèi)心,作文表達的形象才能夠豐滿,同時也意境深遠,這對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也有一定的要求,自己具備了相應的道德修養(yǎng),學生表達出來自己才能夠形象豐滿,并且意境悠遠。有文采更是人文性的直接體現(xiàn),學生在日常學習的過程中有了相應的文化積累,掌握的詞匯以及修辭手法也就會更加豐富,也就能靈活的運用到作文寫作當中,讓作文變得更加有表現(xiàn)力。除此之外,高考考試大綱中還要求語文作文能夠有創(chuàng)意,凸顯出學生的個性,這也要求學生有較高的道德素養(yǎng),在創(chuàng)新的時候,將自己的文化道德修養(yǎng)都個性化的展示出來。在高考作文中還應該有人文性的特點,展示出學生的文化沉淀和道德修養(yǎng)。
小結(jié)
綜上,高考作文與學生們?nèi)粘5纳顚W習都是分不開的,學生應該在日常的生活中做好積累,以此來更好地完成高考作文寫作。如通過日常學習生活中的情感既思想教育積累,在高考作文中表達出自己真摯的情感和健康的思想;通過對于辯證思想的學習,將其運用到高考作文的寫作中,讓寫作思路更加清晰;通過日常文化和道德的積累,在高考作文中展示出學生文化的沉淀以及道德的修養(yǎng)。通過這些積累和發(fā)揮,讓作文具有時代性、理性和人文性,可以幫助學生有效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參考文獻】
[1]劉娟. 讓作文教學放射出\"人文性\"的光芒[J]. 語文課內(nèi)外, 2019, 000(013):185.
[2]吳衍明. 淺談個性化作文教學的實踐及思考[J]. 報刊薈萃:下, 2018, 000(004):133.
[3]金圣秋. 淺析作文教學的人文性和創(chuàng)造性[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18, 000(026):211.
[4]段增勇. 融入時代,理性思辨,成就美好人生——2018年全國Ⅲ卷高考作文題評析[J]. 語文學習, 2018, 000(008):29-34.